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375篇
  免费   659篇
  国内免费   1061篇
林业   846篇
农学   2321篇
基础科学   169篇
  560篇
综合类   5753篇
农作物   1911篇
水产渔业   550篇
畜牧兽医   1327篇
园艺   1280篇
植物保护   378篇
  2024年   46篇
  2023年   212篇
  2022年   307篇
  2021年   400篇
  2020年   404篇
  2019年   387篇
  2018年   240篇
  2017年   367篇
  2016年   535篇
  2015年   450篇
  2014年   621篇
  2013年   642篇
  2012年   903篇
  2011年   932篇
  2010年   823篇
  2009年   799篇
  2008年   765篇
  2007年   858篇
  2006年   801篇
  2005年   664篇
  2004年   512篇
  2003年   461篇
  2002年   350篇
  2001年   313篇
  2000年   278篇
  1999年   248篇
  1998年   226篇
  1997年   196篇
  1996年   178篇
  1995年   183篇
  1994年   123篇
  1993年   142篇
  1992年   123篇
  1991年   104篇
  1990年   107篇
  1989年   89篇
  1988年   72篇
  1987年   51篇
  1986年   44篇
  1985年   14篇
  1984年   21篇
  1983年   6篇
  1982年   12篇
  1981年   12篇
  1980年   11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14篇
  1977年   11篇
  1976年   16篇
  1955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黄瓜抗霜霉病异源易位系CT201的筛选与鉴定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曹清河  陈劲枫  钱春桃 《园艺学报》2005,32(6):1098-1101
 将栽培黄瓜‘北京截头’ (Cucumis sativus L. , 2n = 14) 与Cucum is属双二倍体新种C. hytivus (2n = 38) 回交, 随后自交。通过霜霉病田间接种试验筛选, 从中发现抗霜霉病单株HH12825。将HH12825与C. hytivus的原始亲本‘北京截头’和野生种C. hystrix进行农艺性状对比观察, 发现此单株在叶面积、节长、果长×果径等方面介于栽培黄瓜和野生种之间, 在侧枝数、果刺颜色等方面偏向野生种。观察其花粉母细胞减数分裂过程, 发现其PMC中期Ⅰ多价体频率(56% ±8% ) 和后期Ⅰ二价体分离滞后率(72% ±5% ) 都较高, 具有染色体易位的细胞学特征。进一步利用RAPD分子标记分析, 结果在40个随机引物中找到了两个引物( E219: ACGGCGTATG和A I220: CCTGTTCCCT) 能够在HH12825中重复地扩增出原始亲本野生种C. hystrix特异DNA片断, 从分子水平上证明了其为黄瓜异源易位系, 并把此易位系命名为CT201。  相似文献   
42.
郑爱萍  闫敏  李平  谭芙蓉  郑秀丽  李壮 《园艺学报》2005,32(6):1102-1104
 从土壤中分离到对黄瓜枯萎病病原菌有抑制作用的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 , 发酵产物经DEAE - 纤维素、Sephadex G-100柱层析, 分离到15 kD抑菌蛋白L37, SDS-PAGE显示纯度达到电泳纯, N - 末端氨基酸序列同源性检测结果提示可能是一种新型的抑菌蛋白。蛋白质抑菌结果表明, 对多种病原真菌具有抑制效果, 且对蛋白酶、温度和大部分有机物不敏感, 是稳定的抑菌蛋白。对病原菌菌丝抑制机理研究表明, 抑菌蛋白具有严重扭曲、断裂、阻止生长等抗生效果。应用发酵蛋白产物进行两年大田防效试验表明, 对黄瓜枯萎病防效显著, 最高达到90% , 具有显著提高产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43.
椰糠对黄瓜穴盘苗生长发育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将草炭、椰糠、蛭石按不同比例配制育苗基质,探讨椰糠对黄瓜秧苗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椰糠具有较好的保水性,酸碱度适合于作为穴盘育苗基质,出苗情况较好,秧苗质量高,证明椰糠是一种良好的园艺栽培基质。  相似文献   
44.
