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369篇
  免费   515篇
  国内免费   542篇
林业   1129篇
农学   274篇
基础科学   71篇
  1320篇
综合类   2724篇
农作物   121篇
水产渔业   658篇
畜牧兽医   609篇
园艺   119篇
植物保护   401篇
  2024年   77篇
  2023年   215篇
  2022年   299篇
  2021年   307篇
  2020年   317篇
  2019年   343篇
  2018年   210篇
  2017年   287篇
  2016年   367篇
  2015年   305篇
  2014年   331篇
  2013年   464篇
  2012年   428篇
  2011年   501篇
  2010年   398篇
  2009年   398篇
  2008年   359篇
  2007年   347篇
  2006年   313篇
  2005年   239篇
  2004年   177篇
  2003年   134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98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0篇
  1998年   49篇
  1997年   42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0篇
  1994年   22篇
  1993年   22篇
  1992年   23篇
  1991年   12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14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42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961.
连续水旱轮作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方宇  王飞  李清华  林诚  何春梅 《土壤学报》2018,55(2):515-525
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采用单季稻-冬闲(CK)、油菜-水稻(R-R)、春玉米-水稻(C-R)、紫云英-水稻(M-R)和蚕豆-水稻(B-R)五个处理探究水旱轮作模式对水稻冷浸田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影响,同时分析了土壤理化因子与细菌群落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水旱轮作能够显著增加水稻产量18%~44%。与CK相比,绝大多数水旱轮作降低了土壤细菌的丰富度,而细菌多样性与CK处理无显著差异。变形菌门和酸杆菌门为土壤中的优势细菌类群,其中变形菌门的丰度最高。与CK相比,轮作后酸杆菌、放线菌、硝化螺旋菌、慢生根瘤菌和亚硝化螺菌等参与碳氮循环的菌群丰度明显增加。聚类分析表明CK和M-R轮作土壤细菌群落单独聚为一类,而B-R、C-R和R-R轮作土壤聚为另一类。冗余分析表明土壤全磷、有效磷和p H是影响水旱轮作土壤细菌群落结构的主要因子。  相似文献   
962.
963.
为明确不同覆盖方式对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通过连续3a定点覆盖试验,研究麦田杂草的种类、密度、重要值及生物多样性。PermANOVA结果表明,拔节期与成熟期、透明膜与黑膜及9种覆盖处理间的杂草群落均存在显著差异。群落调查结果表明,泽漆是整个生育期内所有处理的优势种,猪殃殃和荠菜主要出现在拔节期,灰绿藜和香附子主要出现在拔节期后。黑色全膜平作处理在整个生育期内杂草总密度最低,杂草种类较少,拔节期除草后的物种丰富度、香农指数和Pielou均匀度指数显著低于对照。因此,黑色全膜平作处理可有效控制麦田杂草种类,降低杂草的密度与生物多样性,可为陕西关中地区冬小麦田合理的耕作与覆盖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64.
阿特拉津对黑土酶活及其微生物多样性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黑土为研究对象,采用室内培养方法,研究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转化酶、多酚氧化酶影响,采用RAPD技术分析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果表明,低浓度(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有促进作用,中、高浓度(50~125 mg·kg~(-1))阿特拉津对黑土脲酶活性具有抑制作用且浓度越高抑制越明显;阿特拉津抑制土壤转化酶活性,培养结束时(35 d),抑制作用仍然存在;阿特拉津对多酚氧化酶活性表现为抑制-促进-恢复规律;阿特拉津输入改变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浓度越高变化越明显。  相似文献   
965.
从社会资本的视角出发,通过社区归属感、互惠、社区凝聚力、社区认同感、社区信任和地方性社会网络的6个维度21项指标对南京市村改居社区花岗幸福城的社区社会资本进行了测量。结果表明: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总体水平不错,但地方性社会网络、社区信任中存在着较大的个体差异,应当引起重视;针对目前的不足,从建立政府、社区自治组织和非政府组织之间的社会关系网络,培育公共精神和公民意识,增强社区制度规范化、配套化程度等方面提出了培育村改居社区社会资本的途径。  相似文献   
966.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千篇一律的高层住宅将人们禁锢在几十平方米的小空间里,使邻里关系日渐淡漠。人们在居住舒适的同时,不免向往深厚的邻里感情。从四合院的形式特征、空间特点、组织形态等方面介绍了传统合院式民居的特点,并总结了交互设计在现代城市社区中的应用情况,进而阐述了四合院空间形式对现代社区景观设计的影响与启示,列举了现代社区景观设计对四合院空间形式借鉴的实例,旨在从传统民居中汲取经验来设计现代社区景观,从而改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增强人与人之间的交流,提高居住质量。  相似文献   
967.
