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25篇
  免费   26篇
  国内免费   74篇
林业   26篇
农学   42篇
基础科学   119篇
  96篇
综合类   209篇
农作物   19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61篇
园艺   7篇
植物保护   41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5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26篇
  2018年   24篇
  2017年   2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0篇
  2014年   41篇
  2013年   34篇
  2012年   55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34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22篇
  2006年   23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3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1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11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2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61.
试验以昆明小哨示范牧场红三叶种子为受体,分别选取红三叶茎、叶、花3个部位,设计了0.025g/mL、0.05g/mL、0.075g/mL、0.10g/mL、0.15g/mL、0.20g/mL不同浓度的浸提液,研究了红三叶不同部位不同浓度浸提液对其自身种子下胚轴长、幼苗长和幼根长的化感影响。结果表明:红三叶存在具有浓度效应的自毒作用,且不同部位不同浓度的浸提液化感作用强度不同;红三叶浸提液对下胚轴长产生促进作用;而对幼根长和幼苗长产生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对幼根的抑制作用更明显。  相似文献   
62.
以武夷水仙茶叶籽为原料,采用乙醇水剂法提取武夷水仙茶叶籽油,通过单因素试验考察了提取温度、料液比、乙醇浓度和pH对提取率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设计优化了提取工艺条件。结果显示,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最佳提取条件为乙醇浓度30%(V/V)、料液比1∶7、pH 9、提取温度60 ℃,在该条件下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提取率为93.61%。在提取的武夷水仙茶叶籽油中共检测到18种脂肪酸,以油酸(51.77%)、亚油酸(23.14%)为主,∑SFA∶∑MUFA∶∑PUFA=1∶2.64∶1.27,各项理化指标均符合国家标准。结果表明武夷水仙茶叶籽油是一种营养价值较高的植物食用油,研究结论可为武夷山茶产区茶叶籽油提取、品质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63.
64.
高寒草场主要牧草对黄帚橐吾水浸液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   总被引:7,自引:6,他引:1  
用不同浓度的黄帚橐吾叶水浸液处理高寒草场4种常见牧草中华羊茅、大雀麦、垂穗披碱草和早熟禾后,测定了受体植物叶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的活性,及丙二醛、可溶性糖和脯氨酸的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等生理指标,旨在探讨受试植物对黄帚橐吾化感作用的生理响应。结果显示,游离脯氨酸的变化在所有处理中均达到显著或极显著差异,且明显的依赖浓度,可能与降低渗透势,保证组织在化感物质胁迫引起水势下降时细胞膨压得以维持有关。其余指标变化不同,反应出不同受体植物对相同化感胁迫的生理响应是不同的。  相似文献   
65.
研究了黄花棘豆(Oxytropis ochrocephala)的水浸提液对垂穗披碱草(Elymus nutans)、醉马草(Achnatherum inebrians)、多叶老芒麦(Elymus sibiricus cv.‘Duoye’)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浓度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种子的萌发影响不同,除4%和20%的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醉马草种子萌发无显著影响外,其他各浓度的提取液对3种植物的发芽率均有显著影响。4%黄花棘豆的水浸提液对醉马草根长无显著影响,其他各浓度的提取液都抑制了3种植物幼苗的生长。4%、20%和100%的黄花棘豆水浸提液对3种植物影响的综合效应均表现为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66.
迷宫螺旋泵气液两相流场的数值模拟及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混合物多相流模型、RNGk-ε湍流模型和SIMPLEC算法,应用CFD软件Fluent对迷宫螺旋泵内气液两相流场进行数值模拟并通过试验进行验证.通过分析流道内不同截面上的压力、速度以及含气率分布,研究泵内气液两相流场的流动情况.模拟结果表明,压力分布从进口到出口沿螺旋槽逐渐升高,增压效果明显,速度分布在环形腔的外侧比在内侧稍大,螺旋部分含气率分布比较均匀,进出口处出现含气率分布不均匀现象,局部含气率较高,在此要防止气堵现象的发生.试验结果表明所采用的计算模型基本符合泵内部流动的实际情况,这说明模拟结果一定程度上揭示了迷宫螺旋泵内部气液两相流场的流动规律,可为迷宫螺旋泵气液两相流研究提供理论依据,试验结果同时表明迷宫螺旋泵进行气液混输时具有良好的曝气效果,可作为传统曝气设备的替代产品.  相似文献   
67.
