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6篇
  免费   8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篇
农学   4篇
综合类   49篇
农作物   1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42篇
园艺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7篇
  2012年   17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8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18篇
  2006年   7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12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3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1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目的】挖掘肉牛(Bos taurus)新转录本,探讨其潜在功能,为进一步探明牛肉品质差异的遗传机制提供思路。【方法】以平凉红牛、杂交和牛(和牛×平凉红牛)和西门塔尔牛为研究对象,采集其背最长肌,进行RNA-seq测序,构建cDNA文库,将重新组装的测序数据与牛参考基因组序列进行比对分析,优化已注释转录本的信息,挖掘新转录本并对其进行功能富集分析。随机挑选9个显著差异表达的新转录本进行RT-qPCR验证。【结果】对1 081个转录本的5′非翻译区域(UTR)和1 586个转录本的3′UTR分别实现了延伸,并对1 038个转录本的5′和3′UTR都实现了延伸。挖掘新转录本442个,其中92个新转录本在不同群体间表达差异显著(P<0.05);GO分析显示,表达差异显著的新转录本在代谢过程、酶催化活性和细胞部分等显著富集;KEGG富集发现,显著差异表达的新转录本显著富集在味觉转导、过氧化物酶、河马(Hippo)和MAPK等信号通路中。RT-qPCR结果与RNA seq结果在定量方面存在差异,但变化趋势一致,说明转录组测序结果可靠。【结论】新转录本通过各种代谢途径和通路广泛参与调控牛肌肉生长、脂肪沉积、疾病和免疫等各项生命活动。  相似文献   
102.
该试验旨在研究新疆南疆地区杂交肉羊高床养殖技术应用效果,相对于地面平养和传统的饲养方式是否具有优势。在喀什市艾乐热意养殖专业合作社选择403只杂交周岁羊,将这些羊分为高床组、平养组、对照组3个组,测定分析各组育肥羊2个月的增重效果。结果表明院3个试验组2个月分别增重11.92、9.67、9.08 kg,高床组与平养组差异极显著(P<0.01),高床组与对照组差异极显著(P<0.01),平养组与对照组差异不显著(P>0.05),全价饲料高床养殖比地面平养和传统饲养方式增重效果好。  相似文献   
103.
【目的】通过体外产气和动物饲养试验,以动物试验为主,探讨肉用绵羊饲粮中非纤维性碳水化合物(NFC)/中性洗涤纤维(NDF)最佳比例。【方法】75只黑头杜泊羊×小尾寒羊F1代肉用绵羊,采用单因素完全随机区组试验设计,分为5个处理,每个处理10只母羊和5只公羊,每5只为1个重复,公母分圈饲养。饲喂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NFC/NDF比例分别为1.36﹕1,1.07﹕1,0.82﹕1,0.60﹕1,0.46﹕1的试验饲粮,试验期为56 d。试验羊体重在50kg左右时进行为期4 d的粪袋全收粪试验,测定饲粮营养成分的表观消化率。在动物试验之前利用体外产气方法进行体外试验,测定产气参数和发酵参数。【结果】体外产气试验结果表明:随着NFC/NDF比例的降低,72 h产气量、产气速率、有机物降解率、总挥发性脂肪酸、丙酸丁酸比例显著降低(P<0.01);而72 h发酵液pH、乙酸比例以及乙酸/丙酸显著升高(P<0.01)。当NFC/NDF比例为0.82时,微生物蛋白的产量显著高于其他组(P<0.01);动物试验结果表明:动物生长性能,公羊与母羊的净增重以及平均日增重各组间均无显著差异(P>0.05),但在表观数值上公母羊均表现为0.82组>1.36组>1.07组>0.60组>0.46组。试验羊的干物质采食量与饲粮NFC/NDF比例呈现正相关关系(R2=0.6573,P=0.0002),料重比各组间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饲粮NDF水平对干物质(DM)、有机物(OM)、粗蛋白质(CP)、粗脂肪(EE)、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存在极显著影响(P<0.01),各营养成分表观消化率均以0.82组为最佳。【结论】在以羊草和苜蓿干草为饲粮NDF来源,粗蛋白质水平为11.90%的肉羊饲粮中,35—50 kg肉用绵羊饲粮中最佳NFC/NDF比例为0.82,或者饲粮NDF的适宜水平为42.21% 。  相似文献   
104.
