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38篇
  国内免费   48篇
林业   50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8篇
  92篇
综合类   300篇
农作物   40篇
水产渔业   40篇
畜牧兽医   213篇
园艺   52篇
植物保护   7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12篇
  2021年   20篇
  2020年   19篇
  2019年   27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8篇
  2016年   29篇
  2015年   43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6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54篇
  2010年   54篇
  2009年   38篇
  2008年   49篇
  2007年   57篇
  2006年   53篇
  2005年   36篇
  2004年   23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26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3篇
  1997年   17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7篇
  1993年   15篇
  1992年   7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6篇
  1989年   2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4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31.
北极狐出血性肠炎病原分离鉴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从排血便为主要临床特征的濒死期育成北极狐肠内容物中分离到 5 株革兰氏阳性大杆菌,各株菌的 37℃ 8 小时厌气肉肝汤纯培养上清液 02m l小鼠尾静脉注射,12 小时内 100% 死亡。生理生化鉴定证实分离菌为产气荚膜杆菌( B.aerogenescapsulatus)。血清定型结果表明,分离的 5 株菌均为 A 型产气荚膜杆菌。以饲喂狐的变质鱼浸出液静脉注射小鼠引起死亡,并从该浸出液中也分离到 A 型魏氏梭菌,证实该病的发生是饲料传播。  相似文献   
32.
我国不同类型人工牧地生产力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各类人工牧地的生物生产力依次为热性中生型>热性旱生型>暖温性中生型>寒温性中生型>寒温性旱生型。就营养生产力而言,代谢能、消化能、粗蛋白、粗纤维、无氮浸出物、总粗养分和粗灰分以热性中生型人工牧地最高,寒温性旱生型人工牧地的各项营养生产力均为最低。中生型与旱生型比较,其生物生产力和营养生产力皆为前者明显高于后者。与天然牧地比较,在各类有机营养物质中,各类人工牧地的粗蛋白生产力提高幅度最大。  相似文献   
33.
王鹏  王英  闫鹏 《种子世界》2007,(3):33-34
当前小麦高产品种的育种目标定为9000~12000kg/hm^2,以光合生产潜力分析能够成功,采用扬守仁先生育种实践推出的5分制打分法,对小麦品种产量结构分析得出:加强株型选择,提高单株生产力是小麦高产育种的主要途径。  相似文献   
34.
油茶产量与其相关因素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本文运用典型相关分析的原理及方法,研究了油茶产量结构因素、叶部因素、树体形态因素、土壤肥力因素等4组因素与油茶产量的相互关系。分析结果表明,这4组因素都与产量有显著相关。依据林分产量——密度数量关系,确定了最适栽培密度,并提出了丰产林分的若干营养生长指标。  相似文献   
35.
中国银杏的种核类型及其特征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银杏种内变异较大。 2 0世纪 5 0年代起 ,通过广泛调查、收集我国银杏的核用品种资源 ,对种实不同发育时期的组织结构及形态特征进行了解剖观察。主要根据种实的珠托、种核的形状、长、宽、厚及种核两侧、顶端的特征 ,将银杏种核分为长子、佛指、马铃、梅核、圆子 5种类型 ,并确定了隶属于各个类型的主要栽培品种。通过对每一类型的种核重、核形指数及种仁中干物质、直链淀粉、支链淀粉、淀粉、粗蛋白、可溶性糖、氢氰酸含量的分析 ,对种核品质作了鉴评 ,为银杏核用品种资源的利用和改良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36.
QuickBird影像目视判读在土地利用类型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利用Q u ickB ird影像数据进行土地利用类型调查过程中采用人工目视判读或人机交互式判读方法能获取相对准确的土地利用类型信息。目视判读的难点是对易混淆地类和森林类型的判读,包括草地与农田、灌木林与果园地、经济林与用材林、陡坡地与常年旱地等。通过适当的前期图像处理,以建立解译标志为基础,采取综合的判读方法可将上述类型大部分判读出来。  相似文献   
37.