Thuringiensin produced by Bacillus thuringiensis subsp. darmstadiensis was further subjected to a two-phase aqueous separation system. A modified HPLC method and a test for quantitative pathogenicity using the house fly Musca domestica were used for analysis of thuringiensin. Within a realistic range of dosages, more effect was observed in the pupal stage than in the larval stage. The percentage effective control rate (ECR) was calculated by (100-percentage emergence); malformed and non-reproductive adults were considered as emerged. Pupal mortality, pupal weight, and ECR after feeding the three-day-old larvae were the measured response criteria for bioassay. The EC50 of thuringiensin for pupae mortality was 1·64 μg ml-1 diet, and 0·83 μg ml-1 for mortality of adults. Insecticidal activity of the broth increased with fermentation time-course from 9th to 21st hour. The bioassay curve constructed with three-hour sampling interval during the fermentation course had good correlation to thuringiensin content as determined by the HPLC method. In the two-phase aqueous separation system, a maximum of 96·7% ECR was achieved with the bottom salt layer, compared to a value of 46·7% with the upper PEG layer.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thuringiensin, prepared through a fermentation and recovery process, is suitable for pest control. © 1997 SCI.  相似文献   
68.
为解决餐厨垃圾在厌氧消化过程中的酸抑制问题,并为生物质飞灰提供新的资源化利用途径,在产酸相中添加不同比例的飞灰,研究了生物质飞灰对餐厨垃圾中温两相厌氧消化过程中产酸和产气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生物质飞灰可以提高酸化相的p H值,促进餐厨垃圾酸化,添加3%的生物质飞灰,产酸相的挥发性脂肪酸(VFA)的平均浓度为9 845.45 mg·L-1,比空白处理(CK)提高了49.66%,差异显著;添加3%生物质飞灰处理的产甲烷相更稳定,产气效果更好,累积产气量为27.43 L,比0、1%、4%和5%的飞灰添加比例分别高了25.15%、13.70%、4.34%和6.55%;添加3%生物质飞灰处理的平均负荷产气量为490.33 m L·g VS-1,比0、1%、4%和5%的飞灰添加比例平均值分别提高了22.49%、12.35%、6.36%和8.22%。研究表明,添加生物质飞灰有助于促进餐厨垃圾酸化和提高产甲烷相的产气量;在高有机负荷的时候,添加生物质飞灰有助于提高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69.
【目的】研究青葙Celosia argentea L.的自毒作用及对其他植物的化感作用,从化感作用的角度探讨其作为常见田间杂草并与入侵植物三叶鬼针草Bidens pilosa L.共存的适应机制。【方法】采用室内生测方法,测定了青葙新鲜叶片水浸提液对青葙、三叶鬼针草、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和萝卜Raphanus sativus L.4种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的影响;采用室内盆栽试验,测定了青葙鲜叶水提取液浇灌和鲜叶覆盖对青葙生长的影响,以及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凋落物覆盖的相互化感作用。【结果】青葙鲜叶水浸提液对4种受体植物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均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且随着提取液质量浓度的增加,抑制作用增强。无论是浇灌青葙水浸提液还是添加青葙叶片覆盖的处理都可以降低盆栽青葙的生物量,其中,质量浓度为0.250 0 g·mL~(-1)提取液浇灌盆栽的青葙,其生物量比对照降低了37.5%。将三叶鬼针草和青葙的凋落物覆盖盆栽的青葙和三叶鬼针草,40 d后均显著抑制了青葙生物量;与对照相比,单独覆盖青葙凋落物使盆栽三叶鬼针草的地上部质量和总生物量分别降低了23.0%和22.2%。【结论】青葙既有自毒作用,又对油菜和萝卜有较强的化感作用,应控制田间青葙的大量生长,同时栽培青葙时应避免连作;青葙和三叶鬼针草具有相互的化感抑制作用,青葙通过化感作用实现与三叶鬼针草的共存。  相似文献   
70.
目的 研究青光安颗粒剂在青光眼中对眼压的影响。方法 选用不同月龄共30只DBA/2J雌性小鼠,根据月龄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3组,每组10只,20眼。分为正常对照组(3月龄)、模型对照组(9月龄)、青光安组(9月龄)。正常对照组与模型对照组每日以相同量蒸馏水灌胃;青光安组每日以青光安灌胃。3组均以常规饲料喂养。利用经前房注入/抽吸系统进行眼压测量,分别以2.5、5 μL/min的速率继续进行灌注,计算房水流畅系数和房水流出阻力。结果 自6月龄开始,小鼠眼压轻微上升,随着月龄的增加而逐步上升,9月龄时显著升高;青光安颗粒剂灌胃后所得眼压较模型组均有不同程度降低(P<0.05),房水流畅系数均明显增加(P<0.01),房水流出阻力均降低(P<0.01)。结论 青光安颗粒剂能通过影响房水动力学因素达到降低青光眼眼压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