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82篇
  免费   28篇
  国内免费   73篇
林业   44篇
农学   17篇
基础科学   16篇
  26篇
综合类   260篇
农作物   14篇
水产渔业   10篇
畜牧兽医   468篇
园艺   18篇
植物保护   10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1篇
  2021年   23篇
  2020年   21篇
  2019年   31篇
  2018年   12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37篇
  2015年   48篇
  2014年   45篇
  2013年   41篇
  2012年   76篇
  2011年   97篇
  2010年   66篇
  2009年   62篇
  2008年   41篇
  2007年   53篇
  2006年   54篇
  2005年   39篇
  2004年   27篇
  2003年   19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8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4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1年   2篇
  197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81.
本研究旨在建立一种快速、特异、敏感的H6亚型禽流感病毒(AIV)实时荧光定量RT-PCR检测方法。针对H6亚型AIV的血凝素(HA)基因序列保守区设计1对引物,并优化反应条件。结果表明,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为1.07×101拷贝质粒DNA,与常规PCR相比,灵敏度高出1 000倍;扩增产物的熔解曲线分析只出现1个单特异峰,无引物二聚体,Tm值为(80.81±0.08)℃,组内变异系数为0.08%~0.99%,组间变异系数为1.85%,可重复性好;对H1、H3、H5、H7、H9亚型禽流感病毒及新城疫病毒等其他呼吸道病原体无扩增;检测快速,从样本处理到报告结果仅需3.5 h。  相似文献   
82.
为研究HR土鸡中存在的不同亚型禽白血病病毒(ALV)共感染的情况,本实验分别采集46只HR土公鸡的泄殖腔棉拭子和455枚鸡蛋卵白样品,采用ELISA试剂盒检测p27抗原;并采用相应的ELISA试剂盒分别检测卵黄中J亚型ALV(ALV-J)和AB亚型ALV(ALV-AB)抗体。结果表明:HR土公鸡泄殖腔棉拭子样品中p27检出阳性率为87%(40/46),卵白检出率为74.7%(340/455);而卵黄中ALV-J和ALV-AB抗体阳性率分别为0(0/30)和80%(24/30)。无菌采集初步筛选p27抗原检测为阳性的5只HR土公鸡的抗凝血接种CEF,采用抗ALV-J和ALV-A的单克隆抗体进行IFA检测,结果显示5份样品中ALV-A和ALV-J的阳性率均为100%(5/5)。同时选取HR土鸡分离株HR332进行PCR扩增鉴定,结果表明分离株HR332存在ALV-J(HR332J)和ALV-A(HR332A)。其中,HR332J与11株ALV-J国内外参考株的同源性为92.4%~97.9%;HR332A与ALV-A参考株RSA-A、MQNCSU的同源性分别为90.1%和89.7%,与国内分离株SDAU09E2的同源性为99.0%。本研究显示,地方品种HR土鸡存在不同亚型ALV共感染,同时ALV-A和ALV-J共感染同一个鸡的现象已经存在。  相似文献   
83.
为研究H5N1亚型禽流感病毒(AIV)的抗药机制,本研究选取Clade2.3.4亚群中一株对金刚烷胺敏感的人源AIV A/Guangxi/1/2005(H5N1)(S-GX05),用抗流感病毒药物金刚烷胺对其进行定向诱导,筛选出一株抗药性病毒株,命名为R-A/Guangxi/1/2005(R-GX05)。通过全基因测序并与S-GX05全基因序列进行对比,结果显示S-GX05只在其M2蛋白中有一个氨基酸位点发生突变,即A30P;抗药性鉴定这两株病毒的半数药物抑制浓度(IC50)分别为0.9μM和48.9μM,表明R-GX05对金刚烷胺表现出一定程度的抗性。动物实验证实,这两株病毒对BALB/c小鼠的致病性基本一致,均表现出高致病性,其MLD50分别为4.7 log10 EID50和5.0 log10 EID50,两株病毒在小鼠体内各组织脏器中的分布及增殖能力也基本相同。这些结果表明,S-GX05在药物压力下产生抗药性后,并未引起其它生物学特性的改变。A30P的发现为进一步从分子水平上研究H5N1亚型AIV的抗药机制及新型抗流感新药的研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84.
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西藏林芝地区核桃表型特征进行研究,以期为西藏核桃的选育提供参考。依照核桃的性状调查方法,研究了林芝地区4个居群8个核桃家系:朗县(LX1-4)、米林县(ML7-8)、林芝县(LZ5-6)和2个铁核桃家系:波密县(BM9-10)的叶型、不同居群核桃表型特征以及坚果特征。结果表明:顶叶长与宽之比LX2最大,ML7最小;复叶长与宽比例LZ5最大,BM10最小;复叶最长的为ML7,最短者为BM10。坚果质量:BM>LX>ML>LZ;仁坚比:LX>ML>LZ>BM;壳厚:BM>LZ>ML>LX。坚果纵横径比值最大的为BM9,最小的为LX1。林芝地区朗县核桃可作为优良家系进行繁殖,波密的铁核桃保持着较高的遗传多样性,是选种和育种的优先资源。  相似文献   
85.
