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633篇
  免费   190篇
  国内免费   215篇
林业   175篇
农学   583篇
基础科学   31篇
  285篇
综合类   2987篇
农作物   438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165篇
园艺   162篇
植物保护   203篇
  2024年   31篇
  2023年   59篇
  2022年   111篇
  2021年   114篇
  2020年   98篇
  2019年   107篇
  2018年   63篇
  2017年   193篇
  2016年   236篇
  2015年   221篇
  2014年   371篇
  2013年   306篇
  2012年   405篇
  2011年   372篇
  2010年   313篇
  2009年   245篇
  2008年   230篇
  2007年   274篇
  2006年   209篇
  2005年   168篇
  2004年   126篇
  2003年   100篇
  2002年   75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64篇
  1999年   97篇
  1998年   67篇
  1997年   35篇
  1996年   35篇
  1995年   44篇
  1994年   37篇
  1993年   28篇
  1992年   31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0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6年   2篇
  1963年   1篇
  1962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11.
[Objective] This study presents a method for mass rearing of Aphidius gifuensis, a dominant endoparasitoid of Myzus persicae on tobacco in Southwest China. [Method] The tobacco cultivar Honghuadajinyuan(Nicotiana tabacum) was used as the host plant and M. persicae was the host insect. In a greenhouse, tobacco seedlings were reared in plastic trays. The seedlings at three-true-leaf stage were inoculated with two to three aphids per plant using aphid source with a parasitism rate of 47% ±3.9%. [Result] By this inoculation method, the aphids and parasites were simultaneously inoculated on host plants. After approximately 25 d of rearing, we were able to produce 82.5±5.17 aphid mummies per tobacco seedling. A total of 445 500 aphid mummies were produced in one greenhouse(36 rearing trays per greenhouse) during an approximately 50-day rearing period. The emergence rate was 93.4% ±2.76%, and 54% of the mummies were females. [Conclusion] The demonstrated technological feasibility of using tobacco seedlings for the mass rearing of A. gifuensis increases the potential for the biological control of M. persicae.  相似文献   
112.
通过品种对比分析,选择适合隆阳发展的清香型品种,研究了云烟105和MSK326这2个品种的农艺性状、抗病性、经济性状和外观质量等。结果表明,云烟105的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抗逆性、外观质量等综合表现优于对照MSK326,为产区烤烟品种的更新换代和合理布局提供科学依据和参考。  相似文献   
113.
贵州主产区烟叶的配伍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贵州主产区典型中部烟叶两两间的配伍性进行了评价和分析。结果表明,配伍性较好或好的组合有BE、BF、AB、BC、A1B3、A1E3、B1C3、B1F3、C1F3、E1F3、A3B1、A3C1、A3E1、A3F1、B3E1、B3F1、C3F1。单个产区烟叶配伍性得分从高到低排列依次为F、B、A、E、C、D。从配伍性结果看,单产区的感官评吸分数高的烟叶其配伍性不一定好,而单产区感官评吸分数低的烟叶其配伍性不一定差,通过对组合比例的变化,可获得配伍性较好的组合,弥补单一产区烟叶的缺陷,可实现两两产区的质量互补。  相似文献   
114.
为解决在入户预检环节烟叶打捆强度大、效率低等问题,设计了一款烟叶电动打捆机。该机利用电动机械技术对传统木质打捆器进行彻底改造,采用电力驱动代替人力劳动,实现自动化作业,同时将立式打捆改成水平打捆,使之更便于操作。使用效果表明,此机械较传统木质打捆器的作业方式提高效率2.3倍,大大节约了时间、劳力及成本。  相似文献   
115.
