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30篇
  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7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49 毫秒
21.
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分子鉴定及序列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2  
为了获得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Ogu CMS,Pol CMS,CMS96和保持系间的多态性以及定位大白菜CMS96不育系所属的不育类型,利用设计的atp6,orf222单一和混合引物PCR扩增3组11份同核异质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mtDNA。结果表明,atp6引物在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扩增的200 bp片段为其特异带;orf222引物仅在大白菜Pol CMS和CMS96不育系有扩增产物,但二者有3点完全不同: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75bp,CMS96不育系扩增产物为669 bp,二者相差6个核苷酸,后者定名为大白菜CMS96-orf222。大白菜CMS96-orf222与甘蓝型油菜Nap CMS的nad5c基因和Nap-orf222基因同源性均为99%,E值为0.0;大白菜Pol CMS的675 bp序列具有ORF224开放阅读框,没有保守结构域,而大白菜CMS96的669 bp序列具有ORF222开放阅读框和保守结构域YMF19。另外,atp6和orf222混合引物多重PCR扩增产物存在明显多态性:800 bp为大白菜保持系的差异带型;2 300 bp和1 500 bp为大白菜Pol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200 bp为大白菜Ogu CMS不育系特异带型;690 bp为大白菜CMS96不育系特异带型。该方法仅用一次PCR反应快速地将3种大白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一次性全部区分开,为大白菜分子育种和常规育种更好地相结合提供了简单、快速、准确和重复性好的方法和手段。  相似文献   
22.
杂交稻野败胞质对稻瘟病菌、白叶枯病菌感病性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杨仁崔  卢浩然 《作物学报》1989,15(4):310-318
选用3个水稻野败胞质不育系及相应的保持系,3个恢复系及它们相应的野败胞质代换系,这些不育系、保持系同恢复系配组的18个 F_1,分别在秧苗期接种属我国7个稻瘟病生理小种群的21个菌株;在成株期接种15个白叶枯病菌株。结果表明,野败胞质较之正常胞质表现对这两种病菌感病稍轻;这种差异在多数保持系的基因型背景下达到显著水准,  相似文献   
23.
本研究以V型小麦恢复基因的近等基因系为基础材料,运用蛋白质组学技术对V-CMS及杂种F1黄化苗和幼穗时期线粒体蛋白质表达图谱进行了比较,分析了差异蛋白质点与CMS的关系.主要结果如下:(1)比较了黄化苗和幼穗线粒体蛋白质的表达图谱,鉴定了10个差异表达的蛋白质点,包括与能量代谢有关的F0-F1ATP酶复合物的亚基和一些...  相似文献   
24.
 利用普通光学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研究了新发现的玉米细胞质雄性不育材料WBMs的小孢子败育过程。观察到Mo17cms-WBMs的小孢子在单核花粉中期以前发育正常,部分小孢子从单核花粉晚期质核出现异常,多数小孢子可正常发育到二核花粉期,随后开始崩溃,形成空瘪皱缩的花粉粒。雄性不育材料WBMs胞质的小孢子败育过程与S组唐徐胞质不育材料类似,败育发生晚,绒毡层等体细胞活动正常,属典型的配子体不育类型。  相似文献   
25.
我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及杂种优势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综述了我国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的胞质类型、克服不育系微量花粉方法、不育机理及其在品质育种中的应用进展  相似文献   
26.
水稻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用8种同核异质雄性不育系及其相应保持系分别与4个恢复系配个杂交组合进行裂区试验,在相同核北景下比较雄性不育细胞质效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雄性不育细胞质对杂种一代单株产量和农艺性状多数表现负效应,但细胞质间存在极显著的差异。本研究发现,栽培籼稻的细胞质效应优于普通野稻,选育优良雄性不育细胞质的重点应在栽培籼稻中筛选。恢复系对不育细胞质效应也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核质互作对所研究的性状有极显著的作用。选育配  相似文献   
27.
董云  方彦 《安徽农业科学》2008,36(9):3592-3594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CMS)育性不稳定是一个较为复杂的问题,它受遗传、地理、气候和栽培条件的影响。从CMS育性不稳定的成因,传统育种方法的改进,油菜不育新材料的利用以及油菜杂种优势利用新途径的开创4方面阐述了我国克服油菜CMS育性不稳定育种工作的成绩和进展,并展望了油菜CMS育性稳定性研究工作的前景。  相似文献   
28.
Exploitation of novel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CMS)is a main approach for widening the cytoplasmic genetic background of hybrid oilseed rape and avoiding epidemic risk in oilseed rape production.In this study,symmetric somatic hybrids between Brassicanapus var.Zhongshuang4 and Sinapis arvensis(Yeyou18)were produced by protoplast fusion.Two of the six established hybrids were male sterile showing trace or no pollen release upon flowering with non-or slightly extended stamens.Using Zhongshuang4 as a recurrent parent to pollinate the male sterile plants,the ratio of male sterile plants increased with the number of backcrosses.As early as in BC3 generation,most of the sterile families had nearly 100%sterile plants.Up to BC4 generation,the male sterility became stable and no fertility segregation was observed.All F1 progenies from tested crosses using restorer and maintainer lines of Polima CMS were 100%sterile,indicating that the established CMS by somatic hybridization is different from Polima CMS.The origin of the cytoplasm and potential use of this hovel CMS in oilseed rape breeding were discussed.Key wotds:Oilseed rape,Protoplast fusion,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Sinapis arvensis  相似文献   
29.
应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育成的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RC7的单株有效角果数(r=0.96583**)、二级分枝数(r=0.96419**)、每果粒数(r=0.75701**)、主花序有效角果数(r=0.49024*)及主花序有效长度(r=0.40623*)与单株产种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育系RC7及其保持系单株种子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利用该不育系制种过程中,栽培管理上应以增加分枝数,尤其是二级分枝数,作为高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30.
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遗传发育特点及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研究细胞质抗除草剂基因对谷子性状和发育的影响。【方法】利用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与敏感型谷子正反交和多代回交等方法,获得了同核异质杂交群体和近等基因系,比较其F1、F2、回交和复合杂交世代的群体差异和近等基因系的生长发育差异。【结果】具有抗除草剂细胞质的谷子苗期发育迟缓、抽穗晚,灌浆时间短;用其杂交获得的回交、复合杂交及F2的多数群体表现了生长弱势。但是具有细胞质除草剂抗性的谷子,在杂交F1代可产生较大的杂种优势;回交、复合交和F2代有较大的分离,并且个别组合表现了与敏感细胞质一样的丰产性。【结论】细胞质抗除草剂基因对谷子的生长和性状发育有影响,但利用杂交种可避免细胞质抗性产生的不利影响,获得丰产性;对抗性杂交群体和个体进行选择可达到预期效果。在对抗除草剂谷子选育时,应注重苗期发育快、根系发达、抽穗早、灌浆速度快的单株。把以上的研究结果应用于实践,获得了多个细胞质抗除草剂谷子的丰产杂交组合和品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