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9篇
  免费   11篇
  国内免费   62篇
林业   8篇
农学   130篇
  9篇
综合类   144篇
农作物   77篇
畜牧兽医   21篇
园艺   39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11篇
  2015年   12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20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7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5篇
  2007年   29篇
  2006年   37篇
  2005年   23篇
  2004年   20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20篇
  2001年   18篇
  2000年   9篇
  1999年   9篇
  1998年   10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14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12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13篇
  1988年   9篇
  1987年   3篇
  1986年   2篇
  198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3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1.
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单株产种量构成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线性回归和相关分析的方法,研究了新育成的大白菜萝卜胞质雄性不育系RC7的单株产量构成因素及其相关性,研究结果表明:不育系RC7的单株有效角果数(r=0.96583**)、二级分枝数(r=0.96419**)、每果粒数(r=0.75701**)、主花序有效角果数(r=0.49024*)及主花序有效长度(r=0.40623*)与单株产种量之间存在极显著或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在此基础上,建立了不育系RC7及其保持系单株种子产量的多元线性回归方程。在利用该不育系制种过程中,栽培管理上应以增加分枝数,尤其是二级分枝数,作为高产的主攻方向。  相似文献   
12.
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保持系花药三个不同发育时期的邻苯二酚氧化酶同工酶存在明显差异,不育系中的同工酶谱带数多于保持系.考虑到小麦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细胞核与保持系相同,但具有与保持系不相同的不育细胞质,故邻苯二酚氧化酶同工酶可能与植物的雄性不育特性有某种联系.雌蕊中的邻苯二酚氧化酶同工酶在不育系与保持系间基本相同,这可能与雌蕊中不育系、保持系间的核质组成相同有关,这一事实似乎从另一侧面说明了邻苯二酚氧化酶与不育特性存在着某种联系.  相似文献   
13.
以粘果山羊草Ae.19(Ae.kotschyi,19)为母本,中国春和云南铁壳小麦为桥梁亲本,进行远缘杂交,获得雄性不育株。再用普通麦78-1等为轮回亲本,与其测交并连续回交,育成了K-19-78-1A等小麦雄性不育系。然后用500余份普通小麦品种(系)与K-19-78-1A进行测交,获得469个组合F1杂种,其中73个测交种(占总数的15.57%)能完全保持K-19型小麦的雄性不育性。其余396个测交种(占总数的84.43%)对K-19型小麦雄性不育系表现不同程度的育性恢复。恢复度幅度为1.0%~97.5%。396份材料中有14.14%对K-19型不育系表现高度恢复,按国内法计算恢复度达到80.1%~97.5%;测交、回交后代产生单倍体频率在0~17.5%之间,发现一批综合性状好、不产生单倍体的保持系和恢复源。  相似文献   
14.
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异交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以7个籼型水稻细胞质雄性不育系D62A、D63A、D64A、D23A、G46A、金23A珍汕97A为材料,视珍汕97A为对照,在海南对它们的异交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7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颖花开花率从高到低依次为D23A、D63A、D62A、D64A、珍汕97A、金23A、G46A;D62A等6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柱头外露率均高于对照珍汕97A;除G46A、金23A外,其余4个的午前花率均比对照珍汕97A高;D62A、D63A、D64A等3个细胞质雄性不育系的平均张颖时间均比对照珍汕97A长,其余三个短于对照珍汕97A.柱头生活力系数大小依次是:对照珍汕97A、D62A、G46A、D63A、D23A、D64A、金23A.异交结实率从高到低的顺序是D62A、D63A、D23A、金23A、D64A、G46A、珍汕97A.  相似文献   
15.
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光合、生理参数日变化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利用2套同核异质的K、T、V、CHA型不育系及其保持系,对其不同生育时期净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水分利用率(WUE)、光量子通量密度(PFD)和细胞间隙CO2浓度(Ci)、气孔限制值(Ls)等光合、生理参数的日变化及其差异进行比较研究,探讨不同小麦雄性不育类型的胞质效应。结果表明,供试材料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均呈双峰曲线,有明显的光合“午休”现象,Pn与Gs、Ci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187、0.8136,呈显著正相关(r0.05=0.8110),与Ls的相关系数为-0.8496,呈显著负相关(r0.05=0.8110),Pn的午间下降伴随着Gs、Ci的下降和Ls的升高,表明其主要受气孔因素限制;与保持系的Pn值相比,CHA型和K、T、V型不育系分别降低0.88、2.76、3.30和2.04 μmol CO2 m-2 s-1,产生不同程度的负效应,尤以T型和K型最明显。在水分利用率上,K、T、V型不育系较保持系降低0.94~1.54 μmol CO2 mmol-1 H2O,负效应显著;CHA型不育系较保持系低0.36 μmol CO2 mmol-1 H2O,差异不显著,说明CHA对旗叶水分利用率无明显的不良影响。Pn值因母本基因型的不同而异,冀5418及相应不育系的Pn值较太911289的高,差异达显著或极显著水平。因此,选择优势效应大的保持系回交,有利于降低不育胞质对小麦光合功能的负效应。  相似文献   
16.
