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22篇
林业   13篇
农学   12篇
基础科学   7篇
  16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7篇
水产渔业   4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8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8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11篇
  2012年   12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2篇
  2009年   12篇
  2008年   10篇
  2007年   7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2篇
  2001年   4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44 毫秒
91.
试验以龙眼"红核子"胚性愈伤组织为材料,对龙眼体细胞胚胎发生进行同步化调控,2,4-D浓度为0.07mg/L时获得了心形胚,2,4-D浓度为0.05mg/L和0.06mg/L时获得了鱼雷形胚,2,4-D浓度为0mg/L时获得了高度同步化的子叶形胚。研究表明,通过培养基中2,4-D浓度的微量调整,基本能够控制龙眼体胚发育中期心型、鱼雷形胚的发育同步化。  相似文献   
92.
根据生产实际,对丁香的嫁接繁殖技术,包括技接法和芽接法进行了论述。并针对丁香嫁接繁殖的生理需求,提出了苗期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93.
辣椒果柄表面附生菌与贮藏期病害的关系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辣椒贮期病害的发生部位调查结果表明,贮期病害以果柄发病率最高,且发病早;并是辣椒果蒂病害的主要诱因;辣椒贮期不同病组织病原菌分离结果和辣椒果柄潜伏侵染菌与表面附生菌的分离结果表明,辣椒果柄表面附生性镰刀菌(Fusarium sp.)是辣椒贮期病害的主要病原菌;辣椒剪把贮藏1个月后的好果率为78.9%,而留把贮藏为25.7%。  相似文献   
94.
水稻生长前期施氮量与单株分桑数的正相关极显著、与单株有效分美数的正相关显著.前期施氮水平高,则分前终止期延迟施氮水平对分醒始期的影响甚微分率是否有效,决定于分率抽出的时间,与施氮量无关前期施氮可以改善有效分美的稳粒性状,但随着施氮量的增加,分集中后期的无效分迅数显增加,分薛成穗率下降  相似文献   
95.
In vitro culture has great potential for the propagation of freshwater mussels in both commercial and conservation aquaculture. The use of in vitro techniques precludes the need for host fish, thus decreasing costs and increasing efficiency. However, protocols are still lacking for many species that grow substantially during the parasitic stage. In this study, we tested the effects of taurine addition, serum type and source of lipids on the survival rate and increase in length of Margaritifera margaritifera larvae during the initial stage of culture (first 11 days of exposure to media). Our results show that taurine has no significant effect on the early survival rate of glochidia; however, the possible importance of this amino acid in subsequent stages is discussed. The use of an emulsified lipid mixture instead of traditional fish oil showed significantly higher rates of survival. Finally, the addition of serum showed variable effects, with both horse serum and newborn calf serum having higher survival in trials using mussel populations from different sources. These findings can contribute to the invention or improvement of in vitro protocols for species growing during infection and at the same time show the potential that early survival assessments could have for the development of in vitro methods in species with long parasitic stages.  相似文献   
96.
【目的】针对四川盆区春季连阴雨灾害发生情况,对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分析和评估,为防灾减灾和灾害保险研究提供科学基础。【方法】利用四川盆区 1981—2020 年 105 个气象观测站的气象资料,结合油菜生产观测资料、农业统计资料及基础地理信息,对危险性、暴露性、易损性和防灾减灾能力 4 要素指标进行定量评价,并分别建立评价模型。依据自然灾害风险形成机制,构建综合风险评价模型并进行风险区划。【结果】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和盆周边缘山地西南部是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的高危险性区;盆中浅丘区暴露性最高;高脆弱性区域较分散,在盆南丘陵区和盆西平原区分布相对较多;盆西平原、盆南丘陵区防灾减灾能力较强;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综合风险高风险区多集中在盆东平行岭谷区、盆南丘陵区和盆中浅丘区中部,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盆西平原区中部及盆周边缘山地区;中风险区分布最广,占四川盆区耕地面积的 45% 以上。【结论】研究结果与四川盆区气候背景、农业气象灾害时空分布特点一致,能呈现和解释四川盆区油菜花期连阴雨灾害风险。  相似文献   
97.
