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073篇
  免费   1012篇
  国内免费   1772篇
林业   2272篇
农学   2044篇
基础科学   1888篇
  2837篇
综合类   11287篇
农作物   841篇
水产渔业   482篇
畜牧兽医   1940篇
园艺   503篇
植物保护   763篇
  2024年   93篇
  2023年   348篇
  2022年   552篇
  2021年   663篇
  2020年   597篇
  2019年   695篇
  2018年   394篇
  2017年   798篇
  2016年   1075篇
  2015年   1077篇
  2014年   1280篇
  2013年   1257篇
  2012年   1744篇
  2011年   1721篇
  2010年   1324篇
  2009年   1323篇
  2008年   1234篇
  2007年   1383篇
  2006年   1199篇
  2005年   927篇
  2004年   664篇
  2003年   587篇
  2002年   478篇
  2001年   441篇
  2000年   392篇
  1999年   345篇
  1998年   311篇
  1997年   279篇
  1996年   268篇
  1995年   230篇
  1994年   189篇
  1993年   209篇
  1992年   180篇
  1991年   154篇
  1990年   123篇
  1989年   115篇
  1988年   89篇
  1987年   53篇
  1986年   35篇
  1985年   7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2篇
  1978年   2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2篇
  1975年   1篇
  195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0 毫秒
121.
九种根际促生菌最适培养条件初探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测定了分离自燕麦和小麦根际九株促生菌对温度、pH值、光照及培养方式的需求,结果表明:虽然九株促生菌适应范围较广,即在5~45℃、pH4~9、3种光照条件(12h黑暗12h光照、24h光照和24h黑暗)和3种培养方式(全天振荡、间歇振荡和静止培养)下均能较好生长,但不同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不尽相同。通过对各菌株的最适培养条件进行了测定和分析,为后续确定促生菌的最佳发酵条件和生态适应性评价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22.
野生金头闭壳龟的资源现状调查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张方  吴孝兵 《野生动物》2005,26(5):51-54
笔者于2001-2004年对金头闭壳龟(Cuoraaurocapitata)的野生种群的分布、数量及相关生态学进行了专项调查。结果表明,金头闭壳龟目前仅分布于青弋江源头和上游即北纬30°-30°52′的少数支流中,具体为安徽省泾县的古坝、蔡村和孤峰三地的山涧溪流以及黟县红星乡的清溪河流域。野外种群数量十分稀少,目前已不足400只。金头闭壳龟主要栖息在水质清澈、两侧植被茂密或一侧山脚多石缝的山涧溪流中。经对曾经发现过金头闭壳龟典型地带的各种生态指标的测量表明,泾县古坝乡沈村上沈村段的古坝河段的以及蔡村乡的东园至爱民段的丁溪河段,相比而言仍不失为金头闭壳龟较为理想的栖息地。  相似文献   
123.
内蒙古农牧交错带饲草资源饲用价值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地处内蒙古农牧交错带的林西县饲草资源进行了营养成份分析及饲用价值评价,结果表明:苜蓿粗蛋白质含量高于灌木类及青贮玉米,其营养动态变化规律是随生育期的变化粗蛋白质含量呈下降趋势,粗纤维含量呈上升趋势,各种成份在茎叶中的含量也随生育期变化而变化;灌木类饲用植物粗蛋白质含量15.69%~18.48%,青贮玉米粗蛋白质含量7.64%~11.15%。  相似文献   
124.
定性和定量分析一批兽药硫酸黏菌素可溶性粉中的未知添加物。照《中国兽药典》2010年版一部对该批检品用微生物检定法进行含量测定时,发现该样品的抑菌圈为虚圈,用薄层色谱鉴别该样品,未显示与标准品溶液一致的主斑点,怀疑该样品中有处方外非法添加物。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四级杆-飞行时间质谱(UHPLC-Q/TOF MS)对该样品进行筛查,发现疑似添加物,并使用液相色谱-二极管阵列检测(HPLC-DAD)法进行了双重确证和含量测定。该样品中非法添加物确证为磺胺氯达嗪和甲氧苄啶,添加量分别为58.5 mg/g和13.4 mg/g。本研究通过建立筛查方法为监管部门提供技术支撑,通过分析非法添加物的可能原因为打击兽药处方外非法添加提供了思路。  相似文献   
125.
