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70篇
  免费   215篇
  国内免费   270篇
林业   242篇
农学   262篇
基础科学   80篇
  241篇
综合类   1552篇
农作物   414篇
水产渔业   207篇
畜牧兽医   1249篇
园艺   264篇
植物保护   244篇
  2024年   9篇
  2023年   42篇
  2022年   85篇
  2021年   141篇
  2020年   144篇
  2019年   165篇
  2018年   108篇
  2017年   165篇
  2016年   208篇
  2015年   199篇
  2014年   263篇
  2013年   268篇
  2012年   311篇
  2011年   347篇
  2010年   265篇
  2009年   253篇
  2008年   211篇
  2007年   238篇
  2006年   206篇
  2005年   142篇
  2004年   151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97篇
  2001年   71篇
  2000年   72篇
  1999年   62篇
  1998年   54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37篇
  1995年   36篇
  1994年   43篇
  1993年   29篇
  1992年   27篇
  1991年   23篇
  1990年   21篇
  1989年   19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11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5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3篇
  1979年   3篇
  1977年   3篇
  1976年   1篇
  1956年   3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7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1.
饲料中维生素A分析方法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维生素A的测定方法,包括比色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近红外光谱法和高效液相色谱法等。  相似文献   
92.
本文旨在研究5种等氮等能饲料中,维生素A添加水平对凡纳滨对虾(Penaeus vannameiBoone)生长、饲料利用、体组成成分及非特异性免疫反应的影响。试验选用平均初始体重为(0.069±0.005)g的凡纳滨对虾450尾,随机分为5个处理组,每组90尾,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30尾。试验采用单因素设计,以维生素A醋酸酯为维生素A源,用添加不同水平维生素A(添加量分别为0、18、365、4和72 mg/kg)的饲料喂养凡纳滨对虾,试验期11周。结果表明:在养殖前4周,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显著促进凡纳滨对虾的生长(P<0.05),提高其对饲料利用效率(P<0.05),而对对虾的成活率不产生显著的影响(P>0.05);第11周的结果表明,饲料中添加维生素A并不能显著影响凡纳滨对虾的生长、饲料利用效率和成活率(P>0.05)。维生素A对对虾体脂肪、蛋白质含量的影响显著(P<0.05),对对虾体水分和灰分含量无显著影响(P>0.05)。维生素A对对虾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液红细胞数量的影响显著(P<0.05),饲料中未添加维生素A或过量添加(超过36 mg/kg)均导致血清中溶菌酶活力、酚氧化酶活力和血细胞总数显著下降(P<0.0 5),而对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活力无显著影响(P>0.0 5)。用折线回归模型分析饲料维生素A添加量与对虾增重率的变化关系,表明在试验前4周,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的适宜添加量为2 2.5 0 mg/kg;1 1周试验期间,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适宜添加量为1 8 mg/kg;以溶菌酶、酚氧化酶活力为指标,凡纳滨对虾饲料中维生素A最适添加量为5 9.5 1 mg/kg。  相似文献   
93.
试验选用360只健康1日龄艾维茵肉仔鸡(公、母混养),采用2×2×3三因子析因化设计,将360只试验雏鸡随机分成12组,每组设3个重复,每个重复10只鸡。锌的添加浓度为50、100mg/kg,铁的添加浓度为30、60mg/kg,维生素A的添加浓度为1500、3000、6000IU/kg。测定了肉仔鸡血清、肝脏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过氧化氢酶(CAT)活性、铜锌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性,丙二醛(MDA)含量,以此来研究不同水平的锌、铁、维生素A同时添加,三者在肉仔鸡血清、肝脏抗氧化功能方面的互作效应。结果表明:锌、铁与维生素A三者互作对提高肉仔鸡血清CuZn-SOD活性影响极显(著P<0.01),对提高肉仔鸡肝脏GSH-Px活性和降低MDA含量影响极显(著P<0.01)。这说明锌、铁、维生素A三者之间在肉仔鸡抗氧化方面存在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4.
总结了经历20多年选育的BMY牛所取得的进展,再通过3~5年的努力将完成BMY牛的培育,届时BMY牛将是一个适应我国南方炎热地区的热带肉牛新品种.  相似文献   
95.
对8株猪链球菌2型重庆分离株的核酸酶A全基因进行克隆测序,结果表明该基因长度为3 126 bp,与Gen-Bank发表的唯一的该基因的序列相比,核苷酸同源性高于98%,推导的氨基酸同源性高于94%。根据核酸酶A基因的测序结果建立扩增片段长度为301 bp的PCR检测方法,并用甲苯胺蓝DNA酶琼脂对猪链球菌分泌性核酸酶A的活性进行检测。检测了从病猪内脏分离的猪链球菌致病株35株,33株核酸酶A基因PCR检测阳性(阳性比例为94.3%),其中有24株分泌活性检测为阳性(阳性比例68.6%);正常猪扁桃体分离株14株,PCR检测为阳性的10株(阳性比例71.4%),其中有核酸酶A分泌活性为8株(阳性比例57.1%),检测菌株中有2型猪链球菌44株,38株扩增出核酸酶A基因的片段PCR检测阳性并且分泌活性为阳性的有32株,猪链球菌1型、7型、9型、13型、1/2型各1株,均能扩增出核酸酶A基因的片段,但只有13型猪链球菌有核酸酶A分泌活性。对猪链球菌在不同生长时期核酸酶活性的检测显示,猪链球菌在培养4、8、16、32、48 h均有核酸酶A的分泌,并且C a2 和M g2 为分泌性核酸酶A的活性必需因子。  相似文献   
96.
