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8123篇
  免费   4074篇
  国内免费   6724篇
林业   8255篇
农学   8698篇
基础科学   1174篇
  8594篇
综合类   38830篇
农作物   6509篇
水产渔业   5634篇
畜牧兽医   10516篇
园艺   4798篇
植物保护   5913篇
  2024年   232篇
  2023年   864篇
  2022年   1561篇
  2021年   1957篇
  2020年   2139篇
  2019年   2244篇
  2018年   1712篇
  2017年   2850篇
  2016年   3638篇
  2015年   3171篇
  2014年   3557篇
  2013年   4640篇
  2012年   6470篇
  2011年   6379篇
  2010年   5175篇
  2009年   5088篇
  2008年   5114篇
  2007年   5838篇
  2006年   5089篇
  2005年   4220篇
  2004年   3342篇
  2003年   2668篇
  2002年   2294篇
  2001年   2245篇
  2000年   1972篇
  1999年   1788篇
  1998年   1364篇
  1997年   1265篇
  1996年   1281篇
  1995年   1330篇
  1994年   1289篇
  1993年   970篇
  1992年   961篇
  1991年   815篇
  1990年   808篇
  1989年   660篇
  1988年   609篇
  1987年   380篇
  1986年   234篇
  1985年   160篇
  1984年   119篇
  1983年   78篇
  1982年   54篇
  1981年   54篇
  1980年   50篇
  1979年   45篇
  1978年   41篇
  1977年   48篇
  1975年   10篇
  1955年   1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为比较2、35日龄滩羊皮肤毛囊的发育特点与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 2,VEGFR2)的分布特征,探究出生后滩羊被毛生长发育的变化特点,试验应用常规HE染色及改良Masson胶原纤维染色、Gomori银氨法染色、磷钨酸染色等特殊染色观察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结构特点;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法结合免疫荧光染色法观察VEGF及VEGFR2在2与35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分布定位,并用IPP图像分析软件进行定量分析。结果显示:与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比较,35日龄滩羊表皮与真皮间界限更加清晰,毛囊结构发育完整;毛囊密度显著降低(P<0.05);胶原纤维与弹性纤维含量增加,形成网格状分布。免疫组化及免疫荧光结果显示,VEGF及VEGFR2在滩羊皮肤表皮及毛囊外根鞘、皮脂腺上均有表达。统计表明,VEGF及VEGFR2在2日龄滩羊皮肤组织中的表达量均显著高于35日龄(P<0.05)。综合上述结果,滩羊毛囊发育过程中,胶原纤维和弹性纤维增加明显;VEGF与VEGFR2通路在毛囊角质形成中起直接调节作用。  相似文献   
992.
《山西农业科学》2017,(6):940-943
为了探究不同浓度的氟化钠对小鼠MC3T3-E成骨细胞内Ca~(2+),NO浓度以及细胞凋亡的影响,建立细胞梯度染氟模型,获取MTT细胞增殖曲线;通过DAPI和HE染色观察细胞核及细胞形态学变化;运用荧光探针Fluo-3 AM和DAF-FM DA标记染氟成骨细胞,采用流式细胞仪测定成骨细胞内Ca~(2+),NO浓度变化。结果表明,随着氟浓度的增加,细胞形态异常,细胞增殖率降低,成骨细胞内Ca~(2+),NO的浓度增加,高氟长时间作用会使细胞生命活性降低,生理反应减弱或缺失,从而影响Ca~(2+),NO的浓度。试验证明,高氟通过增加细胞内Ca~(2+),NO的浓度抑制细胞增殖,诱导细胞凋亡。  相似文献   
993.
穆丹  梁英辉  纪艳 《北方园艺》2012,(13):96-98
对马蔺的花部特征、开花动态、授粉特性及传粉媒介等进行了研究,运用多种处理方式,对马蔺的传粉机制进行测定。结果表明:自然条件下,马蔺5~6月开花,群体花期约40d,盛花期约25d,单花花期约58h。马蔺的繁育系统属于异交,部分自交亲和,自然传粉需要借助传粉媒介,虫媒传粉是其传粉方式之一。  相似文献   
994.
