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17篇
  免费   132篇
  国内免费   201篇
林业   142篇
农学   185篇
基础科学   24篇
  234篇
综合类   949篇
农作物   348篇
水产渔业   88篇
畜牧兽医   115篇
园艺   122篇
植物保护   143篇
  2024年   16篇
  2023年   45篇
  2022年   63篇
  2021年   118篇
  2020年   101篇
  2019年   89篇
  2018年   84篇
  2017年   122篇
  2016年   126篇
  2015年   107篇
  2014年   121篇
  2013年   149篇
  2012年   162篇
  2011年   171篇
  2010年   141篇
  2009年   107篇
  2008年   89篇
  2007年   106篇
  2006年   98篇
  2005年   55篇
  2004年   47篇
  2003年   36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8篇
  2000年   22篇
  1999年   12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14篇
  1996年   16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10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41.
桉木抽出物中多酚化合物的特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化学分析和光谱分析相结合的方法,从制浆造纸的角度,重点对雷林一号桉木的多酚化合物的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幼龄材的抽出物含量较少,适宜于制浆的采伐期为5~7年。15年生雷林一号桉木心材中的多酚类化合物以水解单宁为主(占原料的5.98%),其次为缩合单宁(1.91%)。稀碱预处理桉木,可除去大部分多酚类化合物。存放过久的桉木中多酚化合物大部分变成‘黄粉’,既不溶于水也不溶于丙酮,只溶于稀碱或亚硫酸钠。桉木制浆前采用碱预处理可减轻多酚化合物对制浆产生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42.
To search natural compounds having inhibitory effect on bacterial growth is important, particularly in view of growing multidrug resistant (MDR) strains of bacterial pathogens. Like other bacterial pathogens, MDR Vibrio cholerae, the causative agent of diarrheal disease cholera, is becoming a great concern. As an approach of searching new antimicrobial agents, here, we show that anethole, a well-studied natural component of sweet fennel and star anise seeds, could potentially inhibit the growth of MDR O1 El Tor biotype, the ongoing 7th cholera pandemic variant strains of toxigenic V. cholerae. The minimum inhibitory concentration (MIC) of anethole against diverse O1 El Tor biotype strains is evaluated as 200 µg/ml. Moreover, the effect of anethole is bactericidal and exerts rapid-killing action on V. cholerae cells. This study is the first report which demonstrates that anethole, purified from natural compound, is a potent inhibitor of growth of toxigenic V. cholerae. Our data suggest that anethole could be a potential antimicrobial drug candidate, particularly against MDR V. cholerae mediated infections.  相似文献   
43.
储粮害虫会降低粮食及其产品的重量、品质和营养健康指数,并且我国粮虫检测方式仍然以人工检测为主。为满足储粮害虫快速检测的需求,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获得了赤拟谷盗(Tribolium castaneum(Herbst))的主要特定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根据这些化合物的性质筛选出多个金属氧化物气敏传感器,并以传感器阵列为核心开发了储粮害虫电子鼻检测装置。该装置采集了赤拟谷盗、被赤拟谷盗侵染的面粉、被长头谷盗(Latheticus oryzae Waterhouse)侵染的面粉3种实验对象的气味信息,提取每条响应曲线的相对变化值和相对积分值作为原始特征矩阵(10×2),使用主成分分析(PCA)和偏最小二乘回归算法(PLSR)对原始特征矩阵进行分析,并通过建立回归预测模型,实现了对面粉中赤拟谷盗和长头谷盗虫口密度的预测。优化后的传感器数量由10个减少至8个,赤拟谷盗样品的两个主成分累计的贡献率为79.4%。基于PLSR的预测模型对面粉中赤拟谷盗的数量有很好的预测效果(校正集:相关系数r=0.88,均方根误差为8.09;验证集:r=0.89,均方根误差为7.75);该预测模型对面粉中长头谷盗的数量也有很好的预测效果(校正集:r=0.94,均方根误差为5.85;验证集:r=0.94,均方根误差为6.08)。研究结果表明:该装置能够满足判别储粮中不同虫口密度样本的基本需要,并且具有可靠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44.
