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130篇
  免费   347篇
  国内免费   476篇
林业   51篇
农学   203篇
基础科学   180篇
  1376篇
综合类   1874篇
农作物   141篇
水产渔业   25篇
畜牧兽医   1958篇
园艺   68篇
植物保护   77篇
  2024年   34篇
  2023年   123篇
  2022年   208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26篇
  2019年   248篇
  2018年   165篇
  2017年   270篇
  2016年   300篇
  2015年   194篇
  2014年   292篇
  2013年   408篇
  2012年   452篇
  2011年   392篇
  2010年   297篇
  2009年   310篇
  2008年   249篇
  2007年   266篇
  2006年   236篇
  2005年   171篇
  2004年   111篇
  2003年   95篇
  2002年   66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0篇
  1999年   63篇
  1998年   31篇
  1997年   41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48篇
  1994年   32篇
  1993年   43篇
  1992年   22篇
  1991年   33篇
  1990年   18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3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2年   3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1篇
  1978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3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95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51.
为研究不同辅料与菌剂添加对牛粪堆肥过程中堆体理化性质的影响,试验以牛粪为原料,设置7个不同的辅料和菌剂处理, T1(牛粪+玉米秸秆+发酵菌剂)、T2(牛粪+稻草+发酵菌剂)、T3(牛粪+蘑菇菌渣+发酵菌剂)、T4(牛粪+玉米秸秆)、T5(牛粪+稻草)、T6(牛粪+蘑菇菌渣)、CK(牛粪不添加辅料和发酵菌剂)。结果表明,在堆肥过程中,各处理批次的水分含量和C/N均呈下降趋势,pH值先升后降,有机质先降后升,种子发芽指数随堆肥天数的增加而增加。T1和 T2处理堆体升温快、高温期持续时间长,最高温度可达到66℃~67℃,高温期持续30~32天,加速了堆肥腐熟进程,提高了种子发芽指数。堆肥结束时T1和T2处理的种子发芽指数分别达到78.26%和76.48%。隶属函数综合评价表明T1腐熟程度最高,即当牛粪与玉米秸秆配比为4:1时,添加发酵菌剂有利于堆肥腐熟。  相似文献   
152.
对某奶牛场16头乳牛产前10d至产后56d血样的瘦素、酮体、葡萄糖、脂肪水平及其动态特征和相关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血浆瘦素、血酮、血脂含量在不同乳牛和不同时间点之间均有显著差异。酮体在产后14~49d出现高峰,瘦素和血脂从产后第0d到产后第56d内逐渐升高。瘦素水平与血脂水平呈极显著正相关,血酮与血糖呈极显著负相关。亚临床酮病组乳牛的瘦素和血脂水平分别极显著或显著低于血酮正常组,其瘦素、血酮和血糖在试验期内的波动频率明显减少,跨度变长,瘦素在试验期内仅出现一个两端接近0、波峰不超过1.5ng/mL的波。证实,产后乳牛瘦素、血酮、血糖含量的低频率波动变化和产后8周内血浆瘦素跨时持久的单峰动态变化与乳牛亚临床酮病的发生有关。  相似文献   
153.
用有机生物菌肥“激抗菌肥1号”浸水稻种子,水稻秧苗素质好,分蘖早,分蘖成穗多,穗大、粒多、粒重,增产49.5kg/667m^2,增加产值94.5元/667m^2。  相似文献   
154.
Quarter foremilk samples were taken at 2–3 weekly intervals for several years in a experimental herd comprising about 45 cows. The samples were submitted to bacteriological analysis and somatic cell counting. The most prevalent quarter infections from 1982 to 1988 were by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15–20% of all the quarters sampled). Most of these (75.6%) persisted until drying-off Dry cow therapy eliminated 86.5% of these infections. Comparison of udder quarters within cows, involving 775 samples from pairs of non-infected quarters and quarters infected by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yielded geometric means of somatic cell counts of 210 000 and 420 000 cells/ml, respectively. The correlation (r=0.87) between the herd bulk milk somatic cell count (SCC) and its estimation from the quarter milk somatic cell count performed on the same day allowed us to evaluate the contribution of the different categories of quarters, according to their infection status, to the herd bulk milk SCC. Quarters infected by a major pathogen (8.5% of samples) gave rise to 46.6% of the total number of cells, while quarters infected by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17.8% of samples) gave rise to 18.1%. Although coagulase-negative staphylococci represented only a secondary source of somatic cells as compared to major pathogens, they were not a negligible source considering the threshold of 300 000 somatic cells advocated for herd milk of good quality.  相似文献   
155.
