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46篇
  免费   31篇
  国内免费   154篇
林业   154篇
农学   117篇
基础科学   80篇
  210篇
综合类   450篇
农作物   53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91篇
园艺   21篇
植物保护   42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26篇
  2022年   51篇
  2021年   53篇
  2020年   56篇
  2019年   50篇
  2018年   43篇
  2017年   46篇
  2016年   66篇
  2015年   55篇
  2014年   65篇
  2013年   68篇
  2012年   84篇
  2011年   85篇
  2010年   89篇
  2009年   61篇
  2008年   55篇
  2007年   52篇
  2006年   28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2篇
  2002年   25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8篇
  1999年   8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7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6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2篇
  198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3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21.
丹参(Salvia miltiorrhiza)是我国传统药用植物,本研究以丹参种子为试验材料,研究了两种变温(18℃/28℃和28℃/38℃)条件下,4种浓度(6.25、12.5、25、50 mmol·L-1)盐溶液和4种浓度(3.125、6.25、12.5、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盐碱、温度及其互作对丹参种子萌发及幼苗生长均有显著影响(P<0.05).18℃/28℃处理下的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状况均显著优于28℃/38℃处理(P<0.05).在18℃/28℃条件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丹参种子萌发有促进作用,其发芽率和发芽指数显著高于清水对照(P<0.05),相对盐害率显著低于清水对照(P<0.0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和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处理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28℃/38℃条件下,6.25和12.5 mmol·L-1盐溶液以及3.125和6.25 mmol·L-1碱溶液胁迫对丹参种子发芽率、发芽势和相对盐害率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和12.5、25.0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降低丹参种子发芽率和发芽指数(P<0.05),增加相对盐害率(P<0.05).盐胁迫和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丹参苗长生长(P<0.05);两种变温条件下,6.25、1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丹参幼苗叶长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25、50 mmol·L-1盐溶液以及6.25、12.5和25 mmol·L-1碱溶液均显著抑制叶长生长(P<0.05);18℃/28℃下6.25 mmol·L-1盐溶液对幼苗叶宽生长有促进作用,除28℃/38℃下6.25 mmol·L-1盐溶液和3.125 mmol·L-1碱溶液对叶宽生长无显著影响(P>0.05)外,其余盐碱胁迫处理均显著抑制叶宽生长(P<0.05).综上,盐碱、温度及其交互作用显著影响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低温条件下盐碱对丹参种子的影响相对较小;丹参种子萌发和幼苗生长对碱胁迫更为敏感;建议丹参种子盐碱育苗时应选择盐碱度较低的土地,适宜在18℃/28℃较低温度时进行育苗.  相似文献   
22.
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选择及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农田防护林更新树种和配置模式进行了分析研究。从新品种的引种上筛选出适于河西走廊发展的农田防护林树种为三倍体毛白杨B10 0 8和BT85 ,并能在瘠薄和盐碱化土壤上良好生长 ;经抗寒性分析得出垂柳、云杉、白榆、柽柳、沙枣抗冻性较强 ;为减缓天牛等蛀干害虫危害 ,在林网配置模式上引入了云杉、侧柏、樟子松、垂柳、小叶白蜡、国槐等耐瘠薄抗寒性强的树种 ,营造多树种林带 ,组成混交林网结构 ,使林网中感虫杨树的比例占 2 0 %左右 ,增加了林网结构的稳定性和长效性  相似文献   
23.
Storage of non-dormant seeds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Vahl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Piotto  Beti 《New Forests》1997,14(2):157-166
The effects of drying and storage on the quality of Fraxinus angustifolia non-dormant seeds have been investigated. Mature seeds subjected to a 2-week warm stratification (20 °C) followed by a 2-week cold stratification (3 °C), were exposed to a gentle air stream at room temperature to dry them to 9.5% moisture content. After 4, 8 and 12 months of storage at –3 °C, in hermetically sealed containers, germination tests were conducted in darkness at 30/20 °C and 25/5 °C to evaluate possible changes in seed quality. The results obtained suggest the feasibility of drying non-dormant seeds. In fact, though causing a slight decrease in seed quality, such a process enables storage of ready to sow seeds for at least 12 months without any further loss. The temperature regime of 30/20 °C, prescrib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eed Testing Association (ISTA), was found to be suboptimal for the particular conditions tested in this trial, the 25/5 °C cycle being more stimulating for germination.  相似文献   
24.
