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24篇
  免费   91篇
  国内免费   123篇
林业   42篇
农学   219篇
基础科学   7篇
  231篇
综合类   636篇
农作物   128篇
水产渔业   13篇
畜牧兽医   238篇
园艺   124篇
植物保护   200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30篇
  2022年   30篇
  2021年   37篇
  2020年   47篇
  2019年   58篇
  2018年   47篇
  2017年   66篇
  2016年   100篇
  2015年   77篇
  2014年   78篇
  2013年   74篇
  2012年   107篇
  2011年   113篇
  2010年   116篇
  2009年   112篇
  2008年   113篇
  2007年   117篇
  2006年   110篇
  2005年   64篇
  2004年   63篇
  2003年   34篇
  2002年   29篇
  2001年   17篇
  2000年   19篇
  1999年   17篇
  1998年   8篇
  1997年   18篇
  1996年   21篇
  1995年   13篇
  1994年   10篇
  1993年   10篇
  1992年   12篇
  1991年   13篇
  1990年   13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10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2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2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61.
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的表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研究淡紫拟青霉T-DNA插入突变体,鉴定突变体的表型特征,为淡紫拟青霉致病机制分析及致病相关的基因克隆奠定基础。PCR检测筛选的14株T-DNA插入突变体,观察和测定菌落形态,菌落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菌丝干质量等生物学性状,并比较突变体致病力。结果表明突变体均含有beta-tubulin基因序列,T-DNA已整合进入野生型菌株20-7的基因组中。通过与野生型菌株对比,发现突变体菌落形态发生了不同程度的改变。菌落生长速率明显增大的菌株占全部菌株的85.71%,只有BN-11菌株的菌落生长速率降低。产孢量显著变大的菌株有BN-11和BN-12,为菌株总数的14.29%。孢子萌发率发生改变的菌株占78.57%。菌丝干质量发生明显增大和减少的菌株都占全部突变体的21.43%。筛选获得了1株致病力增强的突变体BN-11和11株致病力显著降低的突变体。  相似文献   
62.
描述了巴栗属马拉巴栗的一个新变型即黄叶马拉巴栗的发现、纯化及生长情况,该变型与原变型的区别在于变型的叶色嫩叶为黄色.  相似文献   
63.
植物中不同转基因方法转化外源基因的T-DNA整合特征既具有共性,又具有特性,使得转基因的遗传在各独立转化体间呈现多样性,另外多种遗传因子和限制因素使受体植物中外源基因的表达存在下降,甚至出现基因沉默等复杂现象。本文主要对农杆菌介导及裸露DNA直接转化转基因植物中T-DNA的分子特征和转基因表达的影响因子进行了介绍和概述。转化体中转基因的遗传稳定性和表达主要取决于转基因在植物基因组中的整合位置、拷贝数及组成结构。因而,通过对具有表达水平各异的转化体进行深入的遗传分析和分子生物学研究以及转化体之间进行的比较研究,将对转基因技术自身的完善、定点整合以及更有效的利用转基因技术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64.
胶孢炭疽菌(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引起的葡萄炭疽病是葡萄生产中的一种重要病害。本研究对从2100个T-DNA插入突变体库中挑选的11株PDA培养特征变异较大的突变体进行表型和致病性分析,旨在为葡萄炭疽病菌产孢与致病基因网络调控研究奠定基础。结果表明:突变体M112、M247、M1288、M1325、M1386和M1430不能产生分生孢子,其余的5株突变体产孢量降低;突变体M247、M1288和M1325丧失了致病性;突变体M112、C1094、M1386和M2013突变体致病力增强。此外,突变体C1094孢子萌发率明显降低,其余4株产孢突变体的孢子萌发率与野生型菌株WS15无明显差异。  相似文献   
65.
切花非洲菊多倍体诱变初报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以非洲菊‘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 (2n=2x=50) 品种为供试材料, 采用秋水仙素对其组培丛生芽进行离体诱导, 成功获得了四倍体植株。秋水仙素处理浓度和处理时间分别为0.02%、0.05%、0.10%和24、36、48 h。试验结果表明, 以0.10%的秋水仙素处理48 h诱导效果最佳, ‘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的丛生芽变异率分别为16%和10%。总体上看, 非洲菊对秋水仙素的敏感性较低。经气孔鉴定、染色体计数和形态学观察, 变异材料染色体数加倍(2n=4x=100) 。与二倍体相比, 变异材料气孔面积增大, 花序变大, 叶色变深, 叶尖变钝圆, 叶片质感变厚, 花梗直径变粗, 花梗基部花青素着色变深。最终分别获得稳定的‘阳光海岸’和‘白马王子’多倍体植株200余株和300余株。  相似文献   
66.
