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59篇
  免费   57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7篇
农学   27篇
基础科学   2篇
  28篇
综合类   366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9篇
畜牧兽医   959篇
园艺   4篇
  2023年   6篇
  2022年   26篇
  2021年   30篇
  2020年   30篇
  2019年   60篇
  2018年   27篇
  2017年   49篇
  2016年   25篇
  2015年   33篇
  2014年   62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102篇
  2011年   7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3篇
  2008年   63篇
  2007年   71篇
  2006年   63篇
  2005年   46篇
  2004年   42篇
  2003年   44篇
  2002年   35篇
  2001年   39篇
  2000年   35篇
  1999年   28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7篇
  1996年   23篇
  1995年   25篇
  1994年   2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2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11篇
  1986年   6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2篇
  197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0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18 毫秒
81.
用桔皮油对505只耳(足)螨病兔进行治疗,其中耳螨兔432只,耳、足螨混合感染兔73只,用药后7d病免全部冶愈,60~180d复查,未发现复发病例。离体杀螨试验,桔皮油经过5~10min将螨虫全部杀死。由此证明,桔皮油具有药效快、杀虫率高、对兔体无毒副作用等特点。  相似文献   
82.
This study augments knowledge of bone growth by observ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yoid bone in the New Zealand White rabbit. Preserved hyoid bones representing five different age periods, each period including five individuals and the total number of animals being 25, were fixed in 3.5% formaldehyde solution and 95% ethanol, followed by a pure acetone bath. They were then stained with an alcian blue–alizarin red combination. The mode of bone formation was intracartilaginous type ossification. While the basihyoideum and thyrohyoideum were observed to start ossifying first at prenatal stage, indicating that they are the main skeletal structures of the hyoid apparatus, the ceratohyoideum and lingual process began to ossify in the second and third periods. The separately occurring primary ossification centres fused completely among themselves in the fifth period. Because no further ossification centers were observed and the ossified parts continued the development and growth, the research was terminated after 10 weeks of age.  相似文献   
83.
转兔角蛋白基因改良棉纤维品质研究   总被引:10,自引:5,他引:10  
通过花粉管通道转基因技术,将E6启动子驱动的兔角蛋白基因导入高产棉花品种苏棉16号。所用转基因表达载体还含有选择标记基因NPTⅡ(卡那霉素抗性基因)及Gus报告基因。对转化体后代的检测结果表明,T1代有2.1%呈现Gus阳性,在Gus阳性株中84.6%具有卡那霉素抗性。用依据E6启动子序列和兔角蛋白基因序列设计的两对引物,对经过上述筛选的植株进行PCR检测,多次重复,最终确定3株结果稳定的转兔角蛋白基因棉株。从品质分析结果看,这3个株系成熟棉纤维的品质部分得到改良,尤其比强度有较大幅度提高,与转基因受体相比平均提高6.3cN·tex 1。  相似文献   
84.
兔胰腺干/祖细胞的分离培养和鉴定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采取1~9日龄的实验仔兔胰腺,1 mg/mLⅣ型胶原酶消化,低糖DMEM培养.细胞铺满后进行传代20代以上冻存.对2~3代的细胞进行免疫组化染色,诱导向β细胞分化并进行高糖刺激胰岛素分泌.结果表明,兔的胰腺干/祖细胞具有较强的增殖能力;免疫组化染色表现为PDX-1、CK19、nestin和胰高血糖素阳性;分化诱导2 d后,双硫腙染色(DTZ)20%阳性,6 d后迅速增加到80%;高糖刺激诱导细胞具有胰岛素释放能力.通过免疫组化染色和诱导细胞胰岛素分泌实验证明分离的是兔胰腺干/祖细胞.首次报道兔胰腺干/祖细胞分离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85.