黄瓜低温弱光耐受性机理及其应用研究的主要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选择低温弱光抗性水平不同的欧洲温室型、欧亚杂交型、华北温室型、华北露地型黄瓜(Cucumis sati- vus L.)的16个品种为试验材料,以光合代谢为切入点,开展苗期光合速率、光补偿点、1,5-二磷酸核酮糖羧化酶 (rubisco)活性和叶绿素a荧光动力学曲线的系统研究,结果表明:单一偏低温和偏低温弱光协效应未明显伤害光合系统,而临界低温可能伤及PSⅡ;偏低温和弱光组合时,弱光对黄瓜幼苗的影响起主导作用,弱光与临界低温组合时,临界低温起主导作用;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下的叶面积增长量和临界低温下的冷害指数可分别作为评价黄瓜对偏低温弱光(单一弱光)耐受性和临界低温耐受性的比较稳定可靠的指标,据此设计了相关的评价指标体系。用117个重组自交系为材料,以弱光下叶面积增长量为指标进行弱光耐受性评价并以RAPD、AFLP、SSR分子图谱为基础,通过区间作图,检测到5个与黄瓜弱光耐受性有关的QTLs。采用mRNA差异显示银染技术克隆得到黄瓜冷敏型品种津研4号低温锻炼中特异表达基因的cDNA克隆(ccr18),其大小为639 bp。在基因组中以单拷贝或低拷贝形式存在。序列同源性比较表明它与拟南芥[Arabidopsis thaliana(L.)Heynh.]染色体ⅣBAC库中的 F14P3基因组序列具有88%的同源性。  相似文献   
45.
用优良自交系Q12作母本,F51作父本配制的一代杂种津优12号,植株生长势中等,叶色深绿,瓜条顺直,长棒状,长35 cm左右;单瓜质量200g左右,瓜色深绿,有光泽,瘤显著,密生白刺,果肉淡绿色,质脆,味甜,畸形瓜率低;春季主蔓第1雌花着生在第4节左右,雌花节率高.春露地栽培产量可达5 500kg·(667m2)-1左右,秋大棚栽培产量4 200kg·(667 m2)-1.抗枯萎病、霜霉病、白粉病和CMV.适宜华北、东北、西北地区春露地和秋大棚栽培.  相似文献   
46.
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POD同工酶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用PAGE(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研究了西瓜核型雄性不育两用系不同器官的POD(过氧化物酶)同工酶酶谱差异。试验结果表明,不育株与可育株主要差异在雄花蕾,表现为不育株较可育株多2条活性强的酶带;其他器官差异小,仅表现为酶谱带强弱不同。并对POD同工酶与雄性不育性的相关性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47.
黄瓜白粉病抗性遗传机制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3  
 采用多世代联合分析方法, 通过3个抗感杂交组合研究了黄瓜白粉病抗性的遗传规律。结果表明, 3个组合的最适遗传模型皆是两对加性- 显性- 上位性主基因+加性- 显性- 上位性多基因模型(E2120模型) 。组合Ⅰ的主基因遗传率为64.26% ~95.47% , 两对主基因感病相对抗病为部分显性, 两主基因的加性效应及第二主基因的显性效应较大, 两主基因的加性×显性互作效应也较大。组合Ⅱ和组合Ⅲ两主基因的遗传率分别为95.35%和96.04% , 两主基因的加性效应、显性效应和显性度较为相近。  相似文献   
48.
转基因苜蓿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苜蓿基因工程在育种上的研究、转基因技术在苜蓿上的进展做了简要介绍。  相似文献   
49.
日光温室黄瓜济杂3号的选育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母本88001来源于津杂2号,父本88010来源于津研2号与新泰密刺的杂交后代。其一代杂种济杂3号,瓜条顺直,长30~35 cm,单瓜质量约180 g,瓜把短,瓜皮深绿,密瘤白刺,品质优,商品性好,对霜霉病、白粉病、枯萎病抗性强。每667m~2产量7000~14000 kg,适合日光温室越冬茬和早春茬栽培。  相似文献   
50.
AIM: In order to evaluate the applicable value of LDL as a targeted vehicle for chemotherapeutic agents, we investigated and compared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DL-ACM complex and free ACM on nude mice's subcutaneous implanted tumors derived from gastric cancer cell lines, SGC-7901 and NKM-45. METHODS: LDL-ACM complex was prepared and the tumor model of nude mice was established by subcutaneous implantation of SGC-7901 and NKM-45. Then, the groups of nude mice developed subcutaneous implanted tumors were received either LDL-ACM complex or free ACM. Subsequently, the tumor size, weight and leukemia cell counts were measured and the rates of tumor-inhibition and the survival were compared among the groups. RESULTS: The inhibitory effects of LDL-ACM complex on the tumors, especially on SGC-7901 implanted tumors were much more obvious than that of free ACM. It was also indicated that the action of LDL-ACM complex was mediated by LDL receptor. CONCLUSION: These results showed that LDL-ACM complex had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s on the implanted tumors and the effect might be mediated by LDL receptor.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