本文利用系统方法对黑龙江垦区的奶牛生产进行了分析,探讨了垦区奶牛的发展历史及其特点,划分了奶牛生产区域,进行了牛奶总产量主因素分析,预测了今后垦区生产发展的规模,在此基础上,提出垦区发展奶牛的一些看法。  相似文献   
156.
根据对奶牛生产系统的分析,利用层次分析和模糊评价的方法,对奶牛生产效果的评价进行了探讨,提出对奶牛生产系统效果进行评价的一种模式,为奶牛生产的决策者和管理者正确评价奶牛生产的效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7.
本研究以反相高效液相色谱为定量分析手段,选用5头患子宫内膜炎的奶牛,通过子宫内灌注盐酸环丙沙星(2.5 g/头),研究了盐酸环丙沙星在患子宫内膜炎奶牛体内的药物动力学规律。以二氟沙星为内标,血浆样品经甲醇沉淀蛋白,离心,经针头式过滤器处理,用反相高效液相法测定其中盐酸环丙沙星的浓度。 色谱条件为:ODS-1C18柱;测定流动相为0.015 mol/L四丁基溴化铵溶液-乙腈(92∶8,V/V),pH为3.0;流速为1.0 ml/min;荧光检测器,激发波长(λex)278 nm,发射波长(λem)465 nm。通过采用MCPKP房室分析程序,分析血中浓度 时间数据,发现有3头奶牛血样药时数据符合无吸收三室开放模型。其血样中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0.916 h、T1/2β为49.20 h、AUC高达7.6296 mg/L·h、Clβ为1.582 L/kg·h,β为0.642 h-1。有2头奶牛血样药时数据符合一级吸收二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动学参数为:T1/2α为1.26 h、T1/2β为9.2 h、AUC高达28.336 mg/L·h,β为0.3571 h-1。试验结果表明,盐酸环丙沙星子宫给药吸收快,分布广,消除慢。  相似文献   
158.
应用发酵牛粪垫料提高奶牛生产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估发酵牛粪对奶牛的安全性,并检验其在生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比较发酵前后牛粪水分的变化,检测其细菌种类和数量,评价发酵牛粪的安全性.[结果]发酵牛粪没有能诱使奶牛发病的致病菌.临床应用时,试验组牛舍NH3含量稍高于对照组;试验组乳房炎和肢蹄病的发病率均低于对照组.2组隐性乳房炎增幅近似;试验组牛体清洁度评分优于对照组;试验组躺卧率高于对照组;发酵牛粪对奶牛的奶产量基本没有影响.[结论]发酵牛粪作为牛床垫料是可行且安全的.  相似文献   
159.
中国荷斯坦奶牛产奶量与乳品质互作关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一个奶牛场的336头泌乳牛为研究对象,选取了降低产奶量前、降低产奶量期间、恢复产奶量期间和提高产奶量期间4个阶段,研究了每个阶段的产奶量与乳品质一些指标间的相关性。经分析,产奶量、乳蛋白质率、乳脂肪率、非脂乳固体含量、乳糖含量这5个指标相互之间均有极显著的正相关性。  相似文献   
160.
本文结合本场的生产实际,讨论了母牛胎盘的特点,胎衣不下的症状与诊断;着重讨论了本病的发病率及其影响因素,并将病因分析、归纳成一个示意图;最后综述了多项治疗和预防胎衣不下的措施,如灌服羊水,注射激素,用维生素A、D、E和亚硒酸钠,灌服中药,手术剥离以及电刺激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