陇川坝水稻德优8号(香型)品种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云南陇川引进水稻德优8号(香型)品种的示范种植,初步提出了德优8号(香型)在陇川坝的优质高产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995.
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性状及土壤水分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设置均匀灌溉、固定隔沟灌溉、交替隔沟灌溉3种灌溉方式,分别在大豆开花期、结荚期和鼓粒期进行灌溉,每次单沟灌水量分为60、45和30 mm 3个水平,以不灌溉为对照,研究了灌溉方式对大豆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灌溉可极显著提高大豆叶片的光合速率和大豆产量,交替隔沟灌45 mm的R4期光合速率、产量与交替隔沟灌60 mm差异不显著,而且土壤水分利用效率最高,从节水增产增效角度分析,交替隔沟灌溉45 mm的灌溉方式最佳.  相似文献   
996.
以油菜(Brassica campestris L.)新品种宁杂1818为试验材料,以秦优7号为对照,研究不同氮肥运筹条件下,宁杂1818的植株长势和产量变化,旨在为深入了解宁杂1818的生长特性,建立宁杂1818高产、高效栽培技术体系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7.
红壤旱地芝麻防早衰叶面调控剂筛选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结果表明,速效肥料、生长调节剂及抗病药剂对保持芝麻生长中后期的正常生长都能起到积极作用。"磷酸二氢钾+硝酸铵+腐植酸+赤霉素"配制能有效防控红壤旱地芝麻早衰,在此配方基础上,添加代森锰锌能对防控芝麻叶部及茎部病害起到一定的作用,从而增强了红壤旱地上芝麻的抗早衰能力。  相似文献   
998.
利用基质栽培技术,以番茄(Lycopersicon esculentum Mill.)为供试材料,比较了天津市常用的11个番茄品种部分农艺性状、经济性状、果实营养成分指标的差异,通过对这些指标的分析,筛选出最适宜天津市基质栽培的番茄品种。结果表明,粉皇后和傲兰6号在产量、单果重等指标中表现比较突出,适合在天津市以基质栽培方式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99.
Combined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quality on plants have received little attention. We investigated the single and interactive effects of temperature and light quality on growth and physi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four canola (Brassica napus) cultivars – Clearfield 46A76 (cv1), Clearfield 45H72 (cv2), Roundup Ready 45H24 (cv3) and Roundup Ready 45H21 (cv4). Plants were grown under lower (24°/20 °C) and higher (30°/26 °C) temperature regimes at low red/far‐red (R/FR), normal R/FR and high R/FR light ratios in environment‐controlled growth chambers (16 h light/8 h dark). Higher temperature reduced stem height and diameter; leaf number and area; dry matter of all plant parts; and specific leaf weight, but increased leaf area ratio; and chlorophyll (Chl) fluorescence (Y). Low R/FR increased stem height; Y; and ethylene, but decreased stem diameter; Fv/Fm; Chl a; Chl b; and carotenoids. Among cultivars, plants from cv4 were tallest with thickest stems and greatest dry matter. None of the main factors affected gas exchange. Higher temperature at high R/FR caused cv3 to be shortest, whereas lower temperature at low R/FR caused cv4 to be tallest. We conclude that heat and other stress factors will adversely affect sensitive crops, but tolerant genotypes should perform well under future climate.  相似文献   
1000.
[目的]研究铜胁迫下蓖麻愈伤组织的增殖及其铜吸收作用。[方法]将配制成不同浓度的CuSO4·5H2O水溶液分别加入愈伤组织继代培养基,接种愈伤组织,计算出愈伤组织对铜的抗性指数。并通过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愈伤组织铜含量。[结果]铜浓度60 mg/L条件下,愈伤组织的增长受到抑制,抗性指数仅为33.87%;铜浓度40 mg/L时,愈伤组织呈淡黄色,生长较快,抗性指数达到61.29%,并且这种抗性可以保持至连续继代培养6周之后。培养至第4周,铜浓度分别在10、20、30、40 mg/L各处理的抗性指数都高于第3周,各处理愈伤组织铜含量依次为0.33、0.54、1.16、1.40 mg/g。[结论]培养基铜含量40 mg/L可作为筛选铜抗性蓖麻愈伤组织的临界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