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81篇
  免费   76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37篇
农学   52篇
基础科学   56篇
  90篇
综合类   982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31篇
畜牧兽医   1085篇
园艺   3篇
植物保护   22篇
  2024年   6篇
  2023年   11篇
  2022年   54篇
  2021年   72篇
  2020年   68篇
  2019年   80篇
  2018年   35篇
  2017年   67篇
  2016年   84篇
  2015年   103篇
  2014年   138篇
  2013年   129篇
  2012年   159篇
  2011年   164篇
  2010年   133篇
  2009年   111篇
  2008年   117篇
  2007年   144篇
  2006年   104篇
  2005年   92篇
  2004年   62篇
  2003年   50篇
  2002年   42篇
  2001年   56篇
  2000年   48篇
  1999年   31篇
  1998年   34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15篇
  1995年   16篇
  1994年   25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15篇
  1991年   16篇
  1990年   12篇
  1989年   9篇
  1988年   8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2篇
  1981年   1篇
  1979年   2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景观甚多。而经过五千年的文化积淀,众多积累下来的人文景观更是让人向往。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更加注重精神生活的享受。豫秦晋黄河金三角地区,因其得天独厚的秀美自然风光的优势,具有极大地旅游开发价值。而坐落于此地区的中原第一高峰,老鸭岔,更是具备重要的开发潜力。以老鸭岔为例,介绍其概况并提出保护性开发的新思路,为本景区的开发提供理论依据及参考。  相似文献   
992.
研究通过HE染色镜检发现,鸭病毒性肠炎病毒CH强毒株(DEV-CHv)可致鸭胚成纤维细胞(DEF)出现染色质颗粒化、细胞核变形等显著凋亡特征;TUNEL试验显示,接毒组细胞核内有多量棕黄色DAB显色颗粒,表明细胞出现了凋亡现象;DNA Ladder检测表明,接毒组细胞具有分子量分别为180~200bp及其整数倍的凋亡梯带电泳图谱特征;电镜观察发现,接毒组细胞具有染色质浓缩、边移,胞浆严重空泡化,细胞核严重变形,形成凋亡小体等典型凋亡特征.上述研究结果表明鸭病毒性肠炎病毒具有显著的致鸭胚成纤维细胞发生凋亡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将鸭肿头出血症病毒(DSHDV)强毒株经尿囊腔接种10日龄鸭胚,传3代,取第3代尿囊液接种鸭胚成纤维细胞(DEF),传代培养至有细胞病变出现,并对接毒细胞进行TCID50动态检测和透射电镜观察。结果显示,第1代接毒细胞培养至120h出现变圆、脱落,并形成少量蚀斑,第2代培养至96~120h,DEF形成大量圆形或椭圆形的典型蚀斑,第3代培养至72~96h,DEF出现典型蚀斑;此后可稳定适应于DEF,典型细胞病变出现于72~96h。DSHDV在DEF上的TCID50值随传代次数的增加而增高,由第1代的10^2.72增加到第10代的10^6.82,最高毒价出现于96h,该点是收获病毒的最佳时间。经透射电镜观察,可见DSHDV粒子呈球形或椭圆形,大小为60~75nm,无囊膜,具有双层衣壳。结果证实,DSHDV强毒株已经适应了DEF,传代后可获得较高的病毒效价。  相似文献   
994.
以吉安市县域为样本,分别以县域国内生产总值,一、二、三产业产值以及林业系统产值的一、二、三产业为指标进行典范相关分析,揭示出二者高度相关。  相似文献   
995.
乳胶凝集试验检测番鸭呼肠孤病毒方法的建立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用纯化的抗番鸭呼肠孤病毒病抗体致敏乳胶成功地建立了检测番鸭呼肠呼病毒的方法。通过试验,确定了抗体致敏乳胶的最佳浓度1:10(0.4242mg/mL),最佳致敏温度37℃,最佳致敏时间2个小时。人工攻毒雏番鸭30只,用所建立的方法检测粪便。结果表明,攻毒后的第3天粪便中即可检测到病毒,直至攻毒鸭全部死亡都可从粪便中检测到病毒抗原;同样攻毒1日龄雏番鸭30只,剖检取心、肝、脾按常规方法处理,用所建立的方法的检测。结果表明,首先是脾脏在攻毒后第4天3只中有2只检测结果阳性,第5天2只死亡鸭中有一只肝检测结果阳性,脾脏2只都呈阳性,此后的病死鸭脾和肝均为阳性,而心脏则未见有阳性。这对,临床上诊断与防治番鸭呼肠孤病毒感染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996.
