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0936篇
  免费   813篇
  国内免费   1384篇
林业   807篇
农学   1567篇
基础科学   201篇
  1315篇
综合类   9895篇
农作物   1142篇
水产渔业   944篇
畜牧兽医   5437篇
园艺   1070篇
植物保护   755篇
  2024年   149篇
  2023年   453篇
  2022年   493篇
  2021年   617篇
  2020年   583篇
  2019年   656篇
  2018年   362篇
  2017年   630篇
  2016年   802篇
  2015年   751篇
  2014年   987篇
  2013年   928篇
  2012年   1376篇
  2011年   1412篇
  2010年   1340篇
  2009年   1373篇
  2008年   1436篇
  2007年   1188篇
  2006年   1080篇
  2005年   954篇
  2004年   704篇
  2003年   618篇
  2002年   470篇
  2001年   474篇
  2000年   400篇
  1999年   388篇
  1998年   378篇
  1997年   299篇
  1996年   278篇
  1995年   217篇
  1994年   232篇
  1993年   229篇
  1992年   213篇
  1991年   200篇
  1990年   162篇
  1989年   156篇
  1988年   67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5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3篇
  1983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7年   1篇
  1975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91.
以木聚糖为唯一碳源,从长期堆放枯枝败叶的土壤中筛选能够高效降解木聚糖的菌株,并对该菌的产酶条件和酶学性质进行研究。分离得到1株酶活性较高且产酶相对稳定的菌株,鉴定为尖孢镰刀菌,命名为Fusarium oxysporum MJ23。研究表明,木聚糖、酵母粉是该菌的最适培养底物,在最适培养条件下,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活力可达186 U/mL;木聚糖酶的最适作用温度、pH值分别为55℃、6,55℃保温3 h,酶活力仍可维持90%以上;Ca2+、Fe2+、Mn2+、Tween 80和聚乙二醇对木聚糖酶活力有较强促进作用,Cu2+、Zn2+、EDTA、尿素和SDS则会抑制酶活,其中SDS的抑制作用最强。模拟动物体内对饲料中半纤维素组分的消化,木聚糖酶的添加可使猪饲料中木糖生成量提高28%,鸡饲料中木糖生成量提高16%,表明该菌株所产木聚糖酶具有用作饲料添加剂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992.
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是3种典型的C4二羧酸,目前工业化生产富马酸多采用化学合成法,以石油基富马酸为平台化合物,进一步衍生出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依托于石油基工业生产C4二羧酸的工艺不仅带来较多负面问题,同时也限制了3种C4二羧酸在食品、医药等领域的应用。随着生物制造技术的不断发展,开发C4二羧酸全生物合成技术成为历史必然。本文对生物合成富马酸、L-苹果酸和L-天冬氨酸的现状及存在问题进行了综述,并对3种C4二羧酸的全生物合成技术的可行性及发展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相似文献   
993.
香灰菌传代对银耳栽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测定了传代香灰菌(Tremella fuciformis)的羧甲基纤维素酶及漆酶的活性。结果表明,随着传代次数的增加,香灰菌羧甲基纤维素酶及漆酶的活性逐渐下降,随着银耳生长周期的延长,银耳的产量与品质略有下降。因此,在银耳的制种过程中,除了对银耳进行筛选复壮,也要对香灰菌进行复壮筛选,保证制备高品质的银耳栽培种。  相似文献   
994.
油松是我国北方主要的造林绿化树种之一,在生态恢复和重建中具有重要作用。为分析清水河县油松疑似"红针病"的可能发病原因,文章比较了疑似"红针病"和健康油松的各种保护酶SOD、POD、CAT活性,MDA含量以及相对电导率,结果显示:与健康油松相比,感病油松的SOD、POD、CAT活性以及MDA含量均显著升高,相对电导率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95.
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活性的测定及条件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明确芦笋茎枯病菌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及测定条件,利用3,5-二硝基水杨酸法(DNS法)测定7种常见细胞壁降解酶的活性,比较不同底物对3种主要酶的诱导作用,并从温度、时间、pH值等方面优化酶活性的测定条件。结果表明:7种细胞壁降解酶中,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olygalacturonase,PG)的活性较高,其次是果胶甲基半乳糖醛酸酶(polymethylgalacturonase,PMG)和β-1,4-内切葡聚糖酶(endo-β-1,4-glucanase,Cx),其他4种酶活性较低。在3种主要细胞壁降解酶中,Cx以1%羧甲基纤维素钠盐(CMC)作为底物的诱导效果较好,PG和PMG以1%柑橘果胶(pectin)作为底物的诱导效果较好。Cx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P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50~60℃,PMG的最佳反应温度是60℃;Cx的最佳反应时间是50 min,PG和PMG的最佳反应时间是60 min;Cx和PG的最佳反应pH值是4.0,PMG的最佳反应pH值是8.0。  相似文献   
996.
