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13篇
  免费   41篇
  国内免费   102篇
林业   37篇
农学   116篇
基础科学   1篇
  75篇
综合类   505篇
农作物   77篇
水产渔业   87篇
畜牧兽医   282篇
园艺   47篇
植物保护   29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1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16篇
  2020年   10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13篇
  2017年   16篇
  2016年   27篇
  2015年   36篇
  2014年   71篇
  2013年   69篇
  2012年   108篇
  2011年   124篇
  2010年   127篇
  2009年   131篇
  2008年   99篇
  2007年   104篇
  2006年   75篇
  2005年   52篇
  2004年   34篇
  2003年   32篇
  2002年   12篇
  2001年   10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7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5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1.
人兽共患寄生虫种类多、宿主广泛且危害严重。血吸虫病、棘球蚴病、囊尾蚴病、旋毛虫病、弓形虫病等是常见的重要人兽共患寄生虫病。人类和家畜饱受寄生虫病的危害,这对公共卫生和畜牧业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保护易感群是控制人兽共患寄生虫病流行的综合防控措施。在综合防控策略中,疫苗的使用是切断循环链、控制乃至消灭人兽共患寄生虫病的理想和有效途径之一。选用高效的抗原筛选方法挖掘潜在的疫苗候选分子是开发疫苗的前提和关键。抗原筛选技术的更新换代使得研究者发掘出了更多新抗原和保护性多肽。现有的抗原筛选方法主要包括传统的粗抗原筛选法、cDNA文库筛选法、蛋白质组学筛选法、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技术联合筛选法。很多抗原筛选的方法是伴随寄生虫疫苗研究的发展应运而生的,粗抗原筛选法是基于抗原抗体相互反应的免疫学原理而设计的,此方法筛选的天然抗原可引起机体较强的免疫反应;cDNA文库筛选抗原的优势在于筛选更有针对性,所以候选产物的成分更单一、明确;蛋白质组学筛选法是基于质谱而兴起的一种筛选技术,它既可对未知蛋白组分进行鉴定,还可对鉴定结果进行差异比较,在未知分子的发现和功能特殊的靶分子筛选中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后基因时代的到来,生物信息学及多组学联合筛选技术使得抗原筛选逐步进入了多维、立体的筛选模式,也使得候选抗原及其表位的功能研究更加深入,这为基因工程疫苗和多肽疫苗候选分子的筛选提供了技术手段。  相似文献   
12.
高校文库在弘扬高校学术传统、推动高校教学科研、铸造师生良好品质等方面有着特殊作用,近年来高校文库建设日益受到高校重视。江西师大文库与其他著名高校文库相比,发展还显滞后,具体表现在收藏不尽人意、管理制度缺乏等方面。江西师大文库要想摆脱落后局面,获得可持续发展,必须做足宣传来丰富收藏,制定规章来规范管理。  相似文献   
13.
专家文库     
《猪业科学》2011,(9):4-4
杜昱光,男,48岁,研究员,博士生导师。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天然产物与糖工程课题(1805组)组长,格莱克壳寡糖研究中心主任。国家“十一五”“863”海洋技术领域及农业生物技术领域项目评审专家。  相似文献   
14.
直接提取8个红树林土壤的总DNA,用放线菌门的特异性PCR引物进行扩增,通过构建16S rRNA文库,测序及系统发育分析,获取新颖放线菌菌株.结果发现,有酸微菌亚纲(Acidimicrobidae) (30.2%)、放线菌亚纲(Actinobacteridae) (68.0%)、红蝽菌亚纲(Coriobacteridae)(1.1%)和去腈基菌亚纲(Nitriliruptoridae)( 0.7%)成员,没有红色杆菌亚纲( Rubrobacteridae)成员.仙农指数和Chao1物种多样性指数(Schao1)表明,红树林土壤样品中含有丰富的放线菌多样性.以16S rDNA基因的相似率≥97%作为临界点,45.1%可能代表新候选种(candidate species)(未培养、分离).本研究为进一步获取新颖的红树林放线菌资源提供了基础.  相似文献   
15.
专家文库     
, 《猪业科学》2012,29(11)
黄如渠,男,广东潮州人,1974年2月出生,农业推广硕士,高级畜牧师,现任湛江广垦沃而多原种猪有限公司总经理,广东省科技评估专家库专家,广东省农业技术专家库专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考评员(畜牧类)。1995年毕业于广东海洋大学畜牧兽医专业,2010年获得华南热带农业大学硕士学位,从事养猪生产技术管理、兽医科学研究等工作17年。  相似文献   
16.
朱士恩,中国农业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动物遗传育种与繁殖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9年赴日本爱媛大学攻读动物资源生产学专业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7.
为克隆和研究猪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应用建库试剂盒成功构建了猪细胞因子cDNA表达文库。采取健康猪外周血及淋巴结,分离单个核细胞,经LPS PHA联合刺激不同时间后,提取总RNA。将各组样品混合,分离纯化mRNA。反转录合成cDNA第一链和第二链,与EcoRI和HindⅢ接头连接。酶切和过柱分级分离后,与λScreen载体连接,经体外包装转染E.coliER1647宿主菌,进行文库容量测定和扩增。以扩增文库的DNA为模板,利用已知基因引物克隆猪IL-2和IL-4的cDNA并进行测序。结果表明,成功构建了猪细胞因子cDNA文库,文库原始库容量为8×105,插入片段在300~2 000 bp,扩增得到特定的IL-2和IL-4基因,说明文库质量高、代表性强,为进一步从文库中筛选未知细胞因子及相关基因提供了有效的工具。  相似文献   
18.
基因芯片技术在畜牧业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DNA芯片(DNA chip)技术是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来影响最为深远的重大科技进展之一,是近年来生命科学与微电子学等学科相互交叉的一门高新技术.该技术通过设计不同的探针阵列,使用特定的分析方法可以具有多种不同的应用价值,如基因表达图谱测定、基因突变检测、基因多态性分析、基因组文库作图及杂交测序等,为"后基因组计划"时期基因功能的研究及现代医学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工具,将在新基因的发现、基因诊断、药物筛选、给药个性化方面取得重大突破.  相似文献   
19.
杨述林,博士,1975年生,四川省天全县人,2004年6月毕业于华中农业大学。获动物遗传育种专业博士学位,硕士期间主要从事中国地方猪品种遗传多样性研究,研究结果发表在法国杂志《Genetics Selection Evolution》;博士期间通过计算机模拟研究了中国培育猪品种用于QTL精细定位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傅衍,浙江大学动物科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沃森基因组科学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浙江加州国际纳米技术研究院客座教授,Genus国际集团PIC中国公司亚洲技术总监。1981年大学本科、1984年硕士研究生毕业于浙江农业大学;1985年同济大学教育部留德研究生预备部培训德语;1986—1995年在德国学习(博士生)和工作(教授助理)。1995年5月应教育部邀请参加留德博士回国考察团回国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