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37篇
  免费   23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21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7篇
  10篇
综合类   254篇
农作物   8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28篇
园艺   65篇
植物保护   4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7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1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9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8篇
  2011年   44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40篇
  2006年   29篇
  2005年   20篇
  2004年   1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5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6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71.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杜爱玲  张翔  张海洲 《园艺学报》2010,37(8):1373-1374
 高虫草素含量蛹虫草新品种‘海州1号’ 分离自野生菌株。菌丝白色,浓密。子座橙黄色,圆柱形, 顶端尖细,少分枝,直径2 ~ 5 mm,长12 ~ 15 cm。菌丝生长适宜温度16 ~ 20 ℃,子座形成与发育适宜温度18 ~ 22 ℃,适宜光照强度500 lx。在适宜条件下菌丝满瓶时间5 ~ 6 d,原基形成时间12 d,生产周期45 ~ 50 d,虫草素含量平均24.98 mg ·g-1DW。  相似文献   
72.
为蚕蛹虫草的规模化生产提供技术支撑,以野生北冬虫夏草菌种为接种材料,以家养的活体桑蚕蛹为寄主,研究了蚕蛹虫草菌种制备、接种、发菌至出草的人工培养条件。结果表明:接种前削去蚕茧后放置2d,可有效去除病蛹及生命体征弱的蚕蛹,能在源头上控制污染;接种的蚕蛹虫草液体菌丝的活度越高,接种后的蚕蛹僵化越快;接种部位选择蚕蛹翼翅正后方与第3环节交叉点,易操作且蚕蛹体液和菌液不易溢出;菌丝完成营养生长后,给予300lx光照和10℃温差刺激(300lx光照22℃培养14h,黑暗13℃培养10h为周期)培养7~10d能有效促进蚕蛹虫草菌丝转色和子座的形成,在此条件下出草率达98.5%,虫草平均鲜重达1.25g。  相似文献   
73.
分别采用idTarget、Pharm Mapper在线反向分子对接软件预测虫草素和三磷酸虫草素的靶标蛋白(药效团匹配蛋白),用Ledock分子对接软件模拟虫草素、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结合构象,用Lig Plus软件分析结合构象活性口袋内残基与配体的相互作用。反向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自由结合能比虫草素与靶标蛋白的自由结合能低。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与虫草素相比,三磷酸虫草素与靶标蛋白活性口袋内的氨基酸残基可形成更多的氢键,且三磷酸虫草素和靶标蛋白有较好的几何匹配,其自由结合能也较低,其结合构象更稳定。根据正向、反向分子对接结果,认为三磷酸虫草素是虫草素进入人体内发挥生物活性的主要物质。  相似文献   
74.
采用扫描电镜观察玫烟色拟青霉(Paecilomyces fumosoroseus)分生孢子在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幼虫体表的萌发和侵染过程及玫烟色拟青霉孢子粉、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结果表明:小菜蛾幼虫体表嵴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较多, 刺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较少;刺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萌发较早, 多数孢子在接菌后16 h开始萌发, 而嵴状突起结构区附着的孢子多数在20 h开始萌发, 在平缓结构区孢子萌发最迟.在嵴状突起结构区和刺状突起结构区, 多数孢子萌发后产生芽管, 直接以芽管侵入幼虫体壁, 少数形成附着胞侵染寄主.此外玫烟色拟青霉3种不同接菌方法对小菜蛾幼虫的侵染速率和致病力大小明显不同, 其中孢子培养液比孢子悬浮液和孢子粉对小菜蛾幼虫的侵染速率快, 接菌44 h虫体表现出明显的感病症状, 致死中时为3.18 d;孢子悬浮液和孢子粉处理的小菜蛾幼虫, 60 h虫体出现感病症状, 致死中时分别为4.20 d和4.34 d;而且致病力大小也存在明显差异, 接孢子粉的处理明显高于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 小菜蛾幼虫6 d的死亡率达76.2%, 而其他两种处理小菜蛾幼虫6 d的死亡率仅为59.8%和58.5%.本研究结果表明, 小菜蛾幼虫的体表结构影响玫烟色拟青霉孢子在寄主体表的附着、萌发和侵入, 玫烟色拟青霉孢子粉对小菜蛾幼虫的致病力最强, 明显高于孢子悬浮液和孢子培养液.  相似文献   
75.
