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963篇
  免费   329篇
  国内免费   600篇
林业   402篇
农学   614篇
基础科学   192篇
  908篇
综合类   2695篇
农作物   463篇
水产渔业   302篇
畜牧兽医   1297篇
园艺   637篇
植物保护   382篇
  2024年   21篇
  2023年   129篇
  2022年   201篇
  2021年   274篇
  2020年   253篇
  2019年   266篇
  2018年   197篇
  2017年   335篇
  2016年   315篇
  2015年   324篇
  2014年   361篇
  2013年   451篇
  2012年   514篇
  2011年   525篇
  2010年   446篇
  2009年   421篇
  2008年   389篇
  2007年   401篇
  2006年   346篇
  2005年   258篇
  2004年   229篇
  2003年   150篇
  2002年   134篇
  2001年   123篇
  2000年   116篇
  1999年   102篇
  1998年   70篇
  1997年   66篇
  1996年   64篇
  1995年   59篇
  1994年   44篇
  1993年   57篇
  1992年   55篇
  1991年   40篇
  1990年   24篇
  1989年   36篇
  1988年   23篇
  1987年   17篇
  1986年   8篇
  1985年   11篇
  1984年   5篇
  1983年   5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7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4篇
  1977年   1篇
  1974年   1篇
  1956年   5篇
  195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789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 毫秒
991.
[目的]利用人工有机蔗糖废水通过厌氧发酵产氢气,考察水体中NH4+浓度(0~8 000 mg/L)对厌氧发酵产氢的影响。[方法]分析废水中糖降解速率,比产氢率和产氢率。[结果]结果表明当NH4+浓度在1 200~2 400 mg/L时,对微生物的厌氧发酵产氢是有利的,但当NH4+浓度大于4 800 mg/L时,对厌氧发酵产氢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其中对其发酵液相产物也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992.
 【目的】构建猪轮状病毒主要保护性抗原VP4基因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口服疫苗,为猪轮状病毒的防治提供有效方法。【方法】将猪轮状病毒免疫保护性抗原基因VP4主要结构功能区定向插入乳酸菌表面表达载体pNZ8112,电转化乳酸乳球菌NZ9000,构建了pNZ8112/NZ9000乳酸乳球菌表面表达系统。通过SDS-PAGE、Western-blot和免疫荧光方法鉴定,以此活菌系统口服免疫6~8周龄Balb/c小鼠,测定了免疫动物的局部体液免疫和系统免疫应答。【结果】证明插入的外源基因在菌体表面得到了正确表达,表达猪轮状病毒免疫保护性抗原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免疫动物后,分别在粪便、泪液和阴道洗液中检测到了特异性分泌型IgA抗体和在血液中检测到了IgG抗体的存在;体外细胞中和试验结果表明,血清抗体对猪轮状病毒的中和效价为1﹕40。【结论】表达猪轮状病毒免疫保护性抗原的重组乳酸乳球菌口服免疫动物能够产生良好的局部和系统体液免疫应答而且具有免疫中和效力。  相似文献   
993.
以26个杂交中籼迟熟组合为材料,通过齐穗期剪叶及本田密肥、疏株处理,研究了杂交中稻齐穗期下部叶片对结实率的影响与组合间库源结构的关系.结果表明,杂交中稻齐穗期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程度在杂交组合间存在较大差异,表现为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与组合间着粒数呈极显著正相关关系,当杂交组合群体的着粒数≥185粒/穗时,倒4以下叶片对结实率才有显著作用.原因在于组合间着粒数与单位颖花的绿叶占有量呈极显著负相关关系,着粒数越多的大穗型组合,其"库"" 源"矛盾越大,则越需要充分利用倒4以下叶片的光合物质,才能保证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反之,着粒数较少的中小穗型组合,其光合源相对较充分,顶部3片叶的光合产物基本能满足籽粒的正常灌浆结实,对下部叶片光合物质量的需求量相对较小.此外,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还与本田移栽密度呈极显著负相关,植株基部光照强度的改善有利于倒4以下叶片提高结实率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4.