【目的】研究不同香稻品种的耐盐性,筛选出适应新疆盐渍化稻区的香稻耐盐品种。【方法】分析不同NaCl浓度(0、3、6、9和12 g/L)对20个香型水稻品种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不同香稻品种的发芽势、发芽率、芽长、根长、根数、成活率及叶片成活率均随着NaCl浓度的增加呈下降的趋势;中、高盐浓度(9、12 g/L)显著抑制种子的萌发,降低种子的发芽势和发芽率,缩短芽长和根长,减少根数,致使盐害指数增加;同一盐浓度处理下,不同水稻材料的耐盐表现有差异。【结论】香型水稻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适宜筛选NaCl盐浓度可为6 g/L,超过其浓度对水稻的萌发及苗期生长均不利;粮香6-4香型品种的芽期和苗期的综合耐盐性好,97-4-3、粮香2-1、新策粳1号、新粳香1号、新粳香83号和新粳香8号的芽期耐盐性强,以上香稻品种可作为耐盐的香稻品种或资源进行利用。  相似文献   
45.
为探究梨果皮挥发性物质和感官属性之间的潜在联系,为梨的风味品质育种和采后贮藏等提供理论支持,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测定库尔勒香梨(Pyrus sinkiangensis)、雪花梨(P. bretschneideri)及黄冠梨(P. bretschneideri)果皮挥发性物质;组建15人的感官评价小组对3个品种梨果实香气品质进行快闪剖面分析;并进行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3个品种梨果实中分别检测到50、48和37种挥发性物质,且均以醛类、萜烯类和脂肪酸类为主,占总挥发性物质的85%左右;库尔勒香梨以脂肪酸类及醛类含量占优,雪花梨以萜烯类含量占优,黄冠梨中各类物质含量均为最低。3个品种梨果实中属性强度最高的均为果香,属性强度最低的则为酸味;库尔勒香梨中,仅甜香属性显著高于雪花梨,而除莲雾味外的其他香气属性均显著高于黄冠梨。感官评分与挥发性物质的相关性分析表明,戊二酸二甲酯、丁香酚、2-十一烯醛、2-乙基-3-羟基己基-2-甲基丙酸酯、3-亚甲基-1-氧代螺环[4.5]癸-2-酮等8种挥发性物质的含量与花香、青草香和果香等多种感官属性的评分呈显著正相关。感官评价和代谢物的关联分析有助于解析影响梨果实风味的关键化合物。  相似文献   
46.
为研究干旱胁迫下保水剂种类和用量对雪茄烟叶碳氮代谢和香气质量的影响,以德雪3号为试材,采用盆栽试验研究不同保水剂种类(SAP保水剂、沃特保水剂和自制保水剂TS-PAA)与用量(2、4、6 g·株-1)下的雪茄烟叶碳氮代谢和中性致香成分含量变化。结果表明:1)使用保水剂可有效提高雪茄烟生长发育前期(45 d以前)氮代谢强度,加速氮素营养向烟碱的转化与积累,削弱后期(60 d以后)氮代谢强度,使烟碱的积累程度明显减弱,75 d时各处理的烟碱含量较对照均有大幅度下降,以TS-PAA 2 g·株-1处理降幅最大,为32.26%。2)使用保水剂能加速中后期(45 d以后)碳代谢进程,促进雪茄烟叶中淀粉、总糖、还原糖含量增加,其中以TS-PAA 4 g·株-1处理增幅最高,较CK增幅分别为327.28%、80.51%、79.54%,糖碱比增幅161.90%,两糖比(还原糖/总糖)均维持在0.9左右。3)使用保水剂还能显著延迟叶片衰老,提升烟株的抗旱能力,促进雪茄烟叶中性致香成分积累。4)在干旱协迫条件下,保水剂的使用有利于促进雪茄烟叶生长发育过程中碳氮代谢的合理转化与动态平衡,提升烟叶品质。不同处理比较,TS-PAA、沃特保水剂处理以4 g·株-1,SAP保水剂处理以6 g·株-1用量时作用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47.
