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68篇
  免费   85篇
  国内免费   124篇
林业   286篇
农学   131篇
基础科学   194篇
  248篇
综合类   658篇
农作物   32篇
水产渔业   57篇
畜牧兽医   82篇
园艺   27篇
植物保护   6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5篇
  2022年   22篇
  2021年   42篇
  2020年   45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26篇
  2017年   47篇
  2016年   71篇
  2015年   64篇
  2014年   95篇
  2013年   106篇
  2012年   140篇
  2011年   150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96篇
  2008年   119篇
  2007年   97篇
  2006年   105篇
  2005年   63篇
  2004年   45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33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1篇
  1997年   15篇
  1996年   13篇
  1995年   11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1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1980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7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87 毫秒
931.
生态公益林是林业生态建设的主体。笔者通过阐述当前广东省博罗县生态公益林的区划与分布、效益补偿的落实以及管护体系的建立和完善,分析了目前当地生态公益林的建设管理现状,在"国家-省-市"三级生态公益林建设管理体系逐步健全的同时,进一步建立县级生态公益林,并分别从科学区划、加强管护和宣传、拓宽投入和多功能森林经营的实施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和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932.
电压是电能质量考核的一个重要指标。处于系统末端的农村中、低压配电网络在用电高峰期"低电压"现象频繁出现,严重影响了农民正常生产生活用电。该文结合辽宁西丰地区中压配电网络,基于线路调压器调压和无功补偿的基本原理,研究了线路调压器以线路末端远程监测电压为依据和无功补偿以线路首端无功潮流为依据的上位机远程控制的低电压协调控制治理方法。通过远程调控技术实现了在最大潮流下线路的功率因数由补偿前0.97提高到0.99,10 k V线路线损率比协调控制前下降了6%,配电变压器原边电压合格率由原有的22%达到了100%。该文集成应用无线通信技术和自动化综合补偿和调压技术,有效地改善了中、低压配电网络的电压合格率和电能损失率。  相似文献   
933.
合理确定生态补偿标准是构建生态补偿机制的关键。通过湘潭市柴山、山湖、齐力和先进村(包括部分外围村落)调查,应用机会成本法确定了湘潭市开展农产品禁产区划分试点乡村的机会成本;以农产品禁产的年度机会成本损失为基础,按照年度补偿的原则,并综合考虑农民的补偿意愿与政府财政情况,最后确定农业生态补偿标准。结果表明:受访的大部分农民基本能够认识到土壤重金属污染对农产品质量与安全所产生的影响,但大部分受访的农户又均不愿意接受农产品禁产区划分;绝大多数受访者对农业生态补偿方式倾向于现金补偿;初步计算的生态补偿标准为3 256.14元/667m~2,基本处于农户比较满意而且政府也可以承受的范围,这为具体实施重金属污染区禁产补偿提供了可靠的依据。  相似文献   
934.
数控机床几何误差相关性分析方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数控机床的精度,降低装配、制造过程产生的几何误差的影响,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建立几何误差模型,在误差相关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辨识关键性几何误差元素的方法。首先,基于多体系统理论及齐次坐标变换方法建立了三轴数控机床几何误差模型,构建了几何误差元素相关性分析模型。其次,采用拉丁超立方抽样方法在整个参数空间内抽样,有效避免了单因素分析的缺陷。最后,通过计算拉丁立方抽样确定的误差元素引起的空间几何误差,进行相关性分析并辨识影响机床精度的关键几何误差元素。误差补偿后的圆测试对比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判别影响数控机床空间精度的重要误差元素,并能够定量辨识误差元素对几何误差向量的作用效果,可为机床误差补偿及精度分配提供重要的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935.
随着我们国家国民经济的不断增长,社会生产制造对数控机床的需求不断增强,在这个过程中数控机床的各项技术也得到了不断提升,为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提升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通过对误差预防和误差补偿法这两种针对数控机床中的误差补偿关键技术展开的详细的分析和研究,对于我国数控机床的应用技术能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936.
