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35篇
  免费   17篇
  国内免费   21篇
林业   65篇
农学   15篇
基础科学   20篇
  52篇
综合类   156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8篇
畜牧兽医   24篇
园艺   17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7篇
  2019年   10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15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4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3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5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3篇
  1997年   5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6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01.
本文根据2005年1~11月闽南、台湾浅滩渔场单拖渔业调查监测资料,分析和研究该海区单拖渔业利用状况、主要渔获物资源动态。结果表明:2005年渔获量平均密度指数(CPUE)3月最高,达134.41kg/h,随后迅速下降,9月为全年最低,仅34.75kg/h;渔获物组成以生命周期短、个体小、营养级较低的种类为主,二长棘鲷居绝对优势,占总渔获重量的38.8%;各主要种类渔业资源时空分布变化较为明显;近十年来,渔船功率和网具的日趋大型化,小型单拖渔船数量有所减少。通过监测调查为渔业管理部门制订科学的渔业资源养护措施、加强和完善渔业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02.
日光温室温光环境对黄瓜茎叶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观察了冬季日光温室光照和温度条件对黄瓜茎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光辐射量、见光时段小时积温、日均积温及20 cm地温能有效反映黄瓜茎叶生长的动态变化。光辐射量是影响冬季日光温室黄瓜生长的主要因素,而见光时段小时积温对黄瓜茎叶生长有更为直观的影响。冬季连阴几天放晴后,黄瓜植株的生长有一定的滞后期,与10~20 cm的土壤温度回升慢有直接的关系。  相似文献   
103.
李素华  许晶晶  金青  苏苑苑  袁笑  周燕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2):19924-19926,19942
对宿迁市地被植物的应用种类、季相变化及新引种的地被植物的覆盖度、越冬和越夏能力进行调查分析,结果表明:宿迁园林中共应用地被植物89种,以观叶灌木和宿根观叶类居多;夏季季相色彩最为丰富,但红色系花卉比例较大;在覆盖度、越冬和越夏能力评价中综合表现较好的为亮绿忍冬、地被石竹、大花六道木、水果兰、大滨菊,综合表现较差的为细茎针茅、紫露草。  相似文献   
104.
园林地被植物种类及其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地被植物为营造城市园林景观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根据地被植物的性质,研究了地被植物的种类,探讨了地被植物的作用以及在城市园林绿地中的应用配置。  相似文献   
105.
以新疆天山北坡植被2000-2004年的归一化植被指数为依据,应用灰色预测方法对2005、2006年的地表植被变化情况进行了预测,同时将预测结果划分为7个数值段域,分别对这7个数值区间上的预测精度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研究区域未来2a内,中高植被覆盖度区域的植被衰退减缓,同时INDV≤0.25区域内衰减趋势加剧,减退面积扩大;对地表植被7个数值域的预测中,0.20≤INDV≤0.29的数值段内预测精度最低,平均统计数值为85.34%.  相似文献   
106.
11种地被植物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益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选择青岛市城阳区11种主要地被植物,利用Li-6400便携式光合测定系统进行了光合生理生态指标的测定,对其固碳释氧与降温增湿效应进行了量化研究。结果表明,11种地被植物的固碳释氧量较高的有火棘、黄花鸢尾、鸢尾,较低的有金叶女贞、五叶地锦和大叶黄杨。降温增湿能力较高的有五叶地锦、金银花、金焰绣线菊,较低的有金叶女贞、大花萱草、鸢尾。  相似文献   
107.
利用常规资料、地面自动站资料、FY-2E卫星TBB资料(0.1°×0.1°)、西安多普勒天气雷达资料,采用天气动力学诊断方法和强天气分析技术对2015年5月7日的陕西省商洛地区强对流天气过程的大尺度环流背景、物理量场、中小尺度天气系统演变特征及规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强对流主要位于暖湿空气与干冷空气的交界处,地面温度、露点温度、海平面气压、风场分析清晰地反映出地面冷锋和低压倒槽的交汇区域,冷暖空气的过渡区对于强对流天气的落区判断有指示作用。中尺度天气系统发展的强盛程度通过TBB的时间演变图可以清楚地进行判断。强对流大多发生在TBB梯度大值区,冰雹云团大多产生在云团成熟期之前。多普勒天气雷达上的强回波结构对于预警有提前预判的提示作用。在此次致灾天气过程中,明显低层弱回波区和中高层的悬垂回波结构,中层强回波中心与低层位移达1.5 km左右,预示了降冰雹的潜势。45 d Bz强度的回波延伸至9 km以上,这些指标对准确做出强对流天气预警有较好的指示意义。  相似文献   
108.
利用高空观测资料、地面自动站观测资料、NCEP 1.0°×1.0°再分析资料、FY-2C资料等,从天气系统、物理量场、卫星云图等方面对2014年8月23日黔西南州的这次强降雨天气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中低层切变和冷空气是此次暴雨天气的主要影响系统,地面辐合线触发了暴雨天气的发生发展;中尺度对流云团沿地面辐合线生成与发展,对流云团合并增强是直接造成黔西南州大暴雨的主要原因;850 h Pa水汽通量散度辐合中心沿着地面辐合线自北向南移动影响黔西南州,且降雨落区与水汽通量和水汽通量辐合中心相对应。  相似文献   
109.
以珍贵药材树种七叶莲的3个月生播种苗为研究材料,选用腐熟羊粪、尿素+过磷酸钙、复合肥和微生物肥等4种肥料配比,分析不同肥料对七叶莲幼苗生长的影响,确定七叶莲种植适宜的施肥方式和数量,为其今后规模化生产提供基础数据。结果表明:对七叶莲苗高、地径和生物量的生长效应影响最显著的肥料为尿素+过磷酸钙(CO(NH_2)_21.25 g·L_(-1)+P_2O_51.25 g·L_(-1)),是刺激苗木地上部分生长的最佳施肥组合方式。肥料配比对不同苗木生长时期的生长效应影响也存在显著差异,在施肥后的第2个月和第3个月,使七叶莲苗高生长最快的是施肥量为1.25 g·L_(-1)的复合肥,分别是对照苗高的1.44倍和1.74倍,对七叶莲苗木根的生长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在施肥第5个月后,尿素+过磷酸钙的肥料(CO(NH_2)_21.25 g·L_(-1)+P_2O_51.25 g·L_(-1))对七叶莲的苗高和地径生长影响最明显,苗木生长效率最大,分别是对照的2.3倍和1.54倍,而使生根数量和平均根长最优的为施肥量为2m L·L_(-1)的微生物肥,分别是对照的1.83倍和2.44倍。  相似文献   
110.
地下采煤地表沉陷规律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研究煤层开采对地表的影响及变形规律,以柳树沟煤矿一采区的113001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建立模型,选取合适的参数,对该工作面的开采沉陷进行模拟,生成地表下沉曲线、水平移动曲线,通过对下沉曲线和水平移动曲线的对比分析,得出柳树沟煤矿一采区113001工作面开采地表移动变形规律。总体来说,由于煤层埋藏较深,开采厚度不大,其直接顶板岩层冒落岩块体积膨胀,所以不会造成该工作面采煤完成后出现大规模的地表沉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