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928篇
  免费   1634篇
  国内免费   4288篇
林业   855篇
农学   4984篇
基础科学   80篇
  1885篇
综合类   17887篇
农作物   3175篇
水产渔业   1337篇
畜牧兽医   14856篇
园艺   1576篇
植物保护   1215篇
  2024年   438篇
  2023年   1472篇
  2022年   1464篇
  2021年   1597篇
  2020年   1507篇
  2019年   1802篇
  2018年   924篇
  2017年   1366篇
  2016年   1644篇
  2015年   1707篇
  2014年   1913篇
  2013年   1967篇
  2012年   2858篇
  2011年   2960篇
  2010年   2837篇
  2009年   3015篇
  2008年   3003篇
  2007年   2484篇
  2006年   2037篇
  2005年   1849篇
  2004年   1517篇
  2003年   1366篇
  2002年   936篇
  2001年   967篇
  2000年   728篇
  1999年   611篇
  1998年   436篇
  1997年   345篇
  1996年   361篇
  1995年   332篇
  1994年   309篇
  1993年   250篇
  1992年   242篇
  1991年   210篇
  1990年   139篇
  1989年   130篇
  1988年   42篇
  1987年   31篇
  1986年   19篇
  1985年   1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1年   3篇
  1980年   1篇
  1963年   7篇
  1955年   8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张雷  卫广森 《中国兽药杂志》2005,39(5):10-12,19
将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N基因克隆到表达载体pET28a后,转化到BL21(DE3)大肠杆菌表达系统中.通过筛选表达温度和IPTG的浓度,使N基因在原核表达系统中表达并使目的表达产物产量达到最高值.将诱导表达的产物进行SDS-PAGE蛋白电泳和Western检验,证明该表达产物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的N蛋白.试验结果说明,猪传染性胃肠炎病毒N基因能够在原核表达系统中大量表达,而且表达的蛋白质具有生物学活性.  相似文献   
992.
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杆状病毒(Baculovirus)是一类超大双链环状DNA分子(约135kbp),因其成员的病毒体呈杆状而得名.这类病毒主要见于昆虫体内,是已知昆虫病毒中类群最大、发现最早、研究最多且实用意义很大的昆虫病毒.其代表型苜蓿银纹夜蛾核型多角体病毒(Autographa Californica Nuclear Polyhedrosis Virus,AcMNPV)研究得最为深入.80年代初,国外学者发现多角体蛋白基因(polh)的强启动子及晚期大量表达的特性,Smith等首次建立了AcMNPV/秋黏虫细胞(spodoptera frugiperda,sf)表达系统,表达了人β干扰素.从此,以杆状病毒作为载体,在昆虫细胞或虫体内表达外源基因,形成了昆虫杆状病毒表达载体系统(Baculovirus Expression Vector System,BEVS).早期的BEVS有很多不足,如重组率较低、筛选困难、操作周期长、产物不易纯化等.短短20多年时间里,随着杆状病毒分子生物学研究的不断深入,杆状病毒表达系统迅速发展,不断完善,已成为当今基因工程领域四大表达系统之一,在研究基因表达调控、蛋白质结构和功能分析及各种生物活性物质的制备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993.
《中国禽业导刊》2005,22(22):48
据报道,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何大-最近成功研发出禽流感基因疫苗,动物实验已证实在老鼠身上产生了抗体。  相似文献   
994.
利用牛、绵羊等动物LHβ亚基基因序列设计引物,首次扩增并采用Sph Ⅰ酶切分析南江黄羊247个个体该基因部分序列的多态性.结果表明,采用Sph Ⅰ酶切LHβ亚基基因出现三种基因型,其中BB基因型占绝对优势(57.49%),其次为AB型(38.87%),AA型出现的比例非常小(3.64%),即南江黄羊群体中B等位基因频率76.925%远远高于A(23.075%).  相似文献   
995.
王雷  王宝维  杨志刚 《中国家禽》2005,27(22):53-54
在家禽育种工作中,人们长期以来一直追求其经济性状的提高,各种资源被最大限度地用来增强与经济利益相关的生长性能.但值得注意的是,单纯追求高产目标通常会导致家禽的抵抗力下降,从而引发大量疾病.尽管预防接种发挥了重要的防治作用,但未能完全控制和消灭传染病的流行,给家禽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促使人们不断探索新的防疫途径.从长远利益来看,采用遗传学方法从本质上提高抗病能力,实施抗病育种,将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随着分子生物学、分子遗传学和基因工程技术的发展,抗病育种将在家禽的育种中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96.
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渡边智正教授日前开始一项试验,计划通过筛选出有较强抗禽流感病毒能力的种鸡并让其繁殖产生后代的方法,培育出抗禽流感病毒的鸡。  相似文献   
997.
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VP1基因和牛α-干扰素基因的融合表达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将Asia Ⅰ型口蹄疫病毒YNBS/58株VP1基因和去信号肽的牛α-干扰素基因共同亚克隆于原核表达载体pET-28a中,转化BL21后经IPTG诱导,实现了重组融合蛋白VP1-BoIFN—α-在大肠埃希氏茵BL21中的高效表达,表达产物经SDS—PAGE和western-blotting分析,重组的VP1-BoIFN—α蛋白分子质量约为46ku,与预期大小相符。薄层扫描分析显示,重组蛋白VP1-BoIFN—α的表达量占茵体总蛋白的30%,且以包涵体的形式存在。包涵体提取物用8mol/L尿素溶解后,在变性条件下利用Ni—NTA柱对VP1-BoIFN—α-融合蛋白进行了纯化。  相似文献   
998.
雄性不育系的发现,研究、利用有效推动了多种农作物杂交种的应用和推广。因此许多育种单位在许多作物上相继开展了雄性不育系的研究和利用。目前番茄上研究和利用的雄性不育系都是由细胞核基因控制的.称为校质型雄性不育系.是受染色体上不同的隐性ms基因控制表达的。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发现具有完全保持能力的保持系。这就给雄性不育系用于番茄制种带来困难。  相似文献   
999.
干旱胁迫对植物基因的诱导及基因产物的变化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干旱胁迫所诱导的基因及其产物的功能进行了综述。干旱基因分为3种类型:ABA依赖型、ABA非依赖型和不能被ABA诱导型。这些基因编码的蛋白质在植物适应干旱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对揭示植物抗旱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00.
7种长蠹科昆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序列比较分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长蠹科昆虫严重危害林木和仓贮物品。该文应用非损伤性DNA测序技术测定了来自不同国家的长蠹科害虫的线粒体DNA ND4基因的部分序列。在获得的204bp的序列中,7种昆虫的序列变异丰富,多数变异发生在密码子的第3位点上。将实验结果与形态学特征比较分析,探讨7个种的形态差异与基因序列的差异;结果表明,7种昆虫不仅在外形特征上存在差异,而且在ND4基因序列上的差异程度也很显著,平均为21.94%。这为分类鉴定提供了充分的证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