重组牛皮蝇素A蛋白的免疫试验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由毕赤酵母表达的皮蝇素A(Hypdermin A,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和牦牛,了解该蛋白免疫效果。用两种不同分子量的重组HA蛋白分别免疫新西兰大白兔1次和2次,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3周后抗体水平达到峰值,后缓慢下降。50KD蛋白免疫效果较30KD蛋白好,差异非常显著(P〈0.01)。用其中50KD的重组HA蛋白分别在7月和9月免疫自然感染牛皮蝇蛆病牦牛,观察感染率和感染强度,ELISA测其抗体消长规律。结果表明,7月免疫组与9月免疫组感染率分别为83.3%和36.3%(对照组为55.5%);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6.5和4.2(对照组为13.0),差异不显著(P〉0.05)。免疫后,抗体水平上升,3个月后缓慢下降。9月免疫组免疫效果较7月免疫组好,三组抗体水平差异非常显著(P〈0.01)。上述研究结果为防治牛皮蝇蛆病疫苗的深入研究和实践运用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97.
禽流感病毒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禽流行性感冒(av ian in fluenza,A I,简称禽流感)是由A型禽流感病毒(av ian in fluenza v irus,A IV)引起的禽类烈性传染病。作为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O IE)定为A类的传染病,A I不仅给世界养禽业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而且对人类健康和生命安全构成了严重威胁。因此,A I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国内外学者也对其进行了大量研究。作者从病原基因组及其编码的蛋白质、致病力、变异性以及对人类感染A IV的分子机制等角度就A IV的分子生物学研究作一综述,为防制A I提供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人类禽流感的防治措施,加深人们对A I的认识。  相似文献   
98.
毕赤酵母表达皮蝇素A蛋白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建立了用毕赤酵母表达系统表达皮蝇素A(Hypodermotin A,HA)的技术,并对表达条件进行了优化筛选。将皮蝇素A基因连接到质粒pPIC9k上,构建了重组转移质粒pPIC9k—HA。重组质粒通过电激转化入酵母细胞GS115后,用组氨酸缺陷培养基和G418分别进行筛选。重组酵母细胞在含0.5%甲醇的培养基中诱导产生目的蛋白,培养3d后收取上清,用阴离子交换层析柱分离纯化。经SDS—PAGE检测,所表达的蛋白相对分子质量约为30000。Western—blotting表明,该蛋白能与兔抗HA血清特异性结合。明胶电泳检测显示,该蛋白具有酶活性。单因素改变表达条件的结果表明,甲醇浓度在0.5%~1%、溶氧量在70%以上、诱导2~3d的情况下表达产量最高,达1500mg/L左右。该研究结果对防治牛皮蝇蛆痛疫苗的深入研究及毕赤酵母在寄生虫领域的应用有一定价值。  相似文献   
99.
利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分别测定正常对照组(Ⅰ组)、内毒素组(Ⅱ组)和内毒素+阳离子A拮抗组(Ⅲ组)中兔红细胞膜磷脂酰胆碱(PC)、磷脂酰乙醇胺(PE)、磷脂酰丝氨酸(PS)和磷脂酰肌醇(PI)含量。结果显示,Ⅱ组中除PE在处理后0.5h没有明显变化外(P〉0.05),PC、PE、PS、PI含量在0,5、1、3、5、7h均低于Ⅰ组(P〈0.05,P〈0.01);而Ⅲ组中除PS、PE和PI在处理后0.5h、PC在1h、PI在3h没有明显变化外(P〉0.05),整个时间段中上述4种磷脂的含量均高于Ⅱ组(P〈0.05,P〈0.01)。可见,内毒素能使兔红细胞膜磷脂含量降低,而阳离子A在一定程度上具有对内毒素的拮抗作用和对红细胞膜的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100.
精子受精抗原-1(FA-1) mRNA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通过RT-PCR检测了该基因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的表达情况。首先,提取绵羊睾丸组织、附睾头、体、尾部组织总RNA,以此为模板,反转录合成cDNA,自行设计引物,PCR扩增出462 bp的目的DNA。然后,将目的片断克隆入T载体,通过菌液PCR和重组质粒酶切,鉴定重组质粒中的目的DNA。再经序列分析鉴定目的片断。同时,以β-actin为内参照物,进行RT-PCR半定量分析,比较精子受精抗原(FA-1)在睾丸、附睾头、体、尾组织中的表达量。结果表明,FA-1在绵羊睾丸和附睾中均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