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605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840篇
林业   54篇
农学   633篇
基础科学   646篇
  818篇
综合类   2883篇
农作物   541篇
水产渔业   623篇
畜牧兽医   1212篇
园艺   98篇
植物保护   452篇
  2024年   48篇
  2023年   140篇
  2022年   220篇
  2021年   283篇
  2020年   285篇
  2019年   338篇
  2018年   221篇
  2017年   344篇
  2016年   454篇
  2015年   306篇
  2014年   369篇
  2013年   366篇
  2012年   578篇
  2011年   552篇
  2010年   352篇
  2009年   385篇
  2008年   318篇
  2007年   359篇
  2006年   337篇
  2005年   278篇
  2004年   208篇
  2003年   174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31篇
  2000年   117篇
  1999年   111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86篇
  1996年   52篇
  1995年   64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35篇
  1992年   3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40篇
  1989年   23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10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1篇
  196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6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6 毫秒
51.
针对目前测定甜玉米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3,5-二硝基水杨酸法和酶法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两者在育种中的应用。结果显示:酶法的测量准确度比3,5-二硝基水杨酸法高,且其稳定性和重现性都优于3,5-二硝基水杨酸法。通过两种方法对10个甜玉米杂交种种子的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测定,证实了两种方法在甜玉米还原糖和蔗糖含量的检测上是一致的。从育种实践考虑,酶法适于样品数较小的检测,3,5-二硝基水杨酸法更适合于大批量样品的检测。  相似文献   
52.
本试验利用禽用开放式呼吸测热装置进行能量代谢试验,通过间接测热法结合替代法测定不同类型玉米在产蛋期蛋鸡饲粮中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选用34周龄产蛋期海兰褐蛋鸡180只,随机分为6组,每组30只。试验选用1种玉米-豆粕型基础饲粮和5种待测饲粮。待测饲粮由5种待测玉米(3种2018年10月收获的正常玉米和2种2016年收获储存3年的陈化玉米),分别以50%比例替代基础饲粮构成。试验鸡在舍内笼养,预试期7 d,正试期27 d,其中正试期分为3期,每期9 d(适应3 d、呼吸测热3 d、绝食测热3 d)。每期试验中,从每组中选择4只试验鸡,称重后分别放入呼吸测热装置的12个代谢室(每个代谢室2只),每2个代谢室对应1种饲粮,测定气体交换和排泄物总量,呼吸测热的同时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与基础饲粮相比,5种玉米待测饲粮的表观代谢能显著提高(P<0.05),3种正常玉米待测饲粮的净能显著高于基础饲粮和2种陈化玉米待测饲粮(P<0.05);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和净能显著低于3种正常玉米(P<0.05)。本试验中,3种正常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6.19、15.85、16.17 MJ/kg,2种陈化玉米的表观代谢能分别为15.12和15.06 MJ/kg;3种正常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2.39、12.57、12.25 MJ/kg,2种陈化玉米的净能分别为11.29和12.05 MJ/kg。  相似文献   
53.
【目的】在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基于棕壤肥料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不同施肥处理对东北地区大豆生物量、产量、各部位吸氮量及收获期土壤0―100 cm硝态氮累积的影响,为该地区合理施肥提供理论依据和科学指导。【方法】棕壤肥料长期定位田间试验始于1979年,包括不施肥(CK)、单施氮肥(N)、氮磷钾肥配施(NPK)、低量厩肥(M1)及其与化肥配施(M1N和M1NPK)、高量厩肥(M2)及其与化肥配施(M2N和M2NPK)9个处理。厩肥为猪厩肥,1992年后大豆季不施猪厩肥,仅在玉米季相关处理中施用。39年后,调查分析了大豆生物量、产量、氮素吸收利用及大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累积特征。【结果】高量、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总吸氮量及各部位吸氮量均显著高于单施氮肥和不施肥处理,其中,M1NPK处理大豆生物量、产量和总吸氮量最高,分别为9107、2979和314.2 k g/h m^2,较其他处理分别提高了6.1%~133.6%、23.9%~232.5%和11.7%~359.4%。施肥提高了大豆氮收获指数,但氮素生理效率降低。NPK和M1NPK处理的氮素收获指数最高,均为63.5%,而氮素生理效率较CK分别降低了30.6%和28.1%。大豆收获期各处理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随土层深度的增加而降低。与播前相比,大豆收获期单施氮肥处理的0―100 cm土层硝态氮积累量显著增加,NPK处理变化不显著,M1、M1N和M1NPK处理显著降低。低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收获期0―100 cm土壤硝态氮积累量远低于高量厩肥配施化肥处理,较播前平均降低了79.2%。所有处理中,土壤硝态氮积累量以M1NPK处理最低,比其他处理平均降低了58.2%。【结论】在东北棕壤地区玉米–玉米–大豆轮作体系下,玉米季低量厩肥(13.5 t/hm^2)与氮磷钾化肥配合施用时,大豆季仅施氮磷钾化肥既可提高大豆生物量、产量,促进氮素吸收,同时还可降低大豆收获期土壤硝态氮累积量,降低环境风险,是该轮作体系较为合理的施肥方式。  相似文献   
54.