目的 为满足杂交稻钵苗育秧低播量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解决型孔滚筒式育秧播种器作业过程中稻种在充种室流动性差、充种可靠性低、漏播指数高以及型孔易堵塞等问题,设计一种双充种型孔滚筒式杂交稻育秧精密播种器。方法 基于PLC控制技术,搭建型孔充种性能检测与控制系统,对播种器的关键部件进行设计,并通过EDEM离散元软件开展不同型孔形状、第一充种室充种位置角及生产率对充种性能影响的仿真试验,对第一充种区的型孔滚筒工作参数进行优化。研制试验样机并进行性能试验,试验材料为‘培杂泰丰’杂交稻。试验分2步:第1步,第二充种机构不动作,采用三因素三水平正交试验,研究型孔深度、生产率和第一充种室充种位置角对试验指标的影响,验证仿真准确性;第2步,启动第二充种机构,研究进行双充种作用下的不同振动频率对试验指标的影响,探明设计第二充种机构后播种性能。结果 第1步试验结果表明,影响播种合格指数与重播指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型孔深度>生产率>第一充种室充种位置角;影响漏播指数的因素主次顺序为生产率>型孔深度>第一充种室充种位置角。第2步试验结果表明,当型孔形状为椭圆凹槽形,第一充种室的充种位置角为35°、第二充种室振动频率为27 Hz、生产率在400~600盘/h,播种合格指数均大于90%,漏播指数均小于3%,试验结果满足杂交稻低播量精密播种的农艺要求。结论 采用双充种的填充方式改善了播种器每穴的填充性能,减少了漏播指数,本研究结果为轻简型杂交稻钵苗育秧精密播种机的开发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8.
对6个裂叶红麻品种(系)不同光合器官的数量性状与干皮产量作了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总叶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和麻皮宽的光合器官之间及与干皮产量之间的相关都是显著的,而圆叶数、3裂叶数及5裂叶数与干皮产量相关不显著。总对数、7裂叶数及麻皮长的数量性状其广义和狭义遗传力都很低.表明主要光合器官的表现易受环境影响,注意选择圆叶数性状可能有助于培育高产品种。  相似文献   
39.
本研究在“肉鸭3~7周龄基础日粮优化配方研究”的基础上,将筛选出的肉鸭3~7周龄2套基础日粮优化配方与3套不同类型的预混料配方进行组合,进行饲养试验与屠宰测定,观察肉鸭的生长速度、饲料报酬、成活率、单位增重饲料成本、屠体品质等性状。结果显示:本试验设计的预混料配方Ⅲ是肉鸭3~7周龄预混料优化配方,优化基础配方Ⅰ与预混料配方Ⅲ、Ⅱ的组合均为肉鸭3~7周龄全价饲料优化配方。  相似文献   
40.
Four goats (30.1 ± 1.3 kg) with common bile duct re‐entrant catheter and duodenal catheter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ffects of duodenal leucine infusion on pancreatic exocrine secretion and plasma parameters with two 4 × 4 Latin square design experiments. In the long‐term infusion experiment, goats were fed twice daily [700 g/day, dry matter (DM) basis] at 8:00 and 18:00 hours and were duodenally infused with 0, 3, 6, 9 g/day leucine for 14 days. Pancreatic juice and jugular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over 1‐h intervals for 6 h daily from d 11 to 14 days to encompass a 24‐h day. In the short‐term experiment, goats were infused leucine for 10 h continuously at the same infusion rate with Experiment 1 after feed deprivation for 24 h repeated every 10 days. Pancreatic juice and blood samples were collected at 0, 1, 2, 4, 6, 8 and 10 h of infusion.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long‐term leucine infusion did not affect pancreatic juice secretion, protein output, trypsin and lipase secretion and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but linearly increased α‐amylase secretion. No changes in pancreatic protein and lipase secretion were observed in the short‐term infusion. Pancreatic juice and α‐amylase secretion responded quadratically, with the greatest values observed in the 3 and 6 g/day leucine respectively. Trypsin secretion linearly decreased, while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increased linearly with increased leucine infusion. The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duodenal leucine infusion dose and time dependently regulated pancreatic enzyme secretion not associated with the change in plasma insulin concentr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