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4篇
  免费   10篇
  国内免费   19篇
林业   21篇
农学   49篇
基础科学   1篇
  9篇
综合类   140篇
农作物   13篇
畜牧兽医   5篇
园艺   29篇
植物保护   6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8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2篇
  2014年   6篇
  2013年   10篇
  2012年   14篇
  2011年   28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5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5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8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7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为进一步开发、利用和保护夹竹桃植物资源,对从秦岭山区夹竹桃茎中分离得到活性较高的内生真菌J14进行鉴定,并对其次生代谢产物的化学成分进行研究。采用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对菌株J14进行鉴定,利用硅胶柱色谱、Sephadex LH-20柱色谱、重结晶等方法对该菌株的发酵产物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和1 H-NMR、13C-NMR数据鉴定其结构,利用金黄色葡萄球菌、乳酸链球菌、大肠杆菌、绿脓杆菌以及小麦赤霉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烟草枯萎病菌、白菜黑斑病菌对所得化合物进行抑菌活性测试。结果表明:经形态学特征和ITS序列分析,鉴定菌株J14为链格孢霉(Alternariasp.SPS-04)。从其发酵产物中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交链孢甲醚(1)、交链孢酚(2)、malformin A1(3)、胸腺嘧啶(4)、尿嘧啶(5)、黄嘌呤(6)、赤藓醇(7)和甘露醇(8)。化合物3、4、5、6、7首次从链格孢属真菌发酵产物中得到。化合物1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1.95μg/mL,对番茄灰霉病菌的最小抑菌浓度为3.91μg/mL。  相似文献   
42.
有机氯农药六六六曾被广泛用于卫生防疫和对抗农业病虫害,但由于其毒性和持久性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鉴于微生物降解方法在农药污染场地的修复中具有重要作用,采用摇瓶培养法研究了在α-、β-、γ-和δ-六六六(HCH)异构体混合体系中,农药浓度、共代谢底物和接种量对Sphingobium indicum B90A降解4种HCH异构体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S.indicum B90A对α-和β-HCH的利用较好,其次是γ-和δ-HCH。在10mg·L-1混合HCH的无机盐培养液中,30℃下反应72h,S.indicumB90A对α-、β-、γ-和δ-HCH的降解率分别为99%、86%、53%和33%。随着HCH浓度的增加,S.indicum B90A对4种HCH异构体降解率均逐渐降低。在共代谢底物的研究中,添加葡萄糖或酵母粉均能明显地提高S.indicumB90A对HCH的降解能力,在10mg·L-1混合无机盐培养液中,添加100mg·L-1葡萄糖或添加50mg·L-1酵母粉,30℃下反应84h,S.indicum B90A对α-、β-、γ-和δ-HCH的降解率均接近100%。S.indicum B90A对HCH的降解率随着菌体接种量的增加而相应提高,适宜接菌量为5%。  相似文献   
43.
芝麻雄性核不育系氨基酸含量变化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芝麻盛花中期,比较分析芝麻雄性核不育系中不育株与可育株不同发育时期的花蕾和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的含量差异.同可育株相比,不育株不同时期花蕾中天冬酰胺、脯氨酸、谷氨酸、赖氨酸、亮氨酸的差异较为明显,这些物质代谢的变化可能与芝麻雄性不育有关.不育株叶片中各种氨基酸略有不同,但总量差异不太明显.  相似文献   
44.
何淼  李文鹤  卓丽环 《草业科学》2011,28(8):1456-1460
用盆栽法对原产于辽宁本溪的野菊(Dendranthema indicum)幼苗在自然干旱胁迫下的生理响应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渗透调节物可溶性蛋白含量处理期间一直低于对照,后期开始上升并接近对照;可溶性糖与之相反,处理前期急剧上升后期开始下降;丙二醛与相对电导率在处理期间都高于对照,随时间的延长,复水组逐渐接近对照;保护酶系统变化趋势比较一致,都是先上升后下降,最后再上升。本研究认为这种变化前期是植物自我的保护机制,后期的抗氧化酶含量上升可能是植物对环境产生了适应性。综合分析,认为在自然干旱胁迫下野菊有较好的忍耐能力、恢复能力和适应能力,具有较强的抗旱性,可作为良好的园林植物材料应用。  相似文献   
45.