前已报道了一种新型杂交罗非鱼吉奥罗非鱼(新吉富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生长性能和遗传差异的评估,继续报道它们在形态上的异同。基于4个可数性状、9个可量性状及24个框架性状,采用方差分析、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的结果表明:(1)在可数性状方面,吉奥同其它4种遗传型罗非鱼[新吉富尼罗罗非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奥尼(尼罗罗非鱼♀×奥利亚罗非鱼♂)]相比没有显著差别;(2)在可量性状和框架性状方面,吉奥同其它4种遗传型罗非鱼相比,在21个可量性状和框架结构性状方面有显著差异;(3)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结果一致表明,吉奥与其母本新吉富罗非鱼的形态接近,奥尼则与其母本尼罗罗非鱼的形态接近,表明在形态上存在较强的母本遗传效应;(4)吉奥与奥尼是仅仅亲本在品系水平上有异的、非常接近的杂交鱼,本研究方法也能发现两者有显著差异,表明以可数性状、可量性状及框架性状为丰富内容基础的聚类分析、判别分析、主成分分析三者结合的综合分析具有高度灵敏的形态差异分析能力。  相似文献   
105.
为了比较用NRC(1998)生长模型的胴体分离法和全胴体法预测长白×荣昌(简称长×荣)杂交仔猪赖氨酸需要量的差异,我们开展了本试验。结果表明:用NRC(1998)生长模型胴体分离法估测的10~20kg长×荣杂交仔猪的赖氨酸需要量与全胴体法预测的值无明显差异,证明NRC(1998)生长模型的胴体分离法对我国的长×荣杂交仔猪同样适用。  相似文献   
106.
李俐  刘小可  闫宏 《饲料工业》2012,33(13):41-44
通过饲养试验来研究不同营养水平和是否添加莫能菌素对宁夏地区西门塔尔杂交阉牛增重效果和经济效益的影响。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高精粗比(67:33)组和添加200 mg/(头.d)莫能菌素组的平均日增重提高65.18%和37.5%(P<0.05);料肉比降低33.29%和20.58%,显著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07.
以著名肉羊品种白萨福克羊为父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为母本进行杂交,产生的杂交一代母羊全部留作回交一代的母本,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特级种公羊作为回交一代的父本进行杂交利用试验。结果表明:杂交一代(F1)3月龄体重、6月龄体重和14月龄剪毛后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51.7%、23.7%和8.0%,差异均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3月龄体重和6月龄体重分别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39.5%(P<0.01)和17.1%(P<0.01)。杂交一代(F1)毛长、毛纤维直径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提高了-14.4%、13.1%和-27.3%,差异也极显著(P<0.01)。回交一代(B1)毛长和产毛量分别比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降低8.9%(P<0.01)和18.2%(P<0.01)。说明杂种羊肉用性能较中国美利奴羊(新疆型)得到显著改进。但与此同时,毛用性能退化显著。从肉毛兼用性考虑,回交一代要好于杂交一代。  相似文献   
108.
不同杂交组合半番鸭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法国番鸭为父本 ,分别以樱桃谷鸭、金定鸭及樱桃谷鸭与金定鸭杂交后代为母本 ,组成 3个杂交组合。采用人工授精的方法生产半番鸭 ,观测各杂交组合半番鸭的生长速度、生活力、产肉效率和经济效益。发现番樱半番鸭 1 0周龄体重、料肉比、产肉效率、经济效益等指标明显优于其他 2个组合 ,番樱金半番鸭其次 ,番金半番鸭最差  相似文献   
109.
本研究对农户饲养条件下的984头威宁黄牛及西×威F1、安×威F1、利×威F1初生、6月龄、12月龄、18月龄、24月龄的体尺、体重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西×威F1、安×威F1、利×威F1代牛的体斜长、胸围、体高、管围和十字部高分别平均增加16.69%~22.25%,20.20%~25.93%,16.38%~20.46%,18.03%~28.46%,15.96%~19.80%(P<0.01);(2)杂交F1代♂牛24月龄体重平均提高76.46%(P<0.01),日增重平均提高78.76%,生长系数平均提高12.13%;杂交F1代♀体重提高80.54%(P<0.01)、日增重平均提高67.16%,生长系数平均提高7.18%;(3)三种杂交F1代牛之间体尺差异不明显(P>0.05),增长速度以安×威F1提高幅度最大(P<0.05)。从而认为,用安格斯牛、西门塔尔牛、利木赞牛改良威宁黄牛可以取得良好的杂交效果,其中以用安格斯牛改良的效果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110.
利木赞杂交黄牛后代的肉质适合怎样的牛肉市场层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牛肉的品质与消费嗜好和价位决定牛肉的市场档次和生产效益,牛肉的档次与相应的配套牛种及相应的育肥技术模式有关。本文分析了利木赞杂交黄牛后代在不同育肥技术模式下表现出的生产性能和肉质特性,供作选择牛种和育肥技术模式以及定位牛肉市场档次时的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