研究不同种类外源激素对糜子成穗及产量的影响。用5种外源激素在糜子3~4叶期喷施,连续处理2次,喷清水为对照。记录糜子苗期基本苗数、拔节期总茎数、成熟期穗数等性状,用统计软件SPSS 17.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施用脱落酸(ABA)能够显著降低糜子的分蘖数,施用赤霉素(GA3)、吲哚乙酸(IAA)、矮壮素(CCC)也能减少糜子分蘖数,但是与对照差异不显著,施用多效唑(PP333)对糜子分蘖数没有明显影响;施用GA3、IAA、CCC能够增加分蘖穗数,而ABA、PP333降低分蘖穗数;各处理分蘖成穗率都较对照高,ABA处理分蘖成穗率为最高达到25.20%;ABA处理主茎穗占比较对照增加,分蘖穗占比降低;GA3、IAA、CCC处理主茎穗占比相对于对照降低,分蘖穗占比增加,PP333处理与对照相近;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产量的影响差异显著,施用ABA产量最高,可能与主茎穗占比高和分蘖成穗率高有关系。在糜子3~4叶期喷施5种外源激素,对糜子有显著作用的是ABA,主要表现在ABA能够降低糜子分蘖数,保证了主茎的成穗数量,增加了分蘖成穗率,从而提高了糜子产量。  相似文献   
55.
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解决免耕减产、秸秆焚烧污染环境、种植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试验通过设置免耕和传统垄作田间对比试验,研究了2013年到2016年连续4年大豆玉米轮作免耕对土壤养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研究结果可为免耕技术推广及黑龙江省农业持续发展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保障。试验结果表明,大豆玉米持续轮作免耕条件下0-7.5 cm、7.5-15 cm、15-22.5 cm、22.5-30 cm土壤养分指标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均高于垄作处理,且耕作对全氮、全磷、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有机质含量影响显著;耕作对土壤容重影响显著,免耕处理各层土壤容重高于垄作处理,免耕处理15-22.5 cm与22.5-30 cm土层之间容重差异不显著,而垄作处理各层土壤容重差异显著;与垄作相比,2013年和2015年免耕大豆增产率分别为16.37%和25.33%,2014年和2016年免耕玉米产量增产率分别为0.88%和9.50%。大豆玉米轮作免耕较垄作平均节约成本640元/hm2,平均增收2220元/hm2。  相似文献   
56.
本研究针对大农户玉米穗储藏的实际情况,研制了大型组合式机械通风玉米穗储粮仓,并对其进行了装粮试验。结果表明:该型储粮仓机械性能稳定,结构组装方便,降水、防霉、防鼠效果显著,可有效降低粮食产后损失,保证粮食品质。 [关键词] 粮仓|玉米穗|机械通风  相似文献   
57.
Moringa stem meal (MSM) with a high level of crude fibre (CF) might be developed and utilized in herbivorous geese as an unconventional feedstuff.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the MSM level in the diet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slaughter performance, breast meat quality and serum biochemical parameters in geese from 22 to 70 days of age. A one-factor completely randomized design was adopted in our study. A total of one thousand eight 21-day-old geese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six groups, with six replicates per group and 28 birds per replicate. The geese were fed diets containing MSM levels of 0, 20, 40, 60, 80 or 100 g/kg during day 22–70. The dietary MSM level had no effect (p > .05) on the final body weight (BW), average daily gain (ADG) or average daily feed intake (ADFI). The feed/gain ratio (F/G) increased linearly (p < .001) as the dietary MSM level increased. No differences (p > .05) were observed in the slaughter performance, meat quality and the relative organ weight (except for thymus) of the geese (p > .05). The relative weight of the thymus in the geese fed diets with supplementation of MSM was higher than that in the non-supplemented MSM control group (p < .05). In addition, 100 g MSM/kg of diet decreased the serum glucose (GLU) level (p < .05) and increased the alanine transaminase (ALT) enzyme activity (p = .03). Dietary MSM levels of no more than 60 g/kg had no effects on the growth performance and slaughter performance, whereas diets with 100 g MSM/kg increased the F/G and serum ALT enzyme activity, as well as decreasing the serum GLU level. Therefore, MSM provided at a reasonable level could be developed as an unconventional feedstuff for geese at the finisher period.  相似文献   
58.
南极磷虾是一种重要的战略性海洋生物资源,营养价值高,资源量大,开发利用前景广阔。为了构建南极磷虾粉品质评价体系,为南极磷虾粉品质的科学评价提供依据。通过检测15项南极磷虾粉品质指标,采用因子分析筛选品质评价指标,应用概率分布分级品质评价指标,通过层次分析确定品质评价指标权重,利用K-均值聚类分析和判别分析建立南极磷虾粉品质判别函数。结果表明:1)南极磷虾粉品质指标之间离散度有差异,变异系数在8.89%~84.46%;2)从15项指标中选择6项作为南极磷虾粉品评价指标(蛋白质、脂质、盐分、赖氨酸、生育酚、挥发性盐基氮);3)建立了南极磷虾粉品质评价指标的分级标准和评分标准;4)建立了南极磷虾粉品质判别函数,判别率较高。该研究构建的南极磷虾粉品质评价体系为南极磷虾粉品质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可以用于南极磷虾粉的品质定性判别和评价。  相似文献   
59.
介绍了内蒙古畜牧业和草原生态现状,阐述了全区玉米秸秆生产量和饲料化利用情况,分析了玉米秸秆饲料进牧区的路径及其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期为秸秆饲料进牧区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0.
为了研究平房仓横向通风技术在玉米储藏上的应用效果,明确玉米储藏过程横向通风工艺及其参数,利用高大平房仓中设计安装的横向通风设施,以及在储藏玉米粮堆中预埋的插入式毕托管,对高大平房仓横向通风系统进行实仓测试。全面开展了玉米储藏过程中横向通风工艺应用研究,测试了在横向通风系统通风时,风速、风量、系统各部分阻力和粮堆压力分布。研究发现,在储藏玉米的高大平房仓中应用横向通风系统时,粮堆单位粮层阻力较小,在实用单位通风量时,横向通风系统总阻力不大于1200Pa;同时横向通风还具有风量分配均匀、粮堆通风均匀性良好的特点。该研究为玉米在配备横向通风系统的高大平房仓储藏提供了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