为了明确西北黄土高原半湿润偏旱区耕作方式与长期定位施肥对冬小麦产量的调控效应,以设在半湿润偏旱区连续12年的耕作与肥料长期定位试验为平台,采用裂区设计,以传统耕作和免耕耕作为主处理,不施肥(CK)、单施无机氮肥(N)、单施无机磷肥(P)、单施有机肥(M)、无机氮磷肥配施(NP)、有机无机肥配施(NMP)为副处理,栽培制度为1年春玉米-3年冬小麦轮作,研究耕作及施肥措施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及其在生产年型间的变化关系。结果表明,不同年型及耕作方式均以有机无机配施冬小麦产量最高,有机肥单施高于化肥单施,磷肥单施高于氮肥单施。耕作方式间表现为传统耕作高于免耕耕作,年型间表现为丰水年>平水年>干旱年,耕作和施肥方式的增产效果以干旱年最好,平水年和丰水年差异不显著。有机无机配施与传统耕作结合优化了冬小麦冠层温度、叶绿素相对含量等生理指标,提高了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及蒸腾速率,因而改善了有效穗、穗粒数和千粒重等产量性状而使冬小麦增产。在550 mm左右降水量的陇东旱塬雨养农业区,无论何种耕作方式及生产年型,长期采用有机无机或无机氮磷肥配施均表现出持续提高冬小麦产量的良好作用。因此,有机无机配施结合传统耕作是提高陇东半湿润偏旱区冬小麦产量的最佳耕作栽培模式。  相似文献   
126.
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种子萌发的干旱胁迫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种子萌发期被认为是作物生长的关键时期,也是衡量作物耐旱性强弱的重要时期。为了明确不同玉米自交系的耐旱性,本研究采用聚乙二醇(PEG)模拟干旱条件,对254份不同种质玉米自交系进行种子萌发期处理。通过检测发芽指数、发芽率、根数、根鲜重、根干重、茎鲜重、茎干重、根长、苗高等种子发芽性状,以其相对值为指标,鉴定不同自交系种子萌发期的耐旱性。结果表明,在5%PEG6000浓度胁迫时,种子萌发程度低,当PEG浓度为10%时,种子萌发受抑制程度较高;各性状相对指标都与品种综合抗旱能力呈显著或极显著正相关;不同自交系的耐旱性存在较大差异,通过隶属函数法结合抗旱分级标准筛选出99份中等耐旱材料。因此,该方法可以作为一种简单的玉米自交系萌发期耐旱性鉴定方法。  相似文献   
127.
为明晰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及其关键影响因子,实现优化资源配置效率和推进粮食生产转型升级,基于1999—2018年粤西地区茂名、阳江、湛江3市粮食生产数据,采用交叉效率DEA模型测算区域粮食生产效率,揭示近20年粮食生产效率的时空变化特征,并利用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模型比较分析粮食生产效率的关键影响因子。结果表明: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平均值为0.77,其中,茂名市粮食生产效率最高(0.88),阳江市次之(0.78),湛江市最低(0.65)。Tobit模型和地理探测器测算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影响力(贡献力)最大的投入因子是农业机械总动力,分别为-1.082和0.942。Tobit模型测得的7个投入因子仅化肥施用量(0.015)与粮食生产效率呈显著正相关,有效灌溉面积、粮食播种面积、农药使用量3个因子与粮食生产效率相关性不显著,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从业人口、农业机械总动力3个因子呈显著负相关。而地理探测器测得所有因子均对粮食生产效率产生显著影响。阳江市投入因子贡献力与粤西地区大致相同,但化肥施用量贡献力高出有效灌溉面积0.008。湛江市与茂名市化肥和农药投入的贡献力仅次于农业机械总动力,有效灌溉面积贡献力均最低。但茂名市粮食播种面积的贡献力依次大于从业人口和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湛江市则相反。研究表明,20年来粤西地区粮食生产效率不高,整体呈中等效率水平,粮食生产效率先降后升的变化趋势显著;地理探测器测度结果无不显著因子存在,探测因子影响力比Tobit模型所得结果更稳定且偏误小;农业机械总动力是影响粤西3市粮食生产效率的主导因子,但不同城市粮食生产效率的因子贡献力差异较大,湛江和茂名对化肥、农药等污染较大的生产要素依赖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8.
为比较几种固定条件对不同植物材料样品电镜超微结构图像清晰度的影响。以3个不同科属4种植物[油棕(Elaeis gineansis Jacq.)、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花生(Arachis hypogaea Linn.)、柱花草(Stylosanthes guianensias Sw.)]为研究主体代表,探讨了2.5%戊二醛与4%戊二醛固定过夜、锇酸固定2 h及过夜的制备方法对其叶片超微结构的影响,并成功观察了柱花草接种胶苞炭疽野生型菌株CH008后的病菌侵入过程。结果表明:油棕、拟南芥、花生及柱花草叶片经4%戊二醛与1%锇酸固定液固定过夜,其组织成像的效果均较为理想,各种细胞器整体信息丰富、结构组织完好、线条清晰。表明,此制备方法能够较好的保存植物叶片和细胞组织,提高制样的成功率及观察分辨率。  相似文献   
129.
茉莉花茶加工技术与吸香机理研究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进一步综合地认识茉莉花茶窨制的工艺本质、完善茉莉花茶窨制技术,本文综述和分析了茉莉花茶加工技术及吸香机理的研究现状,并对后续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30.
吴强  刘小玲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0):12462-12463
在介绍粮食安全概念的基础上,分析了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制约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因素,提出了保障西南边疆粮食安全的路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