菊属植物细胞学与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染色体倍数性、染色体分带、核型分析、减数分裂行为和染色体原位杂交5个方面对菊属植物的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细胞学和分子细胞遗传学研究为菊属种的形成、种间亲缘关系等的确立提供了一定的信息,但同时他们也存在许多局限性,还需要借助分子系统学等手段。  相似文献   
46.
菊花外植体分化诱导及植株再生研究初报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菊花是中国十大传统名花和世界四大切花之一,具有观赏、食用、药用等多种价值。笔者就菊花的再生途径、外植体选择、激素种类及配比进行了较为详尽的归纳和分析。结果表明,绝大多数研究者选择叶片或茎段作为外植体直接再生不定芽;常用激素浓度范围为:6-BA:0.5~3mg/L、NAA:0.1~1mg/L、2,4-D:0.5~1mg/L。最后,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7.
An efficient incubation and inoculation system for white rust was established using plantlets of chrysanthemum growing in vitro. The internal conditions of a culture vessel (plant box) were maintained at a humidity of 90‐100% and an optimum temperature of 20‐25°C, which are suitable conditions to germinate teliospores and basidiospores of the pathogen. Telia were maintained continuously on plants in the plant box and were used as an inoculum for infection experiments throughout the year, allowing differences in susceptibility to white rust among chrysanthemum cultivars to be detected. Susceptibility to white rust in the plant‐box evaluation showed a good correlation with the rating of sporulation on plants grown in a greenhouse. The method described here is a simple, space‐saving inoculation system to evaluate the susceptibility of chrysanthemums to white rust.  相似文献   
48.
夹竹桃提取物对松材线虫致死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用夹竹桃的树皮和树叶的酒精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对松材线虫有很强的毒性,尤其是叶片的水提取物对松材线虫的杀伤性极强。这对利用植物提取液来毒杀松材线虫提供了一个初步的结论。  相似文献   
49.
甘菊挥发油化学组成及其对烟草甲与赤拟谷盗的杀虫活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研究了甘菊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及其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两种常见仓储害虫成虫的熏蒸、触杀和驱避作用。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挥发油,GC/MS法分析挥发油的成分及其相对含量。结果表明,从甘菊挥发油中鉴定出了31种化合物,主要组分为樟脑(29.99%)、桉叶油醇(16.87%)、β-水芹烯(4.63%)、顺马鞭草烯醇(4.41%)和顺-β-松油醇(4.04%);生物活性测试结果显示,甘菊挥发油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具有一定的触杀活性(LD_(50)分别为24.09μg/头和49.95μg/头)和熏蒸活性(LC_(50)分别为28.67 mg/L和14.40 mg/L)。同时,甘菊挥发油对赤拟谷盗表现出显著的驱避活性,对烟草甲驱避效果不明显。本试验首次研究了我国菊科菊属植物甘菊的挥发油的化学组成和杀虫活性,结果提示该挥发油对烟草甲和赤拟谷盗具有一定杀虫、驱避活性和防治潜力。  相似文献   
50.
目的:建立夹竹桃花挥发油GC-MS的色谱分离鉴定方法,分析夹竹桃花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和对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的作用。方法:采用挥发油提取器提取夹竹桃花挥发油,以GC-MS法进行分析鉴定,建立了豚鼠离体子宫模型。结果:分别从无酶和有酶的夹竹桃花挥发油提取物中确证了58和57个化合物,挥发油对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有收缩作用。结论:对夹竹桃的挥发油化学成分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表明,β-葡萄糖苷酶对夹竹桃花有较弱增香作用,也能增加豚鼠离体子宫平滑肌收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