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4篇
  免费   12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8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4篇
  14篇
综合类   85篇
农作物   11篇
水产渔业   24篇
畜牧兽医   49篇
园艺   1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9篇
  2009年   13篇
  2008年   17篇
  2007年   14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3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4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81.
不同出雏时间雏鸡性比例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研究了出雏不同时间雏鸡性比例的变化规律。试验从入孵满20d开始,到21d15h扫盘结束,期间共拣雏12次,每次拣雏完毕后,随即鉴别公母。结果表明:出雏的不同时间,雏鸡性比例存在显著(P<0.05)、极显著(P<0.01)的差异,并呈现明显的规律性。20d时,母鸡最多,公母比值为0.350±0.030。其后,公鸡的比例增加,到21d3h,公鸡达到最多,公母比值为1.792±0.080。此后,母鸡的比例增加,扫盘出雏结束时,公母比值为1.330±0.050。  相似文献   
82.
从芍药的花芽分化试论芍药,牡丹的花型形成和演化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王宗正  章月仙 《园艺学报》1991,18(2):163-168
本文研究了芍药的花芽结构和性质,并对花芽分化进程作了系统的观察研究。确定了雄蕊原基伸长呈圆柱形是瓣化的临界点。雌蕊原基的腹缝线开裂,心皮伸展、扩大而成花瓣。观察认为雄蕊原基的产生是同步的,而遗传性的表现可以是整体的、局部的和个体的。花型分类的多样性与雄蕊原基的遗传变异的多样性密切相关。根据观察把重瓣花的花瓣定性为有性的和无性的两类。雄蕊离心瓣化形成“楼子类”花型;而向心瓣化形成“千层类”花型。花瓣自然增加不能形成高级重瓣花型。  相似文献   
83.
小麦条锈菌ZS有性与无性菌系毒性差异初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小麦条锈病是小麦生产上最主要的病害,条锈菌毒性不断变异是造成小麦条锈病频繁发生和小麦品种抗病性丧失的主要原因。对小麦条锈菌新菌系开展品种抗病性评价,并探明条锈菌有性菌系、无性菌系间的毒性差异,为科学、超前指导小麦抗病育种和抗病品种的合理布局应用提供技术支撑。2017 — 2021年从454个小麦条锈菌有性菌系和1 728个无性菌系中,获得ZS有性菌系35个和无性菌系167个,占比分别为7.71%和9.66%;其中已归类ZS-1、ZS-18、ZS-52类型中有有性菌系14个、无性菌系72个,占比分别为3.08%和4.17%。2022年选择ZS有性与无性菌系重要类型混合菌,对76个甘肃省内小麦生产品种进行苗期、成株期接种鉴定,结果发现,有性ZS菌系与无性ZS菌系对供试小麦品种苗期致病力分别为97.37%、92.11%,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53 0、0.248 7;成株期致病力分别为 72.37%、71.05%,相对寄生适合度分别为0.362 7、0.184 0。表明有性菌系致病性和寄生适合度均高于无性菌系。建议在陇南越夏区,及早调整小麦抗病育种目标,以持续控制条锈病的发生流行,保障粮食安全。  相似文献   
84.
现代百合品种培育的技术途径及其杂交特殊现象的机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减少百合(Lilium)育种的盲目性,提高育种效率,本文主要以作者在百合育种工作中的结果和经验为基础,对现代百合品种与野生种的关系、百合组内杂交和组间杂交的差异、现代百合品种的育种途径、非整倍体百合的培育以及百合杂交中特殊现象的机制与新假说(即:百合倍性间杂交的胚乳中含有5个或以上相同基因组是其发育和杂交成功之关键)等方面进行了概述,为百合育种工作者提供有益的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85.
稻瘟病菌有性世代初步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本文首次报道用来自我国10个省市(区)水稻的52个稻瘟病菌株与国际水稻所提供的4个标准菌株进行杂交,在培养基上形成了有性世代(产生子囊壳)。有性世代形成能力于菌株之间有很大差异,而了囊壳的产生和数量与配对标准菌株的交配型有关。同时还发现,供试菌株中存在着两种交配型(即A和a),但极大多数的菌株为交配型A,仅其中1个来自云南的菌株为交配型a。  相似文献   
86.
马兰  杜洪岩  李荣田 《作物学报》2013,39(3):381-388
以具有显性标记性状的红叶柄栽培甜菜为父本与绿叶柄M14甜菜杂交,观察F1植株叶柄颜色;利用SSR标记分析甜菜M14世代间的遗传相关性。结果显示,甜菜单体附加系M14传递率维持在较高水平;在人工去雄授粉条件下,F1代植株叶柄颜色均为红色,甜菜M14通过接受外来遗传物质及精卵结合的有性生殖方式繁殖种子;M14株系中不存在与其母本株SSR标记基因型精确相同的植株。表明甜菜M14通过精卵融合的有性生殖而非无融合生殖形成种子。Southern blot结果显示,从甜菜M14反转得到的栽培甜菜染色体中普遍含有白花甜菜DNA,暗示甜菜M14形成雌配子体及卵子过程中存在减数分裂过程和较高频率的染色体畸变。推测甜菜单体附加系M14高频传递现象可能是由于附加的白花甜菜第9号染色体具有杀配子功能。  相似文献   
87.
植物花粉细胞外含有多种蛋白,这些蛋白参与了花粉的自交不亲和反应、花粉的萌发,并在花粉管的生长发育等生理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功能。主要对植物花粉胞外主要蛋白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88.
反胶束体系对姜黄素的增溶及其稳定性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乙醇和2种非离子表面活性剂作增溶剂,制备了姜黄素反胶束体系,对姜黄素进行了增溶和稳定性试验.结果表明:在所考察的2种表面活性剂与乙醇的不同配比的反胶束中,对姜黄素增溶最佳配比都是1∶2(表面活性剂:乙醇),而在60℃时,EL-35与乙醇以1:2的配比形成的反胶束对姜黄素的增溶量达到了最大,最大值为34.198 mg·...  相似文献   
89.
90.
鸽的雌雄鉴别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之上,通过对鸽胚胎和鸽的行为进行仔细观察,对鸽的雌雄鉴别方法进行了新的分类,分别从外观和体形、行为和反应及分子水平3个方面,介绍了鸽生长过程中的4个阶段(鸽胚胎、乳鸽、童鸽和成年鸽)的雌雄鉴别技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