J亚群白血病病理学观察及抗原定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病理组织学和免疫组织化学技 术对1日龄感染鸡定期进行病理组织学观察 及gp85病毒糖蛋白检测,确定病理变化和J 亚群白血病的组织学嗜性及二者的关系。结 果在3周龄时出现第1只发病鸡,以后所有 鸡发病且病变随着日龄的增加而加重,主要 在骨髓、肝脏、脾脏、肾脏、卵巢、心肌等组织 中出现瘤细胞增生,并有炎性反应;免疫组在 3周龄时,肝脏、心脏、肺脏、小肠、肾脏、卵巢、 骨骼肌开始出现阳性反应,抗原主要在胞浆 中出现,呈深蓝色颗粒。在10周龄~14周龄 时,骨髓呈中度的阳性反应,而其它组织的阳 性信号出现的程度未见大的变化;在23周龄 时,肝内肿瘤呈较强阳性反应,信号主要集中 在细胞核;整个实验过程中,法氏囊、脑始终 呈阴性反应。研究发现,骨髓及肿瘤的抗原 性较强,并且肿瘤的抗原性要强于骨髓;另外 还发现,在阳性反应强的组织中,病变较明 显,肿瘤细胞增生明显,即阳性反应的组织器 官易形成肿瘤转移灶。  相似文献   
86.
87.
为建立一种能够快速、灵敏和特异地检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的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本研究以ALV-J原型病毒株HPRS-103的pol基因3′端与gp85编码基因之间的保守区域(5 258 bp~5 802 bp)为检测目的片段,构建重组质粒并作为靶基因,通过对其浓度、引物浓度和退火温度的优化,建立了ALV-J SYBR Green Ⅰ荧光定量PCR方法.结果显示该方法的最低检测限度为2.36×102拷贝/μL,比普通PCR高100倍;与其他禽源病毒无交叉反应;批内和批间变异系数均小于5%.表明本研究建立的方法具有良好的特异性、稳定性和灵敏性.采用该方法对100只临床病鸡进行检测,ALV的检出率为44%.随机选择10只感染阳性鸡,检测病毒基因在心脏、肝脏、脾脏、肺脏和肾脏中的分布与表达水平,结果表明ALV-J在各主要脏器中均有分布,但以肾脏中的病毒表达量最高.  相似文献   
88.
为了解近期中国北方禽源H9N2亚型禽流感病毒(AIV)流行规律及分子遗传进化特征,本实验对2011年在中国北方家禽中分离到的11株H9N2亚型AIV通过RT-PCR扩增病毒的HA基因片段,进行测序及遗传进化分析,并对这些病毒的受体结合性进行了检测.结果表明:11株H9N2亚型AIV分离株的HA基因在HA1和HA2的氨基酸裂解位点均为PSRSSR/GLF基序,符合低致病性病毒株氨基酸序列特征.多数病毒HA潜在糖基化位点为8个,所有分离株病毒的受体结合位点226位均为L,经红细胞受体结合性试验验证表明这些病毒均同时具有α-2,3和α-2,6受体结合特性,表明目前北方地区流行的H9N2亚型AIV具有感染哺乳动物的潜在威胁.本研究结果对加强H9N2病毒的分子流行病学监测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89.
利用固相酶联方法对分离自吉林省猪群中的3株H3N2亚型流感病毒进行了受体亲和性鉴定.结果显示,这3株病毒与SAα2,3和SAα2,6受体都能结合,并且偏嗜SAα2,6受体,暗示它们具有感染人的潜能.因此应该加强猪流感的流行病学调查,及时发现那些具有引发人流感流行潜能的病毒,为防控人间流感提前做好准备.  相似文献   
90.
为分析髓细胞瘤型J亚群禽白血病病毒(ALV-J)地方分离毒株的分子特征及开展该病毒的反向遗传操作研究,本试验从四川某肉种鸡场髓细胞瘤病变病鸡的组织中分离到1株髓细胞瘤型ALV-J,命名为SCGS-1.序列测定表明其前病毒cDNA全序列长7 499 bp,与其他ALV-J代表毒株序列相似性均为95%~99%.在所有基因中,其env基因和LTR序列与其他毒株相应序列同源性相对较低,env基因同源性为93.0%~99.5%,LTR基因同源性为92%~95%,pol基因同源性为97%~99%,gag基因同源性为94%~97%.根据该毒株序列和质粒pUC19的序列,将SCGS-1株前病毒cDNA全序列分3段克隆入pUC19中,构建含SCGS-1前病毒cDNA的重组载体并命名为pUC-SCGS.试验结果为研究ALV-J的进化规律和开展反向遗传操作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