香蕉与枯萎病菌4号小种互作过程中防御酶活性的变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香蕉被枯萎病菌4号小种(Fusarium oxysporum f.sp.cubense race 4)侵染后防御酶活性的变化规律,采用伤根浸孢子液接种法,对粉蕉(ABB)和巴西蕉(AAA)的香蕉苗进行人工接种试验,测定香蕉苗与枯萎病菌互作过程中苯丙氨酸解氨酶(PAL)、过氧化物酶(POD)、多酚氧化酶(PPO)、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氢酶(CAT)5种防御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接种的香蕉苗体内PAL、POD、PPO和SOD酶活性都高于未接种的对照香蕉苗,且各种酶活性变化也比未接种的变化复杂,表明这4种酶在枯萎病菌侵染过程中积极参与了香蕉苗体内的抗病反应;但接种与未接种的香蕉苗体内CAT活性变化大致相似,表明CAT活性的变化与枯萎病菌的侵染无关。  相似文献   
997.
以三峡库区2类典型的森林类型马尾松纯林和马尾松-杉木混交林为研究对象,测定土壤理化性质与不同季节酶活性,以揭示土壤酶的季节动态及其与养分的关系。结果表明:5种酶活性最低值均出现在冬季(1月),除多酚氧化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夏季(7月)外,其余4种酶活性最高值出现在秋季(10月)。蔗糖酶、脲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季节变化规律一致,从夏季到冬季呈现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变化趋势,多酚氧化酶、过氧化氢酶和纤维素酶的季节变化则呈现从春季到秋季持续升高再降低的动态规律。除多酚氧化酶外,其余4种酶活性均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土壤含水量、硝态氮呈极显著正相关,4种酶之间均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998.
以“小京生”花生幼苗为材料,通过大田栽培试验,旨在探明花生对增强的UV-B辐射(54μW/cm2)响应的生 理生化机制.结果表明:在补增UV-B辐射处理下,叶片相对电导率,超氧阴离子(O·2 -)、类黄酮和可溶性蛋白质 的含量,以及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较对照显著升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先显著升高 后降低;过氧化氢(H2O2)、丙二醛(MDA)、抗坏血酸(AsA)和谷胱甘肽(GSH)含量,以及抗坏血酸过氧化物酶 (APX)活性没有显著变化.可见增强的UV-B能显著提高花生叶片内的活性氧(ROS),O·- 2 是对花生产生氧化胁 迫的主要因素,花生幼苗主要通过提高类黄酮含量以及SOD,CAT和POD活性来抵制ROS的胁迫,AsA-GSH 循 环系统在花生清除ROS中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999.
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对昆虫的生长发育和代谢活动具有重要意义,是昆虫清除H2O2 的关键酶.昆 虫在滞育期间代谢速率很低,而CAT的活力与代谢强度有关,因此滞育期的昆虫是研究该酶的良好材料.本研究 基于葱蝇转录组unigene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引物并首次通过PCR技术克隆了葱蝇过氧化氢酶基因全长cDNA, 命名为DaCAT,其全长为2073bp,开放阅读框1518bp,编码505个氨基酸,推测其相对分子质量为5.68×104, 等电点为7.72.该研究对其进行了生物信息学分析并建立了系统发育树,分析表明该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具有2 个保守结构域及多个酶活性位点,与其他物种CAT具有较高的同源性,其中和拟果蝇Drosophilasimulans 亲缘关 系最近,相似率为89.3%,采用SWISS-MODEL对其进行了蛋白质同源建模及3D 结构预测分析,为进一步研究 DaCAT基因在葱蝇滞育期间的代谢表达、酶活力测定以及具体功能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000.
以人参根源愈伤组织为受体,分析了无土栽培条件下收集的人参原生根系分泌物的自毒作用。结果表明:人参根系分泌物可抑制愈伤组织的生长,且随处理浓度增加,抑制活性增强,质量浓度为200 mg/L时,生物量降低56.1%,与对照差异显著;可影响受体抗逆酶活性强弱及变化趋势,短时间或低浓度处理下,酶活性增加,其中超氧化物歧化酶活性增加幅度最大,其次为过氧化物酶和过氧化氢酶,而长时间或中高浓度处理后,酶活性均显著降低,同时3种酶原有的协调作用关系及平衡被破坏。人参原生根系分泌物具有化感自毒活性,对受体抗逆酶系统的显著影响是人参根系分泌物化感活性的重要表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