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9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17篇
林业   1篇
农学   10篇
  9篇
综合类   81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32篇
畜牧兽医   69篇
园艺   6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8篇
  2020年   6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5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2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13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15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3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21 毫秒
91.
试验选用1日龄AA肉用仔鸡640羽,随机分为4组,每组设8个重复,每个重复20羽。第1组为对照组,第2~4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添加250 mg/kg、500 mg/kg、750 mg/kg复合寡糖,研究其对肉鸡生产性能和免疫器官指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复合寡糖对肉鸡前期生产性能有明显促进作用(P<0.01),后期趋于平缓,但对肉鸡的免疫器官指数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92.
不同药剂防治水稻病害效果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几种药剂的防病效果进行试验研究,结果表明:0.4%低聚糖菌剂150~200 ml/667 m2可有效地防治水稻稻瘟病、叶鞘腐败病和水稻纹枯病等病害。  相似文献   
93.
为了解决草决明在栽培中发芽率低的问题,用稀土Nd3 和牛蒡低聚果糖处理种子,采用室内生物测定的方法,研究了不同浓度的稀土Nd3 和牛蒡低聚果糖对草决明种子萌发率及萌发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探讨解决草决明种子萌发率过低的问题.结果表明:低浓度Nd3 和牛蒡低聚果糖对草决明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Nd3 的最适浓度为3mg/L,牛蒡低聚果糖的最适浓度为0.5g/L.以3mg/L Nd3 和O.5g/L牛蒡低聚果糖单独和混合处理草决明种子,均促进种子的发芽,提高了a-淀粉酶和脂肪酶活性,混合处理好于单独处理.结论:稀土Nd3 和牛蒡低聚果糖促进草决明种子萌发的原因在于提高了和种子萌发有关的水解酶的活性,二者混合使用对提高草决明种子的发芽率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94.
以5.0 g.L-1牛蒡寡糖溶液作为外源激发子处理离体黄瓜叶片,研究牛蒡寡糖对黄瓜叶片中小分子化合物的诱导效果,并探讨所诱导出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分的抗菌活性;以及用5.0 g.L-1牛蒡寡糖溶液喷施黄瓜植株,3 d后接种白粉病菌(Sphaerotheca fuligine),调查黄瓜的病情指数和相对防效。通过GC-MS测定,表明牛蒡寡糖能够有效地诱导出黄瓜叶片中的多种低分子量的芳香族化合物组分。其中,3-甲基-4-羟苯基丙烯酸组分含量提高的幅度最大,为对照组的4.73倍;2,3,5-三甲基对二苯酚含量提高的幅度也很大,为对照组的3.31倍;处理组的香豆酮、2-甲基奈、水杨酸甲酯、愈创木酚等组分的含量分别为对照组的2.67、2.50、2.00和1.55倍;另外12种组分如2-甲氧基-3-甲基苯酚、2-甲氧基-1,3,4-三甲基苯酚、2,4,6-三甲基苯酚、4-乙基-2-甲氧基苯酚、4-乙基-3-甲氧基苯酚、4-(1-甲乙基)苯甲酸、4-(1,1-二甲乙基)苯甲醇2、,3,4,6-四甲基苯酚、1,4-二甲氧基-2,3-二甲基苯酚、香芹醇、百里香酚和丁子香酚等只在处理组检出。另外,试验还证明所诱导出的小分子化合物组分对黄瓜白粉病菌的孢子萌发和菌丝生长具有很强的抑制活性(P<0.01)。与直接接种的对照组相比,处理组的黄瓜植株感染白粉病的时间有所延迟,受侵害的程度明显减轻,病情指数显著降低,防效达到64.13%,差异极显著(P<0.01)。结果表明,适宜浓度的牛蒡寡糖能诱导出黄瓜对白粉病的系统抗性,是一种有效的植物抗病激发子,可以用于黄瓜真菌病害的生物防治。  相似文献   
95.
PCR扩增淋球菌CMCC29400、CMCC29403株孔蛋白(PI)A、B及表位基因,使用linker GSGGSG并通过重叠PCR法将表位基因连接在PIA、PIB上形成融合基因PIA-表位、PIB-表位,分别与克隆栽体pMD-18T连接,测序正确后将目的基因插入表达载体pET32a(+)中,构建pET32a-PIA...  相似文献   
96.
