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193篇
  免费   342篇
  国内免费   929篇
林业   1079篇
农学   816篇
基础科学   950篇
  1285篇
综合类   3127篇
农作物   279篇
水产渔业   168篇
畜牧兽医   430篇
园艺   146篇
植物保护   184篇
  2024年   62篇
  2023年   127篇
  2022年   228篇
  2021年   280篇
  2020年   269篇
  2019年   303篇
  2018年   174篇
  2017年   285篇
  2016年   387篇
  2015年   376篇
  2014年   430篇
  2013年   455篇
  2012年   673篇
  2011年   613篇
  2010年   423篇
  2009年   432篇
  2008年   352篇
  2007年   355篇
  2006年   369篇
  2005年   292篇
  2004年   263篇
  2003年   213篇
  2002年   140篇
  2001年   156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09篇
  1998年   99篇
  1997年   68篇
  1996年   76篇
  1995年   52篇
  1994年   64篇
  1993年   48篇
  1992年   39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36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15篇
  1986年   5篇
  1985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4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71 毫秒
41.
通过对浅圆仓采用不同方法进行充氮试验,探索最佳的浅圆仓充氮气调储粮工艺。试验结果表明,采用上充下排方式,先以设备允许的最大流量(流量165m~3/h,浓度95%)充入氮气,当仓内氮气浓度接近95%时,再逐步提高设备氮气浓度至99%(流量90m~3/h),此工艺相较其他方法充氮速率略高,能耗相对略低,仓内氮气分布均匀。  相似文献   
42.
以自然风干为对照组,采用SDS-PAGE凝胶电泳和圆二色光谱法研究了高压电场干燥(HVEF)和热风干燥对马铃薯蛋白质分子量的影响以及两种干燥方法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SDS-PAGE凝胶电泳结果显示:两种干燥方法对马铃薯蛋白质分子量基本不产生影响。圆二色光谱检测结果表明:经高压电场干燥后,马铃薯蛋白质的α-螺旋所占比例下降1.30%,β-折叠所占比例上升1.60%,β-转角所占比例上升0.30%,无规卷曲所占比例上升1.20%;经热风干燥后,马铃薯蛋白质的α-螺旋所占比例上升了12.50%,β-折叠所占比例下降了10.70%,β-转角所占比例上升了4.30%,无规卷曲所占比例下降4.40%。通过比较:HVEF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中α-螺旋、β-折叠、无规卷曲的作用趋势与热风干燥正好相反;如,热风干燥使α-螺旋的比例显著上升,而HVEF则使α-螺旋的比例下降,并且HVEF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比热风干燥对马铃薯蛋白质二级结构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43.
44.
为了解决现有红枣干燥机自动化程度低、劳动强度高和不能很好地满足红枣干燥工艺需要的问题,通过对国内外自动化控制系统的研究和借鉴,设计了基于LabVIEW的红枣干燥机的控制系统。同时,设计了LabVIEW控制系统的前面板和程序框图,完成了外部硬件电路的设计。试验表明:该LabVIEW控制系统可以实现鼓风机和物料提升机的启动和停止,3路温度的采集、分析、显示和对加热管的控制,3路湿度的采集、分析、显示和对排湿阀门的控制,2路风速的采集和显示,以及6个进/出风通道按照设定的时间间隔实现5种工作模式的切换。  相似文献   
45.
葡萄霜霉病菌侵染抗病和感病品种过程的组织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苯胺蓝染色结合扫描电镜的方法,观察葡萄霜霉病菌(Plasmopara viticola)在葡萄感病品种‘红提’和抗病品种‘北玫’中的侵染过程,发现两品种从接菌到显症的过程基本一致,但孢子囊伸出气孔的时间、伸出孢囊梗气孔比例、孢囊梗数量及孢囊梗分支,‘红提’比‘北玫’多;菌丝在‘北玫’上生长速度慢,后期生长量也较少。‘红提’的潜育期为4 d,而‘北玫’的为5 d,‘红提’和‘北玫’的长菌丝、分支的长菌丝、疏松菌丝体出现的时间也不同。菌丝生长一段时间后,在‘北玫’上停留在疏松菌丝体阶段,而‘红提’96 h时叶片组织内长满致密的菌丝体。两品种在初生菌丝和长菌丝阶段产生吸器的频率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46.
“经验式”和“创成式”是计算机辅助工艺过程设计的两种基本的技术方法.后一种技术方法虽然还不够成熟,但它在CAPP系统的设计与实现上具有很多的优势.描述了计算机辅助设计在自动车床加工中的一些应用,它涉及到工艺方案的制定和加工工序的安排.另外,它描述了一些特有的计算机算法和编程原理.  相似文献   
47.
[目的]优化通关藤的提取工艺条件.[方法]通过考察通关藤提取工艺中的乙醇浓度、料液比、提取时间、提取次数对出膏率的影响,设计正交试验,以出膏率为评价指标,优选出较为合理的提取工艺条件.[结果]当乙醇浓度为70%、料液比为1∶20、提取时间为90 min、提取次数为2次时,通关藤的出膏率最高.[结论]优选通关藤提取工艺节能高效,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适用于工业化大生产.  相似文献   
48.
结合螺旋板式换热器的应用领域及其板材折边生产现状,分析了其生产弊端。针对板材折边工艺要求,研发了粮食烘干塔换热器智能折边设备,并剖析其工作机理。根据典型产品结构参数,设计智能折边装备总体装配图并计算主要零件参数,为智能折边装备制作提供理论依据,从而实现换热器板材折边智能加工,提高换热器卷板折边质量及精度。  相似文献   
49.
响应曲面法优化高粱挤压最佳操作参数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高粱为原料,研究系统操作参数,包括:物料含水率、喂料速度、螺杆转速、机筒温度对目标参数的影响,并以响应曲面法优化最佳操作参数,优化得到的最佳操作参数为:物料含水率15.77%,喂料速度26.97r/min,螺杆转速181.20r/min,五区温度158.28℃。  相似文献   
50.
为了提高农机部件批量设计和生产的效率与质量,以CAPP智能系统为基础,提出了一种具有虚拟制造功能的农机件智能化CAPP系统。基于农机部件加工制造的设计需求,从整体到局部设计了CAPP系统基本框架,并采用三维建模、工序自动生成和零部件虚拟制造验证等方法进行了设计,建立了农机零部件信息系统和工艺数据库。根据累计和质量控制图与休哈特控制图,结合VB软件编程技术,对CAPP的误差检测功能进行了算法设计。最后,通过采集和输入农机零件的参数进行了工艺过程设计,并利用CAPP系统实现了工艺过程的自动化生成和实时监测系统的误差状态,完成了叶轮的虚拟加工,进而验证了农机部件设计制造智能CAPP系统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