[目的]研究几种生防菌对烟草生长发育及其抗病性的影响。[方法]从云南曲靖烟区采摘的健康烟叶中筛选分离出3种生防菌株,分别命名为XGR、SHNA和FXJ,再将这3种菌种混合为复配菌剂,共4种生防菌同时应用于大田烟叶生产中。在采烤前测量其株高、茎围、叶片数、最大叶面积和赤星病发病率及病情指数。[结果]相对于空白对照处理,处理D施用复配菌剂,不接种病原的株高、茎围、叶片数和最大叶面积分别高13.21%、3.74%、6.15%和8.55%,其他施用生防菌的几个处理农艺性状也优于对照。赤星病发病率和病情指数最低的处理C,分别为16.5%和3.55,发病率和病情指数较低的分别是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烟草产量最高的是处理D 2 468.21 kg/hm2,上等烟比例也最高,其他几种施用生防菌的处理也比空白处理高。[结论]这几种生防菌对烟叶的生长发育及抗赤星病等方面具有较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16.
赖李振  黄珍平  阴长林  邓新发 《安徽农业科学》2014,42(36):12860-12861,12864
[目的]为进一步提高烤烟的产质量奠定良好的基础.[方法]以烟草CB-1品种为供试材料,以联农(x)等11种化学抑芽剂为供试药剂,通过田间试验对比了不同抑芽剂的抑芽率、抑芽效果及药害程度.[结果]芽封(25%氟节胺可分散油悬浮剂)的综合抑芽效果最好,食盐的抑芽综合效果最差.不同抑芽剂都未造成各试验小区的药害.抑芽敏(氟节胺)、除芽通(33%二甲戊灵乳油)、芽畏(仲丁灵37.3%乳油)、盾牌烟舒(仲灵·异噁松)、菜草通(33%二甲戊灵)等的抑芽综合效果均较好,抑芽率均高于83%,抑芽效果均高于89%.[结论]该研究可为筛选安全、高效、低成本的烟草抑芽剂提供试验依据.  相似文献   
117.
[目的]研究杨树eIF5A基因的功能,为林木抗性育种研究提供参考。[方法]构建植物表达载体,利用农杆菌介导法转化烟草叶盘,并对转基因烟草进行分子水平鉴定。[结果]杨树eIF5A基因已经整合入烟草基因组中,且转基因烟草比野生型烟草叶片抗重金属能力提高。[结论]杨树eIF5A基因能促进转基因烟草的抗胁迫能力,为林木抗逆育种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18.
孟学斌 《安徽农业科学》2014,(13):3849+3910-3849,3910
以旬阳山地烟区为例,从试点选择、机械配置、作业效率3个方面简要阐述了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基本情况,通过对育苗、机耕、起垄、移栽、中耕、编烟、回潮等主要环节试点,烟草农业机械化与传统农业生产比较,减工降本效果十分明显.分析试点中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山区土地条件差、山地适用型烟草农机研发滞后、烟草农业机械化政策保障滞后、烟田基础设施配套滞后.结合旬阳烟草农业机械化试点情况,提出了促进旬阳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的一些建议,认为应科学优化基本烟田、加快山区烟草农业机械研发、加快烟草农业机械政策配套、加快烟田配套设施建设、加快烟草农机推广服务体系建设.这可为为旬阳山区现代烟草农业机械化提供理论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19.
[目的]考察在卧式密集烤房出风口处放置引风板对缩短烤烟干筋期的烘烤时间的影响。[方法]试验在烟叶烘烤干筋初期(干球温度56℃时)在卧式密集烤房出风口处设置引风板,提高烤房后段的温度及风速,从而使主筋前后干燥一致,缩短烟叶在烘烤后期的烘烤时间。[结果]研究得出,烘烤一炉上、中、下3个部位烟叶,设置引风板的烤房处理比未设置引风板的烤房对照分别缩短烘烤时间12~25 h,节省煤炭75~110 kg,节省用电量20~40 kW·h。[结论]研究可为卧式密集烤房在烟叶生产中的进一步推广应用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20.
江春  田晶晶  宗成青 《安徽农业科学》2014,(18):5771-5772,5774
结合皖南烟区烟叶生产的实际情况,从多个方面分析了烟区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制约因素,并从烟叶生产人力资源、生产种植规模化、科技支撑和服务、烟叶标准化生产管理和烟叶生产保障体系等几个方面,提出了皖南烟区生产可持续发展的若干对策及建议,为皖南烟区实现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