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39篇
农学   5篇
  1篇
综合类   133篇
农作物   1篇
畜牧兽医   6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9篇
  2017年   12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7篇
  2014年   16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2篇
  2011年   30篇
  2010年   26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5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9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1篇
  1994年   8篇
  1993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03 毫秒
41.
白玉兰与望春玉兰花香成分和含量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顶空固相微萃取(HS-SPME)和气相色谱-质谱联用(GC-MS)技术分析了白玉兰和望春玉兰鲜花的芳香成分及相对含量,并对其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白玉兰和望春玉兰花香成分的种类及含量存在较大差异.白玉兰共检测出25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含量最高,达到了70.29%,是主要香气成分.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α-金合欢烯、桉叶油素、β-蒎烯、氧化芳樟醇和α-蒎烯;望春玉兰共检测出32种芳香成分,萜烯类化合物是主要香气成分,其相对含量为71.34%,含量较多的芳香成分有β-水芹烯、顺式-β-罗勒烯、桉叶油素、β-蒎烯、β-月桂烯和紫丁香醇D.不同的芳香物质及含量组成,使白玉兰和望春玉兰形成各自独特的香气类型.  相似文献   
42.
[目的]研究不同营养基质对盆栽广玉兰生长的影响。[方法]采用不同混合营养基质盆栽广玉兰,测定其形态指标与生理指标。[结果]结果表明,不同混合营养基质对广玉兰新生枝数、生长高度、根颈粗度和茎粗等形态指标影响不同;不同混合营养基质对叶绿素、丙二醛、可溶性糖含量和电导率等生理指标的影响也各不相同。田园土、煤渣、河沙、珍珠岩、鸡粪、玉米芯和花生壳按1.0、0.5、0.5、0.5、1.5、1.5和1.5比例(E)混合的营养基质对广玉兰生长的综合效果最好。[结论]该研究结果为广玉兰生产移栽营养基质的选择和应用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3.
对表现叶片黄化的玉兰植株,利用植原体16S rRNA基因通用引物进行巢式PCR检测,得到1.4 kb的特异片段,将此片段克隆后进行序列测定、分析及构建系统关系树.结果表明,该片段与16SrI组中的各植原体同源率均达到99%以上,而与其他组的植原体16S rDNA序列的同源率均低于97%,认为该植原体株系为翠菊黄化植原体组中的成员之一.  相似文献   
44.
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种群竞争及其生态位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为了掌握常吉高速公路边坡多花木兰人工生态恢复植物群落的种间竞争和生态位等生长状况,运用Hegyi的单木竞争指数模型、Shannon-Wiener公式和Shoener公式对多花木兰人工植物群落的种内与种间竞争强度、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多花木兰种内竞争能力与个体的地径径级成正比,多花木兰竞争能力大于刺槐、小叶女贞,原有配置的马尾松等植物已经死亡;群落各种群生态位宽度的大小顺序为:多花木兰>刺槐>小叶女贞,分别为2.271、2.147、2.088;群落各种群的生态位重叠值较大,多花木兰和刺槐的生态位重叠值最大,为0.793,多花木兰和小叶女贞生态位重叠值最小,为0.632。多花木兰能够很好地适应高速公路边坡环境,群落中已经被淘汰的其他竞争力太弱的树种不适合与多花木兰混植。  相似文献   
45.
紫玉兰愈伤组织的诱导及胚状体获得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正交统计方法,以MS为基本培养基,调节2,4-D、6-BA和NAA之间的配比,对紫玉兰的雌蕊、雄蕊、花被、花萼和带腋芽枝条等组织进行愈伤组织诱导,试验结果表明:雌蕊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4.00 mg/L能够产生浅黄绿色丝状愈伤组织;花萼在MS+2,4-D 4.00 mg/L+6-BA 1.00 mg/L+NAA 2.00 mg/L能够产生淡黄色块状愈伤组织;腋芽在MS+2,4-D 4.00 mg/L+6-BA 2.00mg/L+NAA 4.00 mg/L能够诱导产生浅绿色团状愈伤组织,该组织经转接培养后产生胚状体。  相似文献   
46.
陈赵良 《安徽农学通报》2010,16(19):128-130,145
凹叶厚朴与杉木、马尾松的不同混交比例、不同立地质量等级的造林对比试验结果表明:不同的混交比例,对凹叶厚朴、杉木、马尾松的胸径和树高生长,以及凹叶厚朴的树皮率都有极显著影响。马尾松是凹叶厚朴优良的伴生树种,种间关系良好。凹叶厚朴、马尾松的混交比例以5马5朴较为合理。杉木与凹叶厚朴混交效果较差。  相似文献   
47.
药用植物厚朴开发利用现状、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阐述了国内外对厚朴的开发利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厚朴主要药理成分环境形成与积累机制不清、厚朴的道地性和真伪难以把握、厚朴种质资源评价体系尚未建立及过度开发引起的植物渐危问题。提出建立上升到国家层面上的野生厚朴种质资源库、选择核心质量性状指标对种质资源利用价值进行筛选评价、充分利用分子标记手段进行厚朴的选育工作、采用现代生物技术手段建立厚朴组织培养和细胞悬浮培养体系,重视并加快厚朴药材种植质量控制技术研究,进而建立厚朴规模化利用的技术规范与体系的对策。  相似文献   
48.
对浙江省九龙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山木兰(Magnolia cylindrica)的群落结构特征以及种群结构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表明:黄山木兰群落植被具有热带向温带过渡的性质;群落主要伴生种为多脉青冈(Cyclobalanopsis multinervis);该群落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特征,以高位芽占绝对的优势,叶的特征以中叶、纸质的单型叶为主;群落成层现象明显,可分为乔木层、灌木层和草本层;群落物种丰富度、多样性、均匀度都偏低;种群结构呈纺锤型,幼苗数量严重不足,种群有衰退的趋势;种群格局呈集群分布。  相似文献   
49.
研究一种复合植物源杀菌剂及其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效果。用万寿菊根和厚朴植物的提取物来配制15%农药乳油制剂,对它的稳定性进行了分析,并用乳油对番茄叶霉病原菌进行了毒力测试。15%农药乳油在2~40 mg/ml的浓度范围内对番茄叶霉病菌的抑制率为8.2%~80.3%,其抑制中浓度EC50为12.02 mg/ml。该研究为利用万寿菊和厚朴植物研制新型生物农药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50.
曹蓉  谢堃  侯德兴  贺喜 《中国畜牧兽医》2016,43(9):2395-2400
厚朴总酚是一种提取于传统中药厚朴的酚类混合物,主要包含厚朴酚、和厚朴酚两种有效活性成分,具有抗病毒、抗菌、抗炎和抗腹泻等多种生物学功能,而厚朴总酚的抗氧化作用则是其发挥生物学功能的重要基础。作者对厚朴总酚通过清除自由基、增强抗氧化酶活性和阻断脂质过氧化3种途径发挥其抗氧化作用的机制进行了综述,旨在为深入研究其抗氧化作用及作为“绿色”抗氧化剂应用于畜牧生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