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28篇
  免费   34篇
  国内免费   71篇
林业   26篇
农学   70篇
基础科学   20篇
  76篇
综合类   451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2篇
畜牧兽医   78篇
园艺   147篇
植物保护   39篇
  2024年   7篇
  2023年   13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12篇
  2020年   13篇
  2019年   24篇
  2018年   20篇
  2017年   25篇
  2016年   40篇
  2015年   28篇
  2014年   47篇
  2013年   40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84篇
  2010年   81篇
  2009年   64篇
  2008年   45篇
  2007年   49篇
  2006年   40篇
  2005年   21篇
  2004年   26篇
  2003年   18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3篇
  2000年   1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0篇
  1996年   12篇
  1995年   1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14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7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5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2篇
  1983年   2篇
  197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3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16 毫秒
71.
72.
田间调查了高接在两种不同基砧的锦橙上的华红脐橙的栽培表现及矿质营养含量年变化差异。结果表明,在栽培效应上,红桔基砧树体生长较旺,投产晚,果实小,果实含酸量较高、糖酸比较低,出汁率和Vc含量较高;枳基砧则相反。在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上,不同基砧树的叶片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趋势除Mn、Zn外,其它元素含量年变化趋势差异明显;不同基砧根系的各种矿质元素含量年变化趋势基本相似;在不同基砧树之间,除根系Mg、Fe含量外,叶片和根系的各种矿质元素含量在年周期内的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73.
柑桔保健果醋酿制工艺的研究   总被引:12,自引:2,他引:1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开发利用我国的柑桔资源,对柑桔果醋的酿制工艺进行了研究.通过拟水平均匀试验优选出最佳工艺条件:果胶酶水解的最佳条件为:加酶量0.037%,温度40℃,时间4 h;酒精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菌种量0.037%,温度30℃,表观糖度11%;醋酸发酵的最优条件为:接菌种量0.85%,温度37℃,酒精度(v/v)6.0%.通过营养分析和对比表明,生产出的果醋具有良好的营养价值,适合于作为调味品或者生产保健饮料.  相似文献   
74.
研究羧甲基-β-环糊精(CM-β-CD)对二甲酚橙(XO)的包合作用,提高XO的光热稳定性。采用紫外光谱法探讨在水相中CM-β-CD对XO包合的可行性,考察了两者的包合比和包合常数,测定20~45℃的包合常数和热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在中性和弱碱性水相中,XO可进入CM-β-CD空腔自发形成摩尔比为1∶2的包合物。p H 7、25℃时包合物的包合常数Kf为9.52×105 L2/mol2,弱碱性条件有助于提高包合物稳定性;所得热力学参数说明包合反应是熵驱动、自发进行的吸热过程。  相似文献   
75.
以6年生枳砧温州蜜柑为材料,研究在果实细胞分裂期、细胞膨大期以及成熟前期等3个时期进行地表覆膜对温州蜜柑果实品质和外观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果实细胞分裂期和成熟前期进行覆膜,果实总糖、还原糖、VC的含量均高于对照,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果实纵横径、果皮重、单果重均低于对照,果实细胞分裂期覆膜使果实可食率高于对照,果形指数与对照无差异,果实成熟前期覆膜使果实可食率与对照无差异,果形指数低于对照;果实细胞膨大期覆膜,果实总糖、还原糖、可滴定酸的含量以及果实可食率低于对照,果实VC的含量比对照稍高,果实纵横径、果皮重、单果重以及果形指数均低于对照。果实成熟前期覆膜,可有效提高果实总糖、还原糖、VC的含量,降低果实可滴定酸的含量,从而提高果实品质,但对果实外观有一定的负面影响。  相似文献   
76.
试验研究了氮肥对柑桔产量及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氮可提高柑桔产量20.45%~33.73%。适宜的氮用量,并配合磷钾肥,可兼顾柑桔产量和品质。在宜昌地区,金水柑幼年果园适宜的氮磷钾推荐用量为纯N 0.55~0.70 kg/株、P2O50.20 kg/株、K2O 0.5 kg/株,N、P、K比例为1:0.4:0.8。  相似文献   
77.
脐橙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合成代谢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21,自引:1,他引:20  
 以红桔砧10 年生罗伯逊脐橙为试材, 研究了果实发育过程中有机酸代谢相关酶活性的变化及其与有机酸积累的关系。结果表明: 在整个果实发育过程中, 柠檬酸合成酶(CS) 和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羧化酶(PEPC) 活性与有机酸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这不仅证明脐橙果实中存在通过CO2 固定合成有机酸的途径, 还说明CS、PEPC 是有机酸合成的关键酶, 抑制CS 的活性能降低果实中有机酸的生成量。  相似文献   
78.
本文定量地建立了红桔和甜橙物候期变异的气候生态模型,揭示了气象因子对柑桔物候期的影响规律。  相似文献   
79.
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及消解动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超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UPLC-MS/MS)建立了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残留分析方法,并采用该方法研究了烯啶虫胺在田间柑橘和土壤中的消解动态。样品分别采用乙腈和甲醇提取,UPLC-MS/MS检测,外标法定量。在0.1~5 mg/L质量浓度范围内,烯啶虫胺的仪器 响应值与质量浓度呈良好线性关系,相关系数均在0.99以上。该方法的最小检出量为1.0×10-11 g, 在柑橘和土壤中的最低检测浓度均为0.05 mg/kg。当添加水平为0.05~2 mg/kg时,回收率在70.8%~104.1%之间,相对标准偏差在4.7%~12.3%之间。消解动态试验结果表明,烯啶虫胺在柑橘和土壤中消解的半衰期分别为3.4~10.7 d和1.8~5.4 d,表明烯啶虫胺属于易降解农药(t1/2<30 d)。  相似文献   
80.
本文在H2O2存在下用紫外灯照射对甲基橙溶液进行光催化脱色。结果表明,甲基橙溶液的脱色率随着H2O2的增加而增加,但存在一个最佳值。当甲基橙浓度低于25 mg/L时,反应为假一级,当甲基橙浓度高于100 mg/L时,反应为零级;但是不符合Langmuir-Hinshewood动力学模型。脱色率在酸性条件下比碱性条件高。日光照射下对实际染料废水的脱色效果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