【目的】以小麦麸皮为原料采用生物技术制备新型寡糖,论述国内外功能性寡糖的研究进展和应用。【方法】采用还原糖的测定寡糖含量,讨论寡糖的主要生理功能及其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的方法。【结果】以小麦麸皮为原料制备寡糖具有生产成本低,易实现工业化生产的特点。开发出的寡糖具有明显的双歧杆菌增殖效果,是一种低热值新糖源。【结论】寡糖对机体有独特的生理功能,应用范围广,保健效果明显。尤其是双歧杆菌制品的广泛应用,使得人们重视寡糖对双歧杆菌在机体肠道内存活、定植和增殖的功效;用小麦麸皮为原料可用于生产寡糖的原料广泛,可以变废为宝,还能减轻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97.
不同取代度羧甲基壳聚糖的抗氧化性能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姚倩  孙涛  周冬香  毛芳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16):6620-6621
[目的]为了研究羧甲基壳聚糖的取代位置、取代度及其抗氧化功能之间的关系。[方法]低聚壳聚糖经醚化得到3种取代度不同的N,O-羧甲基壳聚糖-NOA,NOB和NOC,并对其结构和取代度进行了表征,考察了它们对羟自由基的清除作用。[结果]NOA,NOB和NOC清除羟自由基的半抑制浓度分别为0.15,0.29和0.23 mg/ml。而NOA,NOB和NOC在氨基上的取代度分别为0.51,0.29和0.38,羟基取代度分别为0.74,0.84和0.97[结论]随着氨基位置取代度的升高,N,O-羧甲基壳聚糖清除羟基自由基的能力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98.
对麦麸纤维面包的制作工艺进行了研究,并对膳食纤维的添加量及其对面包质量的影响进行了探讨。随着膳食纤维添加量的增加,面包的外观和内在质量均有降低的趋势。膳食纤维加入量对面包的生产工艺条件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
为了探究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处理对番茄(Solanum lycopersicum L.)果实产量、感官品质、营养品质和风味品质的影响,本试验设置4个处理:对照组(CK)、壳寡糖处理组(0.5 g·L-1COS)、油菜素甾醇处理组(0.5 g·L-1BR)、复合处理组(0.5 g·L-1COS+0.5 g·L-1BR),对开花结果期的番茄植株进行叶面喷施。结果表明,壳寡糖与油菜素甾醇复合处理可以显著提高番茄产量;促进果实着色和软化;协同促进番茄中番茄红素、总胡萝卜素和维生素C的积累,相比CK分别提高88.3%、76.3%和28.6%。此外,二者复合处理可有效提高番茄中可溶性糖(葡萄糖和果糖)的含量,并降低有机酸(苹果酸和柠檬酸)的水平,从而提高番茄糖酸比。本研究结果为设施栽培下番茄产量和品质的提升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00.
为研究壳寡糖(COS)对三氧化二砷(ATO)致大鼠正常肝细胞(BRL-3A)毒性的保护作用,测定三氧化二砷和壳寡糖对BRL-3A细胞的增殖抑制率、三氧化二砷诱导壳寡糖预处理BRL-3A细胞的细胞存活率、细胞内乳酸脱氢酶(LDH)水平、丙二醛(MDA)、谷胱甘肽S-转移酶(GS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和线粒体膜电位(MMP)的变化.结果表明,三氧化二砷对BRL-3A细胞的半数抑制浓度(IC50)为19.8 μmol,L-1,壳寡糖浓度低于230 μmol·L-1时对细胞并未产生损伤.壳寡糖预处理BRL-3A细胞24 h,三氧化二砷再处理细胞24 h,通过检测以上指标表明壳寡糖预处理能够降低LDH水平至176.23%±5.87%,从而降低三氧化二砷引起的细胞毒性;壳寡糖可显著抑制三氧化二砷引起的脂质过氧化对机体造成的损伤作用,MDA相对释放含量降低至191.91%±2.89%;壳寡糖显著提高了抗氧化酶GST、SOD和CAT的活性,分别提高至86.20%±1.41%、90.09%±1.33%和61.29%±0.21%,提高细胞的抗氧化能力,降低三氧化二砷引起的细胞氧化应激损伤;壳寡糖预处理可减缓三氧化二砷引起的线粒体膜电位的降低,降低三氧化二砷对细胞的线粒体产生的伤害.壳寡糖对三氧化二砷引起的大鼠肝细胞的细胞毒性损伤起到了有效地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