对小麦D型细胞质雄性不育系和保持系小孢子发育的超微结构观察发现,D型不育系小孢子在“小液泡期”即表现出败育迹象。花粉败育过程中,小孢子液泡膜和细胞质膜断裂破碎,细胞质解体,线粒体、质体、内质网等细胞器解体或退化,绒毡层持续不解体,并缺少乌氏体的分泌。小孢子细胞解体顺序为:细胞膜首先断裂,细胞质分解变稀薄,然后是核膜断裂,细胞核降解,细胞质及细胞核降解物质充满整个药室,最后核仁解体。  相似文献   
17.
甘蓝型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及其解决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甘蓝型油菜三系育种的现有水平,分析了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及一代种在大面积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几年的试验研究结果,作者认为:(1)采用异地异季(即高海拔区春播)制种技术途径,可以有效地解决三系杂交油菜种子生产中的难题;(2)该项新的制种技术途径具有其生产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18.
体细胞杂交在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创建和改良中的应用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1  
胡琼  李云昌 《作物学报》2006,32(1):138-143
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作为生产油菜杂交种的主要授粉控制系统得到广泛利用,但由于油菜种内自然发生的有利用价值的雄性不育细胞质类型不多,所以种属间转移现有不育细胞质及发掘新型不育细胞质意义重大。体细胞杂交不仅避开了有性杂交亲和障碍的限制,还可实现两个杂交亲本细胞质基因组的重组,是一种快速有效、应用广泛的转移和诱导雄性不育细胞质的手段。本文综述了利用原生质体杂交技术在油菜种内、种间和属间转移雄性不育细胞质以及通过细胞质基因组重组改良和创建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研究进展,并讨论了利用体细胞杂交方法创建新型雄性不育细胞质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杂交稻抗二化螟的胞质遗传效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套6种细胞质的同核异质广亲和不育系和两套同质(野败型和印水型)异核不育系与恢复系蜀恢162和密阳46配组的F1为材料,测定二化螟的幼虫存活率、幼虫体重和田间水稻枯心率,分析了不育系的细胞质、细胞核和质核互作对二化螟抗性的遗传效应。结果表明,二化螟幼虫在同核异质不育系的矮败型“国广2A”、D型“国广4A”、印水型“国广5A”和K型“国广6A”上的体重显著低于在野败型“国广1A”和冈型“国广3A”上的;在国广4A和国广5A上的枯心率(12.9%和14.1%)显著低于在其他同核异质不育系上的。水稻枯心率在野败型和印水型同质异核不育系的2种不育系之间均表现出显著差异。同核异质不育系和印水型同质异核不育系对二化螟存活率没有细胞质效应和质核互作效应。同核异质不育系的质核互作效应(47.1%)和细胞质效应(29.4%)是影响幼虫体重的主要因素;细胞核效应(76.0%)、细胞质(12.1%)和质核互作效应(10.4%)都影响着水稻枯心率。野败型同质异核不育系的细胞核效应(78.5%)是影响幼虫体重的主要因素,其次是细胞质效应(17.7%);枯心率受到细胞核效应(58.5%)和质核互作效应(35.7%)的影响。印水型同质异核不育系影响幼虫体重和枯心率的质核互作效应分别是26.5%和66.9%;影响幼虫体重的还有细胞核效应(50.7%)和细胞质效应(21.9%)。  相似文献   
20.
Development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CMS) lines with elongated uppermost internode (EUI) trait provides a genetic option to eliminate the use of GA3 in hybrid rice. During the past two decades, extensive work has been carried out on the subject that resulted in identification of several mutants with EUI trait for use in developing cytoplasmic/thermo-sensitive genic male-sterile lines with complete panicle exsertion (Okuno and Kawai, 1978; Rutger and Carnahan, 1981; Shen et al., 1987; Yang et al., 2000; 2002; Gangashetti et al., 2004). Two recessive genes (eui-1 and eui-2) mapped on chromosome 5 and 10 respectively have so far been reported to control the internode elongation in rice (Librojo and Khush, 1986; Yang et al., 2001; Ma et al., 2004). Considerable progress has been made in China in exploiting 'eur gene for development of hybrid rice parental lines (Yang et al., 2000; 2002; Zhang et al., 2002).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