以北京市某再生水厂为例,分析了A2/O-MBR工艺长这240 d的实际运行数据,研究了该工艺处理城市生活污水的运行特性.结果表明,该工艺运行稳定,抗冲击负荷能力强,对各种污染物都具有良好的处理效果,参照《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染物排放标准》(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出水中的化学需氧量(CODo)、生化需氧量(BOD5)、氨氮(NH3-N)、总氮(TN)、总磷(TP)的达标率分别为99.6%、100.0%、100.0%、90.3%、96.5%,基本达到回用水的要求;在实际运行中可采取预处理、优化操作条件和化学清洗等措施有效地控制膜污染;该工艺电耗约0.51 kW· h/m3,药剂消耗约21g/m3.  相似文献   
997.
酶制剂对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结果表明,日粮中添加酶制剂能显著提高樱桃谷肉鸭的生产性能;木聚糖酶是影响樱桃谷肉鸭生产性能的最主要因素;在日粮中添加0.5% 木聚糖酶、0.5% 纤维素酶、0.1% β 葡聚糖酶,肉鸭生产性能最佳。  相似文献   
998.
为探讨鸭瘟弱毒苗诱导鸭局部黏膜和系统免疫中抗体发生的规律,本研究将鸭瘟病毒Cha株弱毒苗经口免疫20日龄樱桃谷鸭,60 d内定时随机剖杀5只鸭,采集血清、胆汁、气管和消化道(食道、十二指肠、空肠、回肠、盲肠和直肠)分泌液,应用间接ELISA检测抗DPV的IgAI、gM和IgG滴度(以Log10表示)。结果表明:①血清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9-36、3-15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G、IgM和IgA;②胆汁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15、9-12和12-36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G和IgM;③气管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6-60、3-12和9-27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④食道中检测到IgAI、gM和IgG的时间段分别为3-60、3-27和9-60天,滴度由高到低为IgA、IgM和IgG;⑤各肠段抗体滴度由高到低及相应检测到的时间段:十二指肠中为IgA(3-60天)I、gM(3-15天)和IgG(9-27天);空肠中为IgA(6-60天)I、gM(6-12天)和IgG(9-36天);回肠中为IgA(9-60天)、IgM(6-9天)和IgG(15-21天);盲肠中为IgA(6-60天)I、gG(12-36天)和IgM(6天);直肠中为IgA(3-60天)I、gG(12-21天)和IgM(6天)。结果显示,鸭瘟弱毒疫苗经口免疫鸭后,IgM和IgG分别是系统免疫中体液免疫的先锋抗体和主要抗体;IgA、IgG和IgM在胆汁中存留时间短;IgA是气管和消化道中的主要抗体。  相似文献   
999.
介绍了几种常见的住宅空调方式和不同规模住宅小区的空调方式如何进行经济评价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00.
鸭2型疱疹病毒的分子生物学依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鸭2型疱疹病毒,是一种可侵害番鸭、半番鸭等不同品种鸭的疱疹病毒科新成员,经生物学特性测定、血清学试验及致病性试验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采用SDS-PAGE分析表明该病毒的结构蛋白带有14条,主要结构蛋白带有7条,其分子量分别为310、163、95、79、69、39、15KD,不同于鸭瘟病毒。依据鸭瘟病毒UL6基因的序列,设计了一对引物,经PCR扩增、琼脂糖凝胶电泳表明只有鸭瘟病毒核酸提取物可扩增出大约420bp的DNA片段,而鸭2型疱疹病毒核酸提取物、鸡传染性喉气管炎病毒核酸提取物和正常细胞培养物均未扩增出目的基因片段,可见鸭2型疱疹病毒与鸭瘟病毒在DNA分子水平上也存在差异。本研究揭示了该病毒与鸭瘟病毒在结构蛋白和核酸水平上的差异,进一步表明该病毒不同于鸭瘟病毒,为该病毒的确切分类提供了分子生物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