【目的】探索蒸汽爆破条件对烟梗品质的影响,以提高烟梗在卷烟生产中的可用性。【方法】以制丝线上膨胀前烟梗(汽梗)为研究对象,设定维压压力为0.8,1.0和1.2 MPa,保持时间为30,60,和90 s,采用两因素三水平完全试验设计进行蒸汽爆破处理,测定蒸汽爆破处理(T1~T9)后烟梗的常规化学成分、总细胞壁物质、致香物质含量,检测烟梗色度和膨胀度,分析不同汽爆条件对烟梗色度和内在品质的影响。【结果】经蒸汽爆破处理后,烟梗还原糖和总糖含量降低,而烟碱含量增加,其中T5、T6处理烟梗的糖碱比和两糖比接近于优质烤烟质量,氮碱比相对较低,含氮化合物转化及化学协调性较好,其果胶质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7.71%和14.59%,半纤维素含量较汽梗分别降低23.95%和18.46%,总细胞壁物质和木质素含量相对较低。与汽梗相比,蒸汽爆破后烟梗的亮度(L)、黄度(b)明显降低,红度(a)和色差值(ΔE)均显著增加,饱和度(C)总体降低,其中T1、T3、T4、T5、T7处理烟梗色度同烟叶较为接近;蒸汽爆破后烟梗芳香族氨基酸降解产物、西柏烷类降解产物和类胡萝卜素降解产物显著降低,而美拉德反应物、叶绿素降解产物和中性致香成分总量明显升高,其中T5处理烟梗致香物质总量最高,促进了美拉德反应物的产生,烟梗膨胀度较高(达到153.02%),膨胀效果较好。相关性分析表明,蒸汽爆破维压压力和维压持续时间与烟梗主要内在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色度与部分化学品质具有显著相关性。【结论】蒸汽爆破维压压力为1.0 MPa,维压时间为60 s时,烟梗膨胀度达到153.02%,汽爆后烟梗的色度和内在品质相对较好。  相似文献   
48.
养猪废水恶臭挥发性物质释放特征及其组分源解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探究猪场曝气池和出水口废水水样的恶臭挥发性物质(Malodorous Volatile Compounds,MVCs)组成和释放特征,本文采用质子转移反应质谱(PTR-MS)检测了养猪废水在实验室模拟存储过程中顶空MVCs组成,检出了含苯芳香烃、胺类、硫化物、酮类、酚类、羧酸和吲哚7类共22种MVCs。两种废水中MVCs浓度较高是氨、硫化氢、丙酮、二甲胺、甲基乙基酮、甲硫醇和丙酸等。通过臭味活度值(OAVi)分析了两种废水的臭气组分相对贡献率,曝气池废水释放的MVCs臭味贡献度较高的是甲硫醇(28.77%)、3-甲基吲哚(19.05%)、对甲苯酚(18.45%)、硫化氢(15.05%)和二甲胺(7.15%);而出水口液样释放的MVCs臭味贡献度较高的是对甲苯酚(47.17%)、甲硫醇(38.26%)和3-甲基吲哚(14.57%)。胺类和羧酸类物质在整个储存过程中的浓度变化较小,硫化物在所有挥发性有机物中所占的比例较低,在存放过程中浓度变化差异较小。曝气池废水中释放速率最高的MVCs是氨、丙酮和二甲胺,分别为47 928、27 μg·h-1·m-2和15 μg·h-1·m-2。主成分分析结果显示MVCs组分来源为4类,分别为含碳有机物的厌氧消化、蛋白质分解、粪浆及冲刷水中的颗粒物和动物排泄。  相似文献   
49.
为了了解内生菌对茅苍术道地性的影响,本文综述了各种内生菌引发的植物信号变化的异同,以及茅苍术内生菌在促进茅苍术生长以及多萜合成中的作用。内生菌可能被植物细胞表面受体所识别,通过活性氧、钙离子、一氧化氮3种第二信使以及多种植物激素信号引发植物代谢变化,进而累积次生代谢产物。受到影响的植物信号包括水杨酸、茉莉酸、脱落酸和乙烯。研究发现,内生菌的接种可能引起多种植物信号传递的变化,并且产生挥发油含量差异。  相似文献   
50.
龙井茶是我国传统名茶之一,不同茶树品种制成的龙井茶品质特征差异明显,香气类型也各异.本研究通过茶叶感官审评方法对20个品种龙井茶进行香气评分,结果显示,样品主要呈现清香、花香和栗香.运用顶空固相微萃取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HS-SPME/GC-MS)对成分组成及其相对含量进行了分析,共检测出74种主要香气成分.通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