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612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82篇
林业   7篇
农学   36篇
基础科学   2篇
  12篇
综合类   409篇
农作物   42篇
水产渔业   36篇
畜牧兽医   1143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11篇
  2024年   8篇
  2023年   31篇
  2022年   19篇
  2021年   28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7篇
  2018年   15篇
  2017年   38篇
  2016年   22篇
  2015年   40篇
  2014年   76篇
  2013年   60篇
  2012年   111篇
  2011年   100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126篇
  2007年   68篇
  2006年   56篇
  2005年   104篇
  2004年   60篇
  2003年   56篇
  2002年   60篇
  2001年   74篇
  2000年   54篇
  1999年   24篇
  1998年   21篇
  1997年   26篇
  1996年   20篇
  1995年   22篇
  1994年   18篇
  1993年   11篇
  1992年   25篇
  1991年   44篇
  1990年   25篇
  1989年   28篇
  1988年   6篇
  1987年   6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6篇
  198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7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991.
《江西饲料》2007,(5):44-44
科学家修改了H5N1病毒的一个蛋白,从而使其用于发现哪些突变可能让这种病毒进行人际传播,并创造出能用来制作预先防范性(pre—emptive)疫苗的毒株。  相似文献   
992.
猪圆环病毒(PCV)为圆环病毒科(Circoviridae)圆环病毒属成员,单股环状DNA病毒,为已知的最小动物病毒之一[1]。PCV存在两种血清型,即PCV1和PCV2,两者的细胞培养物均不产生细胞病变。PCV2首先由Allan等[2]从患断奶猪多系统衰竭综合征(PMWS)的猪群中分离到,被证明为PMWS的重要病原  相似文献   
993.
LN34基因作为狂犬病病毒核酸诊断的首选基因已被广泛应用,但检测活动中涉及生物安全要求以及缺少相应的核酸标准物质,导致很难对现有核酸诊断方法进行有效评价。本研究以慢病毒为表达载体,制备了含有狂犬病病毒LN34基因的假病毒核酸标准物质,并对该标准物质开展了均匀性、稳定性评估以及数字PCR法定值、不确定度分析和临床试用。结果显示:制备的标准物质定值为(1.33±0.23)×104拷贝/μL,样品均匀;-20℃条件下可稳定保存6个月,4℃可稳定保存9 d,25℃可稳定保存1 d。本标准物质的研制为相关实验室开展量值溯源、能力验证、质量控制、方法评价、试剂选择等工作提供了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994.
山西省猪伪狂犬病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掌握山西省猪伪狂犬病(PR)野毒株感染情况,为猪伪狂犬病的免疫和根除计划提供参考。[方法] 从山西11地市41个养猪场和屠宰场采集721份猪血清样品,用gpI抗体酶联免疫检测试剂盒,进行PR野毒感染血清学调查。[结果]山西省11个市均有不同程度的猪伪狂犬野毒感染,平均阳性率达21.64%;母猪群体野毒感染率最高,仔猪次之,育肥猪感染率最低;规模猪场与散养户的抽检猪群野毒感染率相差不大,屠宰场的抽检猪群感染率最高。[结论]猪伪狂犬病野毒在山西省普遍存在,这与养猪场的环境、管理体系、防疫措施等因素有关, 要根除和消灭本病,除做好免疫预防外,还应采取检疫、隔离、消毒和淘汰病猪、净化猪群等综合性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995.
根据Gen Bank中猪流行性腹泻病毒(PEDV)的基因序列分别设计两对引物,在完成最佳条件筛选、特异性、敏感性试验的基础上,建立一种快速区分PEDV疫苗毒株与野毒株的巢式PCR检测方法。建立的PCR快速检测方法能分别对PEDV疫苗毒株和野毒株扩增出特异性片段,片段大小分别为774 bp、150bp。该方法对传染性胃肠炎病毒(TGEV)、轮状病毒(Po RV)、猪瘟病毒(HCV)、伪狂犬病病毒(PRV)则不能扩增出特异性片段。该方法具有快速、灵敏、特异、通用等特点,可用于实验室的快速诊断、分子流行病学的调查和野毒株的分离鉴定。  相似文献   
996.
确定物质的量有“狭义单元法”和“广义单元法”。本文经过研究分析,两相比较,“广义单元法”比“狭义单元法”严密、规范,应用范围广,是一种与国际法定计量单位接轨的好方法  相似文献   
997.
新华网华盛顿7月1日电(记者张忠霞)一种流感疫苗通常只对某一特定的流感病毒毒株发挥免疫效应,但美国研究人员开发出的新型“DNA疫苗”成功地使实验动物同时对多种禽流感病毒毒株产生免疫反应。  相似文献   
998.
罗昊  王红宁  黄勇  杨鑫  谢波 《养猪》2008,(2):54-56
对3个规模化猪场送检病料进行蓝耳病病毒和猪瘟病毒PCR、RT-PCR检测和细菌的分离鉴定,其中A场送检的12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8份、普通蓝耳病病毒3份、猪瘟病毒2份,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2株,沙门氏菌1株;B场送检的13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6份、普通蓝耳病病毒1份、猪瘟病毒2份,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3株,巴氏杆菌1株;C场送检的15份病料中检测到变异蓝耳病病毒7份,未检测到普通蓝耳病病毒和猪瘟病毒,分离到致病性大肠杆菌共2株;对发病初送检的血清抗体检测结果显示,A、B、C 3个场的猪瘟和蓝耳病的抗体水平不高,分别为猪瘟65%、42%、64%,蓝耳病71%、53%、79%,说明抗体水平低不能保护猪群是感染病毒的主要原因.还检测到猪群存在圆环病毒病抗体.  相似文献   
999.
低毒力新城疫抗原抗体复合物疫苗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用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作为复合物疫苗抗原,与新城疫特异性中和抗体混匀配制了不同比例的8种复合物疫苗,用1日龄SPF雏鸡进行免疫效果试验。试验l组~8组分别免疫复合物疫苗1~8,试验9组免疫常规新城疫活疫苗,试验10组为空白对照组。免疫后3周采血测定HI抗体效价,同时用新城疫强毒北京株F48E9攻击。试验l组~10组HI抗体效价分别为2^3.6、2^3.1、2^2.3、2^4.85、2^4.85、2^5.0、2^5.0、2^4.5、2^5.1、2^2.14。攻毒后1组~10组鸡的死亡率分别为30%、50%、90%、10%、0%、0%、0%、0%、09,6、100%。结果表明,低毒力新城疫病毒LaSota株与特异性抗体制备的复合物疫苗,可以减轻疫苗的毒副作用,提高疫苗的安全性,其免疫效果比常规活苗好。  相似文献   
1000.
参照GenBank中所收录的猪轮状病毒OSU株序列设计了一对特异性引物,RT—PCR扩增出1062bp的vp7全长基因,与参考OSU序列的核苷酸同源性达99.8%,克隆到pMD18-T载体中,获得pMD18-T—vp7阳性质粒。以阳性质粒为模板,利用引入BamH Ⅰ和XhoⅠ酶切位点的引物进行PCR扩增得到含有vP7中和抗原表位区域639bp的基因片段,定向克隆到表达载体pGEX-6P—1中,经酶切PCR鉴定的阳性质粒转化大肠杆菌BL21(DE3),经IPTG(终浓度为1.0mmol/mL)37℃诱导4h后,SDS—PAGE电泳显示表达了大小约50ku带GST标签的融合蛋白,薄层扫描显示蛋白表达融合量占菌体总蛋白的33.2%。Westernblot分析表明该VP7重组蛋白可与PRV阳性血清特异性反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