太阳能温差发电片底部阴影区的补偿设计与性能测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利用聚光器进行温差发电时,光线由于受发电部分遮挡,底部会产生一定的阴影区,阴影区域的存在使整体的输出功率不能达到最佳,因此,为进一步提高整体输出功率,该文以抛物式聚光板为例进行2种类型的补偿设计,即平面板式和抛物式。通过一定的数学模型,在获得阴影区域的相关参数基础上进行分析,得到2种补偿类型的最优补偿尺寸、放置位置及角度参数。并以平面板式补偿参数为例,采用Tracepro软件获取相关数据由MATLAB运行,分析了当补偿尺寸、放置角度等参数有偏差时对补偿效果的影响,验证了通过模型分析建立的最优补偿参数的正确性。在2种不同类型的补偿方式模拟中,抛物式补偿效果较优。最后,试验结果表明经过补偿后温差发电片热端温度有所提高,经抛物式补偿热端温度的变化范围为315.14~357.46 K,平面板式补偿后热端温度的变化范围为312.6~453.407 5 K,而无补偿时热端温度变化范围为309.78~448.89 K,而冷端温度在补偿前后三者基本保持不变,在285.12~290.47 K范围内变化。在09:00-14:00测试时间段内,没有补偿时系统输出的功率范围为20.05~28.94 W,经平面板式补偿后输出功率提高至20.36~29.78 W的范围,经抛物式补偿后输出功率提高至21.04~30.35 W的范围。试验结果表明相较于平面板式补偿抛物式补偿的效果较优,且对阴影区域补偿后可以进一步的提高整体输出功率。  相似文献   
937.
基于投资—效益准则,从滑坡抗滑桩结构在全寿命周期内总费用的构成和计算方法出发,构建了抗滑桩结构基于投资—效益准则的优化设计模型,通过寻找全寿命周期内总费用的最小值来实现抗滑桩结构设计的目标性能。以陕西省吴起县大路沟滑坡抗滑桩工程为研究背景,详细介绍了抗滑桩结构的初始建造成本和各项失效损失费用的计算方法和公式,以及抗滑桩结构的目标性能表达式。结果表明:抗滑桩结构全寿命周期内总费用的评估是实施基于投资—效益准则优化设计的关键。根据抗滑桩工程所处地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依据钢筋和混凝土材料单价来确定抗滑桩结构的初始建造成本的方法是有效可行的。文中提出的关于滑坡抗滑桩结构目标性能的确定思路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938.
以"保护者受益"原则为基础,从维护和改善农田生态环境角度出发,通过建立不确定状态下政府对农田生态补偿的支付意愿函数和农户对农田生态补偿的受偿意愿函数,得到符合帕累托改进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的取值区间;再以湖北省为例证,利用条件价值法估算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分析了影响农户受偿意愿的相关因素。研究结果显示:(1)政府制定的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农户的平均受偿意愿,对应湖北省农田生态补偿标准应不低于5 541.15~6 778.20元/hm2,低于这一标准的农田生态补偿政策在推行过程中不足以对农户形成有效的补偿激励,从而导致整个社会福利水平的损失;(2)受访者家庭农业收入比重、农田生态环境改善的心理期望对于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正向影响,而受访者年龄、家庭劳动力比例和家庭承包地流转情况对农户参与农田生态补偿政策的受偿意愿具有显著负向影响。  相似文献   
939.
现代变频器电力电子产品的广泛应用,导致大量谐波电流流入电网,引起电网电压波动和闪变,造成系统电压波形严重畸变,影响系统用电设备的正常运行,严重时引起系统谐振烧毁电气设备,引发电气事故,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这就使得含有变频器的供配电系统无功补偿问题变得更加复杂。因此,电气设计人员必须掌握供配电系统采用变频器后功率因数的变化机理,才能合理高效地解决其无功功率补偿问题,以使设计更加安全可靠、经济实用。  相似文献   
940.
韩郸 《林业调查规划》2012,37(3):59-61,66
贵州省公益林面积占林业用地面积的57.6%,截至2011年底,已纳入中央和地方财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公益林362.11万hm2,落实公益林专职护林人员55 819人.文中分析了公益林管护中存在的生态效益补偿未全面实施,生态效益补偿标准低,林农缺乏护林积极性,公益林管护与农民放牧及生活用材之间的矛盾突出,监管不力,护林员的选聘不公正等问题.藉此,提出提高公益林补偿标准,尽快出台公益林管理政策,积极开展公益林的非木质利用,建立健全公益林管理机构等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