[目的]研究蓝光对蛹虫草菌丝体中虫草素含量和分生孢子量的影响。[方法]以蛹虫草为材料,在不同的蓝光照射时间取样,以检测菌丝体中虫草素的含量,并计数蛹虫草分生孢子的产生量。[结果]蛹虫草受蓝光照射后,其虫草素的产生受到了一定的抑制,同时虫草素含量的变化也有一定的波动性;在相同的时间点,受蓝光照射的蛹虫草分生孢子数量比黑暗时的分生孢子数量要多,同时在一定时间范围内分生孢子数均呈上升趋势。[结论]该研究为系统性的研究蓝光对蛹虫草的影响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76.
采用6种不同配方的固体培养基对蛹虫草菌株的菌丝体进行培养,以菌种初萌发时间、菌丝长速、菌丝长势、菌丝长满斜面所需时间为指标,筛选出蛹虫草母种最佳培养基。结果表明:母种培养基的最佳配方为:20%马铃薯提取液中加入1%葡萄糖、1%蛋白胨、2%琼脂、0.5%KH2PO4、0.3%MgSO4、VB1(10 mg·L-1),pH值5.8。在该培养基上,菌种的初萌发时间最短,为2 d;菌丝长速最快,为6.3 mm·d-1;长势最强;菌丝满管时间最短,为10 d。  相似文献   
77.
将采自长春净月潭的野生蛹虫草进行分离,分离后的蛹虫草菌株进行驯化研究。主要研究了不同培养基配方对蛹虫草菌丝体生长情况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培养基配方1上菌丝生长较好。  相似文献   
78.
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测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郭涛  张龙  王兵  申鸿 《蚕业科学》2011,37(6):1117-1122
虫草素和腺苷是蛹虫草的重要活性成分,通过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测定不同培养基培育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筛选能生产高品质蛹虫草的培养基。测定结果表明,用不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中,其虫草素和腺苷含量存在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糯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粳米培养基>糯米培养基,其中用粳米+家蚕蛹浸提液培养基培育蛹虫草子实体中的虫草素和腺苷质量比分别高达15.37 mg/g和39.96 mg/g。此外,相同培养基培育的蛹虫草子实体、菌丝体和培养基质中的虫草素与腺苷含量存在极显著差异,总体表现为子实体>菌丝体>基质。试验结果表明,粳米培养基中添加家蚕蛹浸提液可显著提高蛹虫草中的虫草素和腺苷含量。  相似文献   
79.
淡紫拟青霉最佳液体培养基和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采用正交实验对淡紫拟青霉IPC菌株的发酵培养基进行了研究,得到了适合其发酵培养的复合培养基配方,另外试验还证实适当增加通气量,发酵初始酸碱度控制在pH5-6、发酵温度在29℃更适合该菌株液体深层发酵。  相似文献   
80.
阴婉婷  李彤  马辰 《安徽农业科学》2015,(4):117-118,173
[目的]改良苯酚-硫酸法测定蛹虫草多糖含量.[方法]采用水提醇沉法制备多糖沉淀并溶解成供试品溶液.精密量取供试品溶液和葡萄糖对照溶液各1.0ml,分别置10 ml具塞试管中,加1.0 ml水,缓慢加入7.0ml浓硫酸,摇匀,恒温放置1h,加入1.0 ml4%苯酚溶液,摇匀,40℃水浴35 min后冰水浴5 min,取出放置20 min,在487 nm处测定吸光度,计算多糖含量.[结果]该方法在10.26 ~102.55 μg葡萄糖的回归方程为Y=0.013 9X +0.007(r =0.999 9);平均回收率为97.7%(RSD=2.3%),精密度试验和重复性试验的RSD分别为1.4%和2.7%.不同来源蛹虫草多糖含量在1.21% ~4.70%.[结论]该方法显色稳定、准确可靠、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测定蛹虫草多糖含量并为蛹虫草质量研究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