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80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8篇
林业   10篇
农学   19篇
基础科学   5篇
  3篇
综合类   223篇
农作物   3篇
水产渔业   5篇
畜牧兽医   40篇
园艺   86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6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8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3篇
  2016年   17篇
  2015年   20篇
  2014年   32篇
  2013年   16篇
  2012年   44篇
  2011年   47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5篇
  2008年   22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24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0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6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8篇
  1996年   3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0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91.
介绍了蛹虫草饮料的加工技术。该技术先进,工艺可靠,产品质量高,营养成分损失少。  相似文献   
92.
为探讨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和虫草菌丝体多糖对动物免疫功能的影响,本试验分为对照组和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3种多糖等量复配4个试验组。每组选用昆明种小鼠40只,对照组小鼠每只灌胃1mL生理盐水,黄芪多糖、酵母胞壁多糖、虫草菌丝体多糖和3种多糖等量复配组小鼠每只灌胃量为140mg多糖/kg体重,每隔10d取样1次,分别检测增重率、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数和外周血IgG含量。结果表明,黄芪多糖组、酵母胞壁多糖组和虫草菌丝体多糖组均可显著提高小鼠增重率、免疫器官指数、血细胞数目及外周血IgG含量(P<0.05),复合多糖组则与单多糖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说明3种多糖组及其混合多糖组均能提高小鼠免疫力,且最好的为混合多糖组。  相似文献   
93.
蛹虫草菌丝体胞内多糖最佳提取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正交试验确定蛹虫草菌丝体多糖提取工艺中各因素的影响大小以提高多糖得率,结果表明,最佳提取工艺参数为:料液比1∶30,浸提时间3 h,浸提温度80℃,乙醇终浓度70%,该条件下多糖得率为3.16%。  相似文献   
94.
为研究冬虫夏草游离氨基酸的测定方法,利用液相色谱建立了冬虫夏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方法。以0.1mol/L盐酸为萃取剂,0.2ml1.0g/L的L-正缬氨酸为内标溶液,超声萃取20min,以邻苯二甲醛为衍生化试剂,利用WatersC18色谱柱(3.9i.d×150mm,4.6mm,5μm)进行分离,荧光检测器进行检测。该方法方法方法的回收率为94.62%~101.44%,RSD为1.06%~4.61%(n=6)。该方法简便、准确、重现性好,适于冬虫夏草中游离氨基酸的分析。  相似文献   
95.
为了优化蛹虫草多糖超声提取工艺,采用响应曲面法,根据中心旋转试验设计,研究超声提取时间、提取温度和液料比等工艺条件对提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蛹虫草多糖超声提取最佳工艺条件为超声提取时间65min、温度80℃、液固比32mL/g、提取2次,提取率可达3.89%。  相似文献   
96.
许鹏辉  邢顺林  段双全  张正果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25):12354-12356,12381
[目的]对西藏冬虫夏草寄生镰孢属真菌进行生物学特性分析。[方法]以从新鲜冬虫夏草体上分离得到了镰刀菌菌株为材料,对其进行菌株和孢子形态观察。[结果]此种菌株在大米培养基上生长茂盛,菌丝呈白色绒毛状,基质呈米黄色到粉红色;菌株在(18±4)℃条件下培养2周后,产生乳白色突起,里面有淡黄色的厚垣孢子,分大小2种孢子;通过安斯沃斯分类系统查阅分离到的菌株属于丝孢纲瘤座孢目镰孢属的一种;对菌株的大孢子观察发现有3种类型大孢子,而其中2种的形态比较特别,在安斯沃斯分类系统中未有描述。[结论]此次从西藏冬虫夏草上分离到的菌株,与查阅相关资料记载的镰孢属真菌结构有很大区别,有待于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97.
对安徽省分布的布氏虫草Cordyceps brongniartii及其无性型布氏白僵菌Beauveria brongniartii、柱形虫草Cordyceps cylindrica及其无性型紫色野村菌Nomuraea atypicola、牯牛降异虫草Metacordyceps guniujiangensis及其无性型柱孢绿僵菌近似种Metarhizium aff.cylindrosporum、根足线虫草琅琊山变种Ophiocordyceps heteropodavar.langyashanensis及其无性型根足被毛孢Hirsutella heteropoda、腮金龟线虫草O.melolonthae、蜻蜓线虫草O.odonatae、蝼蛄线虫草(朝鲜虫草)O.gryllotalpae和草剃虫草Cordyceps kusanagiensis等20个虫草及其相关真菌种类重新整理发表,其中腮金龟虫草为中国大陆首次报道;同时,纠正了蜻蜓线虫草原始描述中的错误。鉴定标本保存在安徽农业大学虫生真菌研究中心(RCEFAAU)。  相似文献   
98.
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成分测试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人工培育蛹虫草与野生蛹虫草氨基酸的测试分析,结果表明:在野生蛹虫草中含有的17种氨基酸,在人工培育蛹虫草中几乎都含有,并且在以蚕蛹为培养基质生长的蛹虫草中氨基酸总量及人体必需的八种氨基酸总量均高于野生型及其它人工培育型的蛹虫草。  相似文献   
99.
福建省武夷山市现已发现椿象虫草(Cordyceps nutans Pat.)、蜂头虫草(Cordyceps sphecocephala)、蝉花(Cordyceps sobolifera)、江西虫草(Cordyceps jiangxiensis)、日本棒束孢(Isaria japonica)、蚂蚁草(Cordyceps myrme-cophila)、武夷山虫草(Cordyceps wuyishanensis)、拟茂兰虫草(Cordyceps maolanoides)等8种虫草。  相似文献   
100.
青海拉脊蝠蛾的生物学特性观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拉脊蝠蛾是青海省北部高寒草甸地区冬虫夏草主要寄主昆虫之一。1996-2000年通过对其生物学特性进行 的系统观察和研究表明,在10-15℃、’70%-80%的人工饲养条件下,拉脊蝠蛾完成一个世代平均需要531.1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