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51篇
  免费   29篇
  国内免费   155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120篇
基础科学   80篇
  210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4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基于近红外分析的样品预处理对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弄清样品量、水分含量、发霉率、芽粒率和成熟度对油菜种子品质指标的影响,采用近红外分析方法,对其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样品量为5g、3.5g和3g时,2个品种(油研50和盛油15)的芥酸、含油量、硫甙、蛋白质和水分含量间的差异不明显;为1.5g和1g时,2个品种各指标含量差异随着样品量的减少而呈上升趋势。随着样品含水量的下降,2个品种的芥酸、含油量和水分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硫甙和蛋白质含量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发霉种子比例的增加,2个品种的芥酸、硫甙和水分含量呈逐渐上升的趋势,而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则呈逐渐下降的趋势。随着芽粒率种子比例的增加,2个品种的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硫甙含量则呈明显的上升趋势。随着成熟度的增加,2个品种的芥酸、硫甙和水分含量呈逐渐下降趋势,而含油量和蛋白质含量则呈逐渐上升的趋势。结论:样品量低于3g、含水量低于7%,发霉率和发芽率超过20%以及收获不够成熟的种子均不能反应待测样品真实的品质指标。  相似文献   
82.
比较了微晶纤维素、纸浆、脱脂棉、杨木纤维、杨木刨花的苄基化反应,研究了多种预处理对苄基化产物增重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纤维材料在同等条件下进行苄基化反应,产物增重率具有明显差异,在105℃下反应4 h,杨木刨花苄基化产物增重率为60.8%,而脱脂棉仅为13.5%。冷冻润胀、微波预处理以及减小原料的粒度都会增加苄基化产物增重率,在105℃下反应2 h,常温润胀时杨木刨花苄基化产物增重率为33.7%,冷冻润胀时为42.0%,微波预处理时为41.9%。  相似文献   
83.
陈一  何晓叶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2):15905-15907
[目的]探索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工艺。[方法]采用河北张家口地区甜杏仁榨油后的杏仁粕为原料,用3倍体积正己烷对杏仁粕进行脱脂预处理,采用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再通过L9(34)正交试验确定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最佳提取条件。[结果]试验得到杏仁粕分离蛋白提取的最佳条件为pH 9.0、浸提时间60 min、料液比1:30 g/ml、浸提温度40℃。在最佳提取工艺条件下杏仁粕分离蛋白的提取率可达75.9%。[结论]热碱法提取杏仁粕分离蛋白具有提取率高、成本低的特点,而且节省能源,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适用于工业化生产。  相似文献   
84.
为探讨康乃馨鲜切花最佳保鲜方法,在低温条件下,通过在保鲜液中添加蔗糖、8-羟基喹啉(8-HQ)、柠檬酸(CA)及外源激素6-BA和2,4-D等,研究康乃馨切花的采后保鲜效果。结果表明,2周4℃的低温保存结合预处理增加了康乃馨切花花径、花蕾长度、花枝鲜质量,提高了花瓣CAT活性,其中,5%蔗糖+100mg/L 8-HQ+200mg/L CA+100mg/L 6-BA配方组合保鲜效果最佳。由此说明,在低温条件下,预处理对康乃馨切花的保鲜和延缓衰老有较好的作用,且添加外源激素6-BA比2,4-D作用更佳。  相似文献   
85.
曾青兰 《湖北农业科学》2012,51(15):3311-3314
为提高小麦秸秆木质纤维素的能源化利用效率,在常压温和条件下用磷酸对小麦秸秆进行预处理,研究了预处理秸秆颗粒度、固液比、温度、时间对小麦秸秆酶解糖化率的影响,并用扫描式电镜分析了预处理前后小麦秸秆结构的变化.结果表明,在小麦秸秆颗粒度60目、固液比1.0∶8.5、温度70℃、处理时间1.0h的预处理条件下,小麦秸秆酶解糖化率50 min时从25.4%(未预处理)提高到70.3%(预处理).SEM分析表明,经磷酸预处理后小麦秸秆崩解为碎片,为后续的酶解糖化提供了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86.
为确定秸秆可溶性糖测定时样品的最佳前处理条件,研究单因素对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可溶性糖得率的影响。利用中心组合试验(Box-Behnken)和响应曲面法(RSM)对主要前处理参数进行优化,并得到回归模型。结果表明:固液比(秸秆质量与水体积比)、水浴温度、提取时间和存放时间对玉米秸秆和小麦秸秆可溶性糖得率影响显著(P<0.05)。回归方程较好的反映了可溶性糖得率与固液比、水浴温度和提取时间的关系。玉米秸秆可溶性糖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固液比0.31g/mL,水浴温度94℃,提取时间63min,此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得率为3.85%。小麦秸秆可溶性糖测定的最佳前处理条件为,固液比0.33g/mL,水浴温度95℃,提取时间58min,此条件下的可溶性糖得率为3.39%。  相似文献   
87.
甜杏仁中含有较高的油脂,为提高其提取率,采用响应面法优化预处理工艺对水酶法提取甜杏仁油提取率的影响.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采用Design-Expert7.1.6Trial软件设计进行响应曲面优化实验,结果表明:预处理工艺能明显提高甜杏仁油提取率,最佳工艺参数为热处理温度52.68℃,热处理时间17.9 min,打浆时间为7 min,在此条件下甜杏仁油的提取率为55.44%.  相似文献   
88.
针对加湿梗成品含水率控制稳定性差、湿透率低的问题,对稳定控制一次回潮热水温度、二次回潮蒸汽压力、二次回潮加水量环节进行了系统研究,采用统计过程控制技术对加湿梗成品含水率进行控制,以提高加湿梗含水率的稳定性。通过正交试验优化了3个主要工艺参数,并进行直观分析以及生产验证,结果表明最佳工艺组合为:一次回潮水温60℃,二次回潮蒸压力0.65 MPa,二次回潮加水量0。  相似文献   
89.
研究蒜渣碱提多糖对DPPH·,羟自由基、超氧自由基的清除以及抑制猪油和芝麻油快速氧化的效果。当多糖与DPPH·质量比为1.6时,电子顺磁共振(ESR)测定5 min就检测不出DPPH·;当多糖质量浓度为0.16 mg/mL时,可以清除50%羟基自由基;当质量浓度为0.2 mg/mL时,可以清除50%的超氧自由基;多糖对猪油和芝麻油的氧化都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当浓度增加时,抑制效果增强。  相似文献   
90.
为提高液化效率,以水为介质,将麦秆纤维在不同的微波条件下进行预处理,研究微波处理对液化效率的影响,利用FT-IR、SEM、XRD等仪器分析方法对微波处理前后的麦秆化学结构、纤维形貌和聚集态结构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了微波加速液化反应的机理。结果表明:其他条件相同时,微波预处理3 min可将液化反应时间由未处理时的60 min降低至处理后的40 min,效果明显;研究发现微波预处理不会改变液化反应的历程,但适当的微波作用使麦秆纤维的结晶度由未处理前的46.35%下降到30.7%,麦秆纤维表面变得疏松,可及度变大,因此反应活性增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