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717篇
  免费   837篇
  国内免费   3449篇
林业   65篇
农学   2652篇
基础科学   996篇
  2991篇
综合类   11521篇
农作物   6118篇
水产渔业   48篇
畜牧兽医   239篇
园艺   22篇
植物保护   1351篇
  2024年   86篇
  2023年   368篇
  2022年   706篇
  2021年   833篇
  2020年   729篇
  2019年   807篇
  2018年   572篇
  2017年   992篇
  2016年   1327篇
  2015年   926篇
  2014年   1370篇
  2013年   1219篇
  2012年   1686篇
  2011年   1399篇
  2010年   1182篇
  2009年   1290篇
  2008年   1057篇
  2007年   1248篇
  2006年   1157篇
  2005年   1003篇
  2004年   787篇
  2003年   763篇
  2002年   556篇
  2001年   513篇
  2000年   502篇
  1999年   374篇
  1998年   330篇
  1997年   291篇
  1996年   297篇
  1995年   277篇
  1994年   207篇
  1993年   232篇
  1992年   173篇
  1991年   166篇
  1990年   169篇
  1989年   128篇
  1988年   71篇
  1987年   89篇
  1986年   68篇
  1985年   9篇
  1984年   3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10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4篇
  1963年   4篇
  1962年   9篇
  1955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缺硫胁迫对水稻膜脂过氧化及保护酶系统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正常硫素营养为对照,通过水培试验。研究缺硫胁迫下不同品种水稻叶片活性氧代谢和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缺硫胁迫会引起水稻叶片膜脂过氧化程度提高和可溶糖浓度增加。并导致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苯丙氨酸解氨酶(PAL)活性的改变,其变化幅度因品种的差异而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92.
稻鸭复合系统的生态经济效益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就稻田养雌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养雄鸭(180只/hm^2)不施农药、稻田施农药不养鸭、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4个处理的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各处理粮食产量依次为6201.0kg/hm^2、6153.0kg/hm^2、5995.5kg/hm^2、4518.0kg/hm^2,分别比稻田不养鸭不施农药的增产27.14%、26.57%、24.64%。其中稻田养雌鸭不施农药处理比稻田施农药不养鸭模式增产水稻3.4%,增收成鸭324kg/hm^2;养鸭不施农药的水稻病虫草害的综合防治效果为76.5%.其中防病效果为91%,防虫效果达74.5%,杂草控制系数为0.64。可见稻田养鸭不施农药是一种良性循环高效生态农业模式。  相似文献   
993.
不同株高粳稻氮素累积和转运的基因型差异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矮秆粳稻4007、武运粳和高秆粳稻豫粳和云粳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株高水稻累积和转运氮素的基闪型差异。结果表明,4007和武运粳的产量显著高于豫粳和云粳。矮秆粳稻4007和武运粳在分蘖期累积的氮素量低于豫粳和云粳,开花期后吸收的氮素显著高于豫粳和云粳。矮秆粳稻转运到籽粒中的氮素转运量和转运率以及籽粒氮素产量均显著高于高秆粳稻,而成熟时残留在茎叶中的氮素低于高秆粳稻。上述结果表明,种植矮秆粳稻更有利于水稻高产和提高氮素的利用效率。  相似文献   
994.
影响"扬稻6号"成熟胚愈伤组织再生植株的因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以水稻中籼品种“扬稻6号”的成熟胚为外植体材料诱导愈伤组织发生,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阶段,研究山梨醇、甘露醇、脱落酸、蔗糖和麦芽糖对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作用,并探讨在愈伤组织诱导阶段添加6-苄基氨基嘌呤对后期愈伤组织分化植株能力的影响程度。试验结果表明,在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中添加30g/L山梨醇,3-5mg/L脱落酸和在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中附加0.2mg/L 6-苄基氨基嘌呤有利于建立起较高频率的植株再生体系,愈伤组织经过继代培养后其植株再生的频率保持在50%左右。  相似文献   
995.
