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73篇
  免费   492篇
  国内免费   511篇
林业   1380篇
农学   1253篇
基础科学   189篇
  723篇
综合类   2344篇
农作物   537篇
水产渔业   329篇
畜牧兽医   658篇
园艺   314篇
植物保护   249篇
  2024年   15篇
  2023年   86篇
  2022年   128篇
  2021年   160篇
  2020年   170篇
  2019年   199篇
  2018年   123篇
  2017年   189篇
  2016年   207篇
  2015年   197篇
  2014年   277篇
  2013年   311篇
  2012年   398篇
  2011年   487篇
  2010年   460篇
  2009年   463篇
  2008年   444篇
  2007年   450篇
  2006年   428篇
  2005年   355篇
  2004年   338篇
  2003年   256篇
  2002年   229篇
  2001年   159篇
  2000年   146篇
  1999年   134篇
  1998年   112篇
  1997年   128篇
  1996年   115篇
  1995年   107篇
  1994年   99篇
  1993年   93篇
  1992年   95篇
  1991年   96篇
  1990年   83篇
  1989年   47篇
  1988年   45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28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14篇
  1983年   3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8篇
  1980年   6篇
  1979年   8篇
  1978年   8篇
  1977年   5篇
  197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97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7 毫秒
41.
在福建省华安县西陂国有林场,对降香黄檀53个家系6年生试验林的生长指标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表现最为优良的前3个家系是BS29、BS28、DF35,其次为家系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均在生长量上表现良好;表现最差的家系是FJ121、FJ120、LD43,其次为家系WC11、BS31、LD42、WZS55、WZS58、GZ106、HK15,均在生长量上表现差。初步筛选出适合于闽南沿海地区种植的10个优良家系:BS29、BS28、DF35、ZQ5、ZQ6、ZQ7、LZ8、BWL84、BWL90、FJ117。  相似文献   
42.
苏慧 《湖南农机》2011,38(1):64-65
CAD/CAM应用越来越广泛,但对于CAD/CAM应用软件的选型是一些设计人员及企业面临的问题,文章介绍了CAD/CAM软件系统的组成,CAD/CVM应用软件的选型要素,企业选型时应注意的事项.  相似文献   
43.
不同春小麦品种耐低磷性评价及种质筛选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筛选磷高效作物是充分利用土壤磷素和减少磷肥施用量的重要手段。本研究以16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为材料,对其苗期的株高、总根长、根表面积等8个指标的耐低磷系数进行分析,采用隶属函数法综合评价春小麦苗期的耐低磷特性,初步筛选耐低磷材料,并进一步进行成株期的耐低磷特性鉴定,筛选出耐低磷材料和磷敏感材料,分析其在低磷下酸性磷酸酶的活性变化。结果表明,低磷胁迫下春小麦材料苗期和成株期的各性状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并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小麦生长受抑制程度增强。通过主成分分析将苗期8个指标转化成4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2.60%),将成株期的10个指标转化为3个综合指标(累计贡献率为83.23%);采用隶属函数法计算耐低磷综合评价值(D)值,对D值进行聚类分析,将苗期的162份春小麦种质资源划分为耐低磷型(10份)、较耐低磷型(26份)、低磷较敏感型(91份)、低磷敏感型(35份)4类。选取耐低磷型材料(5份)和低磷敏感型材料(4份),进一步进行成株期鉴定,最终筛选1份耐低磷材料wp-35和1份磷敏感材料wp-119。通过分析其酸性磷酸酶活性,发现在低磷胁迫下春小麦根系和叶片中的酸性磷酸酶活性均升高,且耐低磷材料的酸性磷酸酶活性高于磷敏感材料。本研究结果可为解析春小麦耐低磷特性、培育耐低磷品种提供种质资源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4.
During 11 breeding seasons, 351 7- to 10-day-old horse embryos were nonsurgically transferred into recipients that ovulated between 3 and 10 days earlier. Pregnancy rates at 14 and 40 days and foaling rates were 77.8% (273/351), 69.2% (243/351), and 64.4% (226/351), respectively. Pregnancy loss between 14 and 40 days was 11% and between 40 days and delivery was 7%. The transfer of quality grade 3 to 4 embryo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lower pregnancy rate at 14 days compared with the transfer of grade 1 to 2 embryos (46.2% vs. 79%; P < .05). Eight-day-old embryos resulted in significantly lower pregnancy losses than day 9 or 10 embryos, as occurred for embryos between 400 and 1200 μm compared with embryos <400 μm. Embryos recovered from mares >20 years resulted in a significantly higher pregnancy loss rate than those recovered from younger mares. The same happened for embryos coming from mares affected by reproductive pathologies compared with healthy mares performing sport activity. None of the evaluated parameters influenced recipients' foaling rate significantly.  相似文献   
45.