高寒区农茬口对当归田杂草群落特征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农田杂草危害是高寒区当归生产的主要限制因子。采用田间调查和统计鉴定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甘南藏族自治州卓尼县培育的马铃薯和油菜茬口当归栽培田杂草群落动态,以当归重茬为对照,旨在揭示茬口特性对当归田杂草消长动态的影响,为筛选适宜栽培当归的农茬口和田间杂草防控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在试验茬口当归田共发生杂草15种,隶属9科15属,主要优势种群为锦葵、欧洲千里光、苦苣、繁缕、刺儿菜和甘露子。当归田杂草种类、密度、多样性和生物量因茬口和季节的不同而异,季相消长跃变程度更大,随季节延后杂草多样性下降,优势种杂草利用资源的相似性更高,锦葵和欧洲千里光随当归返青而滋生,随当归生长发育而迅速蔓延,成为占优势的恶性杂草,对当归的危害性最大,导致杂草群落稳定性降低,在当归重茬和马铃薯茬田单生优势度更为突出,优势杂草潜在恶化危害性增大,但在油菜茬田杂草生长量最小,与当归生长竞争势较弱,使当归始终占据优势生态位,说明油菜茬口较利于当归栽培,但根据恶性杂草物候特征及早防除更为关键。  相似文献   
968.
氮素添加对草地生态系统地上生物量具有普遍促进作用,但对解释引起物种多样性丧失的机制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以黄土高原半干旱区长期封育和连续放牧草地为对象,通过设置不同氮素添加水平来探索两种典型的草地管理方式下群落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群落组分结构对氮素添加的响应及其异同以及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的关系,并研究这些响应的潜在生态学机制。结果显示,1)氮素添加显著提高长期封育草地地上生物量的同时降低了物种多样性;放牧草地群落地上生物量、物种多样性对氮素添加的响应与封育草地相同,但其响应程度均小于封育施肥草地;2)草地群落物种多样性随地表凋落物生物量增加而降低,随植被透光率增加而升高; 3)封育施肥草地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与地上生物量存在显著线性负相关关系,而放牧施肥草地的物种多样性与地上生物量不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以上结果表明放牧能够减缓施肥对物种多样性的负效应,在轻微降低物种多样性的前提下显著提高群落地上生物量,是一种合理的草地管理方式。  相似文献   
969.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低分子质量(1 000 u)壳寡糖对蛋鸡生产性能、蛋品质、血清生化指标、盲肠微生物数量以及脾脏白细胞介素-2(IL-2)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基因表达的影响。选取体重和产蛋率相近的58周龄海兰褐壳蛋鸡600只,随机分为4组,每组5个重复,每个重复30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300、600、900 mg/kg壳寡糖的试验饲粮。预试期为7 d,正试期为42 d。结果表明:1)添加300、600和900 mg/kg壳寡糖组的产蛋率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4.52%(P0.05)、2.99%(P0.05)和4.08%(P0.05)。2)试验第3、6周末,添加600和900 mg/kg壳寡糖组的鸡蛋哈夫单位分别比对照组提高了6.87%、6.69%和6.47%、6.60%(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0、900 mg/kg壳寡糖显著降低了血清葡萄糖、胆固醇含量和谷草转氨酶活性(P0.05)。4)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600、9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盲肠双歧杆菌和乳酸杆菌的数量(P0.05),显著降低了盲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数量(P0.05)。5)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300、6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脾脏IL-2 m RNA表达水平(P0.05),饲粮添加600 mg/kg壳寡糖显著提高了脾脏TNF-αm RNA表达水平(P0.05)。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不同水平的壳寡糖,提高了蛋鸡的产蛋率和哈夫单位,调节了肠道微生物菌群,增强了蛋鸡的免疫力,适宜壳寡糖添加水平为600 mg/kg。  相似文献   
970.
不同轮作制度对定西地区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不同轮作制度对定西地区农田杂草群落的影响,采用倒置"W"九点取样法,调查了定西地区7种不同轮作制度下田间杂草的种类、数量、地上生物量等。在试验田发现11个科共15种杂草;从杂草发生密度、地上生物量上看,苦苣菜、藜是农田优势杂草,防除的目的杂草;不同轮作田的杂草群落由优势杂草组成;从不同轮作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来看,马铃薯胡麻轮作马铃薯小麦轮作胡麻小麦轮作胡麻连作小麦胡麻轮作小麦马铃薯轮作胡麻马铃薯轮作;对不同轮作田杂草群落进行聚类,可分为四类。通过对不同轮作田中杂草的密度、地上生物量和综合优势度比的综合分析,可以看出胡麻连作、小麦胡麻轮作、马铃薯胡麻轮作、小麦马铃薯轮作中杂草的危害性较大。马铃薯小麦轮作、胡麻小麦轮作和胡麻马铃薯轮作对杂草有一定的控制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