籼型杂交稻碾磨、外观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分析   总被引:2,自引:3,他引:2  
以具有广泛代表性的4个不育系和8个恢复系为材料,采用NC 交配设计研究了9个碾磨品质和外观品质性状的杂种优势及其相关性.结果表明,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精米率和整精米率表现正向中亲优势,糙米长、糙米宽、糙米长宽比表现负向中亲优势,糙米厚无中亲优势.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中亲优势最大.垩白粒率、垩白度、糙米率和精米率表现正向超亲优势,整精米率、糙米长、糙米宽、糙米厚和糙米长宽比表现负向超亲优势.垩白度的超亲优势最大.相关分析表明,在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垩白粒率和垩白度性状方面,F1杂种与其亲本值间无相关性,而除了垩白粒率外,与中亲优势和超亲优势间的相关均表现显著或极显著的正向水平.降低糙米长的超亲优势可明显增加整精米率的超亲优势,提高糙米长、糙米宽和糙米长宽比的超亲优势可明显增加垩白粒率和垩白度的超亲优势.  相似文献   
996.
水稻遗传转化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植物遗传转化是利用重组DNA技术、组织培养技术或种质系统转化等技术,将外源基因导入植物组织或细胞,获得转基因植物.转基因技术可以针对现有植物或品种中存在的不足进行遗传改良,使之更符合人类的需要.因此,该技术在过去的几年内发展迅速.本文综述了近几年水稻遗传转化的研究进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相似文献   
997.
为了探明氩离子(Ar+)束注入粳稻产生突变的可行性,采用能量为30 keV,注入单位为2.6×1013Al+/cm2,系数为2 000,2 400,2 800,3000,3 200,3 600,6个不同剂量的Ar+束注入吉农大13、吉农大7、秋田小町3个粳稻品种(品系),研究了Ar+束注入后3个品种M1代的细胞学效应及细胞总畸变率与出苗率、分蘖成穗率、结实率3个农艺性状总生理损伤的相关性。结果表明:Ar+束注入粳稻种子后,细胞分裂指数受抑制,细胞分裂高峰期推迟,细胞畸变率高于对照,且细胞总畸变率有随剂量增加而增加的趋势。在有丝分裂中出现的主要畸变类型有微核、染色体桥、落后染色体及少数的核出芽。3个品种细胞总畸变率与总生理损伤呈正相关,其中“吉农大13”二者的相关性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998.
穗肥施氮量对水稻剑叶生长及披垂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两优培九和国稻6号为材料,研究了水稻穗肥不同施氮量(0、45、90、135和180 kg/hm2)对剑叶生长和披垂程度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穗分化期施氮量的增加,水稻剑叶的长、宽和长宽比均相应增加,施氮对剑叶长度的影响大于叶宽。田间调查分析表明,剑叶长度与叶片披垂程度呈正相关。穗分化期增加施氮量,挺直叶片的比例下降,而披垂叶和极披叶的比例明显上升,剑叶的披垂系数也增加。国稻6号叶片披垂程度比两优培九大。  相似文献   
999.
杂交水稻品质性状间及品质性状与农艺性状间相关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国鹏  郭建夫  汤能  何蔼如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35):11439-11441
采用5个不育系(湛A、双青A、万金A、22A、珍汕97A)、5个恢复系(R128,R122,R46-1,R15,直龙)按5×5NCII遗传设计杂交配制25个杂交组合。在2005年晚季对杂种F1的农艺性状及品质性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①糙米率、精米率、整精米率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系数均未达到显著水平;整精米长宽比与整精米长呈极显著正相关,与整精米宽呈极显著负相关;垩白粒率与整精米长、整精米长宽比、垩白面积间呈极显著负相关,但与整精米宽及垩白度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蒸煮品质与其他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密切,但直链淀粉与糊化温度呈极显著负相关,与蛋白质含量呈极显著正相关。②株高、有效穗数与各品质性状间的相关性不是很强,除株高与整精米率达到极显著外其他性状间均未达到显著水平;穗长与整精米宽、垩白粒率间均呈极显著、显著负相关,但与整精米长宽比呈显著正相关;粒长与垩白粒率间、粒宽与垩白面积间、粒长宽比与垩白粒率间均呈极显著负相关,而粒宽与垩白粒率则呈极显著正相关。  相似文献   
1000.
 2000年从云南省楚雄市采到水稻细菌性基腐病标本,经病害症状观察,细菌分离培养,革兰氏染色,鞭毛染色,致病性测定及致死温度测定的结果,基本上与前人[1]报道的相符,其病原菌初步鉴定为菊欧氏杆菌(Erwinia chrysanthemi)。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