曹景林 《湖北农业科学》2011,(21):4321-4325,4349
提出了在烟草育种中应用轮回选择方法的必要性,综述了轮回选择改良群体的理论与方法和轮回选择在烟草育种中的应用效果,同时探讨了轮回选择在烟草群体改良中的应用特点和方法。  相似文献   
46.
潘志坚 《广东园林》2011,33(5):66-71
韶关地区道路绿化树种大多数是从南部珠三角地区和北部湖南地区引进,可能存在所引进树种是否适应韶关气候的问题。因此,如何运用科学的方法选择与配置道路绿化植物和确定合适的种植位置就成为道路绿化工程的关键。  相似文献   
47.
对于投资国来说,对外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投资收益和潜在收益有较大影响。为了研究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产业选择对中国产业的影响,本文基于比较优势,构建发展中国家OFDI决策模型,通过构造评价指标以及构建回归模型,并利用2005-2014年中国对外直接投资数据、出口数据、行业相关数据对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效应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作为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的两个重点产业,第二、第三产业可以为提高本国对应产业的比较优势提供支撑;中国对美直接投资、美国自身的产业比较优势、其他国家对中国直接投资、中国国内的固定资产投资、中国各行业从业人员数均有助于提高中国产业比较优势;由于中国内部约束和外部约束的原因,中国对美直接投资对提升中国产业比较优势的作用还不明显。  相似文献   
48.
Interspecific hybrids between Trifolium uniflorum and cultivated white clover (Trifolium repens) have highly useful characteristics for temperate pastoral systems derived from both parent species. However, the early hybrids (F1 and BC1) also have unacceptably poor seed production for commerce. This study analysed the basis for the poor seed production and investigated breeding strategies for overcoming the problem. The BC1F1 generation produced lower‐than‐expected numbers of heads per plant and seeds per floret. Backcrossing of selected hybrids to white clover corrected these deficiencies and created new variation. Seed numbers were also returned to near target levels by recurrent selection within the BC1 generation. Thus, it was possible to retain a theoretical average of 25% of T. uniflorum genome and still achieve high seed production per plant. The BC1F2 and BC2F1 generations produced high seed numbers per plant, along with reasonable variation. Both of these second‐generation hybrid forms have high reproductive potential and should be the focus for the selection of the desired combinations of agronomic and seed production traits.  相似文献   
49.
以39份玉米自交系为材料,2017—2018年在甘肃省张掖市设置田间自然抗旱鉴定试验,筛选抗旱鉴定指标,综合评价玉米自交系的抗旱性。结果表明:在干旱胁迫下,39份玉米自交系的粉丝间隔时间延长了0~3 d,株高、穗位高、穗长、穗粗、穗干重、籽粒干重、出籽率及百粒重均降低,其中,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3个指标分别为正常灌水处理的81.5%、79%和88.5%。穗干重、籽粒干重和出籽率与平均抗旱系数呈显著正相关,可作为玉米自交系抗旱鉴定的主要指标。利用加权抗旱系数法综合评价筛选出强抗旱玉米自交系10份,其中自交系E28、DH351、陇1222、浚92-8和黄早四,抗旱性达到极强。本研究所筛选到的抗旱自交系可在选育抗旱新品种中加强利用。  相似文献   
50.
为了满足人们对畜产品需求的快速增长,必须在加快畜禽产业发展的同时把对环境的影响降到最低,提高畜禽遗传特性有望促进这一问题的解决。进入21世纪以来,以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分子育种技术迎来了发展机遇,利用该技术可实现早期准确选择,从而大幅度缩短世代间隔,加快群体遗传进展,并显著降低育种成本。虽然在某些畜种中(如奶牛),基因组选择取得了成功,群体也获得较大遗传进展,但仍无法满足快速增长的需求。因此,亟需寻找能够进一步加快遗传进展的方法。研究表明,在SNP标记数据中加入目标性状的已知功能基因信息,可以提高基因组育种值预测的准确性,进而加快遗传进展。而挖掘更多基因组信息的同时,开发更优化的分析方法可以更有助于目标的实现。文章总结了主要畜禽物种的可用基因组数据,包括牛、绵羊、山羊、猪和鸡以及这些数据是如何有助于鉴定影响重要性状的遗传标记和基因,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因组选择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