以速生意大利杨为材料,对刨花进行预处理后制成脲醛胶刨花板,用未处理刨花制成酚醛胶刨花扳,并进行后期热处理,分别测试它们的尺寸稳定性,结果表明,两种方法都能较为有效地提高刨花板的尺寸稳定性,具可行性,通过合理选择适宜的预处理和后期处理的时间,可以使刨花板的性能达到预期要求。  相似文献   
25.
在吉林省西部苏打盐碱土上抗旱造林,用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20%左右;GCR 保水剂处理成活率可提高18%左右,但生长状况最好,地径平均值高出对照10%左右;而吸水剂处理的苗木,不论是在成活率上,还是在生长量上,作用均不明显。  相似文献   
26.
染液在木材中的移动和渗透是木材深度染色的关键.分别采用热水浸提、烧碱、过氧化氢等试剂对染色前的杨木进行染色前处理.实验结果表明:三种方法都可以不同程度提高杨木的染色深度,其中烧碱对提高染液渗透深度影响最大.较优前处理工艺条件为:烧碱用量8 g/L,碱液温度90~95℃,前处理时间2 h.与未进行前处理的试件对照,染料纵向渗透深度提高48.0%,横向渗透深度提高43.7%.  相似文献   
27.
常华  赵宇  于益群  许德凯 《绿色科技》2015,(4):228-230,232
针对滦河水的水质特点 ,分三个水质时期分别进行了混凝小试、不同预处理条件下的中试试验 ,以运行成本、处理水质为前提 ,得出了不同水质时期的建议处理方式 :低温低浊期、常温常浊期采用预加氯工艺 ,高温高藻期使用预臭氧+活性炭工艺.  相似文献   
28.
不同预处理方法对柠檬桉染色体制片技术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柠檬桉种子的根尖为研究材料,通过比较了3种浓度的秋水仙素、2 mmol·L-1的8-羟基喹啉、冰水混合物及以不同比例冰水混合物和0.1%的秋水仙素的混合液等预处理,在多个时间梯度对柠檬桉根尖染色体制片的影响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3种浓度秋水仙素预处理中,0.1%秋水仙素预处理1.5 h的染色体浓缩适中,分散性好,有较多的分裂相;2 mmol·L-1的8-羟基喹啉预处理的染色体均分散性较差,且分裂相较少;冰水混合物预处理12 h 的染色体浓缩适中且分裂相较多,分散程度较好。其余处理时间的染色体浓缩程度不理想,不易进行染色体分析;混合液中2:3比例下的染色体分散性较好,且浓缩程度适中,有较多的分裂相,综合比较结果由优到劣的处理方法为:0.1%秋水仙素预处理1.5 h>2:3混合液>冰水混合物处理12 h>2 mmol·L-1的8-羟基喹啉,其中在上午11:30—12:30取材,0.1%的秋水仙素处理根尖1.5 h,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29.
指出了随着人们对景观绿化工程的要求不断提高,目前较少的彩叶乔木品种,已不能满足市场对彩叶乔木日益增加的需求。大叶杨是余慈地区常用树种之一,以速生丰产、适应性强、容易繁殖著称。红叶杨是大叶杨的芽变品种,观赏价值颇高,也是彩叶树种红叶类中的珍品。全红杨是红叶杨的的二代品种,适种区域广、见效快、效益大。通过比较这3种杨树在余姚平原和盐碱地的不同生长情况和成活率,探讨了不同环境下每种杨树的生长差异,为下一步绿化造林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0.
海洋微塑料污染问题是全球研究热点,现有研究表明微塑料在海洋环境中无处不在,对海洋生态的威胁逐渐加重,伴随着海洋食品的兴起,人们也越来越重视微塑料污染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本文通过对海洋生物体内微塑料污染情况的概述,系统分析了微塑料对海洋生物造成的影响。主要针对微塑料检测的前处理方法以及组分的鉴定方法展开综述,对不同方法的优缺点进行比较,指出在微塑料检测研究中多种方法综合应用效果最佳。基于现阶段海洋微塑料的研究状况,从科学研究和管控方面讨论了目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展望了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