为探明不同叶面喷剂对小麦灌浆期高温危害的缓解作用,于安徽农业大学农萃园2019-2020年小麦生长季内选用0.3% KH2PO4 (PDP)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BR)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设置小麦灌浆期内自然高温来临前连续喷两次PDP、BR及二者的混合溶液(PB),以喷施等量清水为对照(CK),考察喷施后不同处理对小麦旗叶叶绿素含量、干物质积累、产量及产量构成因素和籽粒品质的影响.结果 表明: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均可提升高温后旗叶叶绿素含量,PDP与BR无显著差异,PB处理叶绿素含量最高;不同叶面喷剂显著增加小麦干物质积累,PB总干物质积累量显著高于BR和PDP,后两者间无显著差异:PB干物质量最高是由于其对茎叶及籽粒干物质的提升最多;和CK相比,PDP、BR和PB产量均显著提高,增产幅度为5.43%~-9.41%,PB处理产量最高.灌浆期高温前喷施PDP、BR和PB显著改善籽粒品质,主要不同程度地提高了籽粒蛋白质和湿面筋含量,延长面团稳定时间、形成时间及提高面粉沉淀值.综上,小麦灌浆期高温前通过叶面喷施PDP、BR和PB均能显著延缓灌浆期叶片衰老,促进干物质积累,协同提升产量与籽粒品质.以0.3%磷酸二氢钾和0.01%芸苔素内酯溶液混合喷施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98.
【目的】明确不同覆盖时期(夏闲期和周年覆盖)以及不同覆盖方式(垄沟覆盖、全膜覆盖和秸秆覆盖)对旱地冬小麦产量、经济效益和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为选择适合当地小麦生产的高产、高效和环境友好型覆盖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17—2019年2个小麦生长季在黄土高原典型旱作区陕西省永寿县开展大田试验,试验设6个处理,采用裂区设计。不同覆盖时期为主区,设置夏闲期覆盖和周年覆盖(生育期覆盖+夏闲期覆盖)2个处理,不同覆盖方式为副区,分别为垄膜沟秸秆全地面覆盖、全膜覆盖以及秸秆全地面覆盖3个处理。研究分析小麦产量、土壤蓄水量、生育期耗水量、水分利用效率、经济利润以及温室气体排放强度。【结果】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2季平均增产9.5%,周年秸秆覆盖平均产量较周年垄覆沟播处理高出622 kg·hm-2,而与全膜穴播处理没有显著差异;周年覆盖生育期耗水量和水分利用效率较夏闲期覆盖分别提高5.6%和4.0%;周年覆盖可显著提高冬小麦经济效益,较夏闲期覆盖年平均净利润提高17.8%,周年覆盖中秸秆覆盖平均净利润>全膜穴播>垄覆沟播;同时,周年覆盖2季平均温室气体排放强度较夏闲期覆盖降低11.0%,差异达显著水平。其中,以周年秸秆覆盖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最低。【结论】与夏闲期覆盖相比,周年覆盖措施能够提高水分利用效率和生育期耗水量从而提高冬小麦产量和经济效益,同时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强度。其中,周年秸秆覆盖措施具有较好的经济效益和最低的温室气体排放强度,适宜在黄土旱塬区冬小麦生产中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
林贤齐  陈慧琴 《大豆科学》1992,11(2):159-165
经田间试验,对不同产量水平大豆的生育动态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黄淮流域夏播大豆,以选用生育期近100天,株形紧凑的中秆或矮秆品种,适当提高密度,较易获得200kg/亩以上的稳定高产。其株高、单株干重与叶面积增长积累动态,呈苗期较慢,花荚期开始转快,鼓粒期减缓的“S”形曲线,各转折点变化较小,曲线较平滑有利于高产。200kg/亩以上大豆的生物产量与粒/茎较高,在提高单株荚、粒数的基础上,百粒重对产量的贡献程度相对加强,较高的叶面积系数与干物质积累,尤其是鼓粒期间保持较高的光合势与群体干物质增长量,是取得200kg/亩以上产量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00.
陕西果业基地苹果花期冻害指数及预报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柴芊  栗珂  刘璐 《中国农业气象》2010,31(4):621-626
为了提高陕西果业防灾减灾能力,实现果业基地苹果花期冻害分区定量预报,根据果业基地县的生态环境、气候特点和果业生产水平,选择具有代表性的7个气象台站,利用近40a(1970-2009年)的气温和苹果部分物候监测资料,得到物理意义明确的苹果花期冻害指数计算模型。将花期冻害指数分为强、偏强、中等、偏弱和弱5个等级,依各果区花期冻害指数序列,用典型K阶自回归AR(K)预测模式进行独立样本预测试验,结果表明:预报准确或基本准确率为66.7%,该预报模式经2010年实际使用,预报效果尚好,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