被毛突变无毛小鼠皮肤及毛结构观察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国内首次发现并培育成群的BALB/c突变小鼠的3种表型(无毛、全毛、中间态)的皮肤组织及毛结构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无毛小鼠仅具有非常短(1~2mm)、细且弯曲的绒毛,其毛于中心为空泡状,缺乏髓质。无毛小鼠表皮、真皮、皮下组织结构基本与全毛、中间态小鼠相同,但其毛生长周期不健全;毛球位置浅表,数目少,排列不规则;皮脂腺异常增生。推测其被毛结构异常是由毛自身结构异常所致。该小鼠外观似裸鼠,能在普通条件下生长繁殖,可望成为某些皮肤病等研究的动物模型。  相似文献   
67.
采用MAMA-PCR法对72株已知突变菌株的突变情况进行了检测。结果,有2种gyrA83位突变:TCG→TTG和TCG缺失;4种gyrA87位突变:GAC→AAC、GAC→GGC、GAC→TAC和GAC→CAC;1种parC80位突变:AGC→ATC以及4种parC84位突变:GAA→AAA、GAA→GCA、GAA→GGA和GAA→GTA。采用同样的方法,对38株未知突变菌株的检测结果显示,gyrA83、gyrA87、parC 80和parC84位的突变检出的正确率分别为97.4%、94.7%、81.6%和94.7%。结果表明,MAMA-PCR有望成为监测耐氟喹诺酮类药物大肠埃希氏菌的分子生物学常规方法。  相似文献   
68.
切花小菊新品种‘缤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缤纷’菊花是从‘双色紫’的优良芽变中选育出的新品种,为秋菊小花系列切花品种。圆锥状花序(花簇)长为35.6 cm,幅度19.8 cm。花朵(头状花序)圆整,直径3.5 cm,边花花瓣橙黄色具有紫晕。全生育期113 d左右。自然花期11月底到12月初。  相似文献   
69.
AIM: To investigate the underlying genetic changes of a Chinese patient with infantile malignant osteopetrosis (IMO). IMO is a monogenic disease, mostly caused by mutations of TCIRG1 and CLCN7 genes. The former is believed a homozygous gene and only cause the disease in homozygous or compound heterozygous status. However, it has been reported that heterozygous mutations also cause the disease in 6 non-Chinese cases. METHODS: Genomic DNA was extracted from peripheral blood of the patient and his parents. All exons and splice sites of TCIRG1 and CLCN7 genes were amplified by PCR followed by Sanger sequencing. Mutation detection in the 2 genes was also investigated in the parents. Haplotypes were constructed by variations obtained in mutation detection and microsatillites flanking TCIRG1 gene in the family by Cyrillic. 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 (CMA) was performed to detect copy number variations (CNV) of the patient and his mother. RESULTS: A novel mutation c.449_452delAGAG (p.Gln149Glnfs16) was detected in the patient. This mutation truncated 666 amino acids at the C terminal of the V-ATPase 116 kD isoform a3 protein. It wiped out the entire ATPase V0 complex and was predicted to result in total loss of protein function. This mutation was also detected in the patient's father. No pathogenic mutation was detected in CLCN7 gene. CMA did not reveal any CNV involving TCIRG1 or CLCN7 gene. CONCLUSION: We reported a novel heterozygous mutation of TCIRG1 gene causing IMO. This represents the first IMO case in China caused by heterozygous TCIRG1 gene mutation.  相似文献   
70.
‘粤丰早橘’是从‘南丰蜜橘’芽变中选育出来的优良新品种,具有适应性强,丰产稳产、果实大、化渣性好等特点,平均单果质量58.33 g,可溶性固形物含量13.36%,总糖含量11.80%,总酸含量0.52%。在广东韶关地区种植,果实10月上旬成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