采用生物统计的正交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M199、犊血清(CBS)、鸡胚提取物(CEE50)、兔肝提取物(RLE50)、丙酮酸钠(SP)、水解酪蛋白(CH)和酵母提取物(YE)在离体培养中对乳突类圆线虫第三期幼虫存活和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只有CBS和RLE50。对第三期幼虫的存活和生长发育起着显著的促进作用、在试验得出的最适含量组合的培养基内,幼虫生长发育最好,存活时间最长为37d。对M199、EMEM、F12和RPMI1640这4种商品组织培养基进行了筛选试验;结果显示M199最佳,表明脂溶性维生素可能是乳突类圆线虫的离体培养所需营养之一。  相似文献   
86.
家兔精子体外获能与体外受精试验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试验目的在于建立一种简便而有效的系统,能使家兔射出的精子完成体外获能,并获得体外受精、早期卵裂和正常产仔。精子体外获能采用三种方法:A.HIS(15min)+DM(1~2h);B.HIS(15min)+DM(11~12h);C.m-HIS(15min)+m-DM(2~4h)。经上述方法处理的精子与512枚输卵管卵母细胞进行体外受精和体外培养的结果表明,A组的受精和早期卵裂发育延迟;B组的受精卵大都停留在原核期;C组的受精和早期卵裂发育正常。将C组60枚2-4细胞移植至9只受体兔,5只妊娠,其中2只产4只试管仔兔,另外3只获得12个胎儿。  相似文献   
87.
对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的分离、培养方法进行了研究,并检测了其横向诱导分化为心肌、成骨、神经细胞的潜能。结果表明,分离到的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为上皮样细胞,在传代过程中该细胞的生长特性未发生改变,并始终表达导管源胰腺干细胞的标志CK-19,PDX-1;新生仔兔胰腺干细胞经诱导可分化为心肌、神经和成骨细胞,经免疫组化染色鉴定显示,心肌样细胞表达-αactin、神经样细胞表达NF-200而不表达GFAP、成骨样细胞茜素红染色呈阳性。证明该细胞具有多潜能性,是一种亚全能干细胞。  相似文献   
88.
WHBE兔遗传特异性的RAPD分析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下载免费PDF全文
应用随机扩增多态DNA技术(RAPD)对WHBE兔、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进行了遗传分析.用10个随机引物对其基因组DNA进行PCR扩增.根据电泳结果选用其中8个引物扩增的条带进行遗传分析,共检测到107条扩增片段,其中多态性片段32条,占29.91%,反映了家兔品系间的遗传变异.多态性统计分析表明,WHBE免和日本大耳白兔的遗传相似度最高,为0.7948.其中4个引物既可扩增出3个品系共同的DNA条带,也可扩增出不同品系的特征条带,表明WHBE兔与日本大耳白兔和新西兰兔之间有遗传的相似性,也存在遗传差异.这些结果表明应用RAPD技术可以很好地检测家兔不同品系间以及同一品系不同个体间的亲缘关系.  相似文献   
89.
本文系统地观察和分析了家兔感染伊氏锥虫后外周血液淋巴细胞的动态变化。结果表明,家兔在受感梁后的第二周,淋巴细胞的转化率就明显降低(P<0.05),直到感染四周时,细胞内的cAMP水平才出现明显的升高(P<0.01)。二者的水平一直维持至动物死亡。此结果提示感染兔发生了持续的免疫抑制,免疫抑制的形成与疫病的发生有直接相关性。文中对免疫抑制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并指出阻止免抑制的发生,是提高动物免疫的  相似文献   
90.
阿米卡星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药动学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研究阿米卡星脂质体在家兔体内的代谢动力学,给家兔一次静注阿米卡星脂质体(12.5 mg/kg),在 24 h内不同时间点取血样测定血药浓度.结果表明:药-时曲线符合一室开放模型,其主要药代动力学参数分别为:生物半衰期(t1/2β)7.39 h,表观分布容积(V)38.43 mL,药时曲线下面积(AUC)7 487.34 h·μg/mL,清除率(CLB)3.80mL/h.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