采用桶栽试验,研究了不同施用量下,基质改良剂对江苏滨海高钠盐粉土理化性质及西红柿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与不使用改良剂处理(CK)相比,施用基质改良剂处理表层土壤干密度降低1.06%~9.39%,孔隙率增加1.10%~9.69%;土壤含盐量减少21.16%~25.64%;基质改良剂处理的土壤,其碱化度(ESP)、pH、土壤交换性Na+、土壤Na+和Cl-均较CK下降,且与基质施用量负相关;各处理土壤Ca2+和SO24-质量摩尔浓度分别较CK增加了150.00%~271.4%和3.8%~88.9%,且与施用量正相关。施用改良剂后,西红柿增产6.04%~30.95%,基质改良剂对江苏省滨海滩涂高钠盐粉砂土具有较好改良效果,其最佳施用量约为8.4~9.0t/hm2。  相似文献   
995.
昆薯4号属中晚熟品种,是昆明市农业科学研究院从国际马铃薯中心(cIP)引进的马铃薯选育材料中筛选而来,其杂交组合母本:381379.9,父本:XY16。在品种比较试验和云南省马铃薯品种区域试验及生产试验中表现突出,2009年该品种通过云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为“昆薯4号”。  相似文献   
996.
川凉薯4号新品种是1997年以Sehwalbe作母本,56-2作父本,有性杂交获得实生籽,经过各代鉴定筛选而育成。该品种2006-2007年在四川省两年区试中平均667m2产鲜薯1514.44kg,较米拉(CK)增产10.19%,大中薯率达73.11%;干物质21.10%、淀粉15.11%、还原糖0.097%、维生素c27-5mg,100g鲜薯、粗蛋白2.02%;抗晚疫病、高抗轻花叶病毒病和卷叶病毒病,感青枯病。2009年5月13日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997.
利用复合区间作图法和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对野生大豆江浦野生豆-5和栽培大豆南农06-17所得的F2∶3家系(2008、2009年)及F2∶4家系(2009年)的单株有效荚数、单株粒重、百粒重3个荚粒相关性状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27个QTL,混合线性模型复合区间作图法检测到18个加性显性QTL和13对上位性QTL,2种方法共同检测到17个QTL,其中12个QTL(qEPP-H-1、qEPP-Lb-1、qSWP-La-1、qSWP-Lb-1、qSW-B1-1、qSW-B2-1、qSW-D1b-1、qSW-H-1、qSW-H-2、qSW-I-2、qSW-Lb-1和qSW-Ma-1)在2 a或2个世代稳定表达,qEPP-H-1、qEPP-Lb-1和qSWP-Lb-1的增效等位基因来源于野生大豆。研究结果为野生大豆优异等位基因的发掘、栽培大豆遗传基础的拓宽以及大豆产量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98.
张边江 《杂交水稻》2012,27(2):8-10
转C43基因(PEPC+ PPDK+ ME)水稻光合速率与转PEPC单基因水稻相近,存在能量亏缺现象.分析了转C43基因水稻能量亏缺的原因,探讨了生产上可用的能量亏缺补偿技术,为转C4基因水稻的推广提供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99.
大麦β 葡聚糖的提取及功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麦是世界上第四大禾谷类作物,其籽粒中的β-葡聚糖是重要的功效成分之一。本文综述了大麦籽粒β-葡聚糖的特性、含量变化和结构特征、提取方法和工艺,以及在大麦饲料、啤酒麦芽、饮料食品、保健医药中的功能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1000.
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进一步探究小麦-簇毛麦T4DL·4VS易位系的育种利用价值,选用以T4DL·4VS易位系为亲本组配的5个F2群体为试验材料,研究了T4DL·4VS易位染色体在不同遗传背景中对小麦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所有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有效穗数、每穗小穗数和穗粒数无明显影响;在与郑麦9023、周9823和绵阳26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株高表现出一定的正向效应;在与周9823、石4185和扬麦15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千粒重表现出负向效应;在与郑麦9023、周9823和扬麦15配置的3个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穗长表现出负向效应;在与扬麦15配置的组合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叶面积表现出一定的负向效应。可见在不同背景中T4DL·4VS易位染色体对农艺性状的遗传效应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