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0篇
  免费   48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52篇
农学   82篇
基础科学   30篇
  61篇
综合类   474篇
农作物   123篇
水产渔业   29篇
畜牧兽医   288篇
园艺   133篇
植物保护   55篇
  2024年   13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31篇
  2021年   36篇
  2020年   40篇
  2019年   51篇
  2018年   33篇
  2017年   41篇
  2016年   76篇
  2015年   65篇
  2014年   69篇
  2013年   57篇
  2012年   85篇
  2011年   93篇
  2010年   79篇
  2009年   91篇
  2008年   61篇
  2007年   65篇
  2006年   46篇
  2005年   32篇
  2004年   37篇
  2003年   25篇
  2002年   28篇
  2001年   21篇
  2000年   34篇
  1999年   15篇
  1998年   7篇
  1997年   12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7篇
  1994年   9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5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1982年   4篇
  1981年   2篇
  1980年   4篇
  1979年   11篇
  1978年   3篇
  194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2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通过对不同类型品种的试验比较,研究潍麦8号旗叶面积、穗粒重及灌浆特点。发现潍麦8号具有高产多穗品种叶片小而上冲的特点,且灌浆速度快、穗粒重高。这解决了许多大穗品种穗大叶大、株型披散、易造成田间郁蔽的问题,证明较小的叶片能够提供较大的光合源。  相似文献   
82.
杜秋来 《湖南农机》2011,38(9):53-54
文章介绍了以ATmega8单片机作为核心控制芯片,采用PWM控制方式,应用PID控制算法,通过直流电机驱动芯片LM298和霍尔传感器实现的速度反馈闭环控制系统,给出了硬件电路和相应的软件设计.  相似文献   
83.
为探讨CD4+、CD8+ T淋巴细胞和F4/80+巨噬细胞在流产发生机制中的意义,研究中药单体成分川楝素诱导小鼠流产的作用及机理,本试验给妊娠5 d小鼠连续3 d腹腔注射不同剂量的川楝素溶液,对照组以等量的蒸馏水代替,于妊娠9 d处死.在给药后发现随着注射川楝素剂量的增加,小鼠的流产率逐渐上升,CD4+、CD8+ T淋...  相似文献   
84.
E8启动子是番茄果实成熟乙烯响应性基因E8的启动子区。这个区域中存在着一些响应乙烯以及在果实发育和成熟过程中起调节作用的顺式作用元件,调节E8基因在果实成熟过程中表达(Deikmaa et al.,1998)。本研究根据GenBank中E8基因的启动子区序列设计引物,从番茄基因组中克隆了该启动子,构建了番茄果实特异表达载体,并通过RT-PCR和gus基因检测了该表达载体的果实特异表达活性。  相似文献   
85.
科河8号是内蒙古巴彦淖尔市科河种业有限责任公司于2001年组配而成的玉米杂交种。在3年的区域试验和1年的生产试验中比对照增产显著。该品种具有产量高、品质好、抗逆性强及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86.
[目的]探索周单8号适宜的种植密度。[方法]试验设置了7个密度处理,3次重复,研究不同种植密度对周单8号产量及农艺性状的影响。[结果]随种植密度的增加,周单8号玉米产量呈先增后减的趋势,种植密度在6.0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为9148.15kg/hm2,回归方程为Y=3392.18476+1881.396667X-159.3183069X2。随着周单8号种植密度的增加,其穗位高、株高、空秆率上升,双穗率和茎粗下降,倒折倒伏率不变。[结论]周单8号最佳种植密度为5.85万株/hm2,最高理论产量为8946.08kg/hm2。  相似文献   
87.
用PCR技术和重叠延伸剪接技术获得牛分枝杆菌esat-6基因和mpb70-mpb83融合基因,连接真核表达载体pcDNA3.1(+),构建了重组质粒pCE6和pC70-83-E6。分4组免疫小鼠:pCE6组、pC70—83-E6组、pcDNA3.1(+)和PBS对照组,采用间接EI。ISA法检测免疫小鼠血清特异性抗体水平,MTT法检测免疫小鼠脾淋巴细胞增殖情况和IFN—y分泌情况。结果表明,2重组质粒免疫组小鼠的血清抗体水平持续上升,而2对照组始终维持在较低水平,且pC70-83-E6组小鼠的抗体水平高于pCE6组。经PPD刺激后,pCE6组和pC70—83-E6组小鼠的SI值与2对照组均差异显著(P〈0.05),2重组质粒免疫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2重组质粒免疫小鼠脾细胞产生的IFN—y均显著高于2对照组(P〈0.05),且pC70-83-E6组明显高于其他3组(P〈0.05)。证实本试验构建的2种牛分枝杆菌DNA疫苗可有效诱导实验动物产生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应答。  相似文献   
88.
为实现自然环境下的板栗果实目标快速识别,该研究以湖北省种植板栗为研究对象,提出了一种基于改进YOLOv8模型的栗果识别方法YOLOv8-PBi。首先,将部分卷积(partial convolution,PConv)引入C2f模块中,缩减卷积过程中的浮点数和计算量;其次,引入加权双向特征金字塔网络(bidirectional feature pyramid network,BiFPN),增强多尺度特征融合性能,最后,更改边界框损失函数为动态非单调聚焦机制WIoU(wise intersection over union,WIoU),提高模型收敛速度,进一步提升模型检测性能。试验结果表明,改进YOLOv8-PBi模型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为89.4%、74.9%、84.2%;相比原始基础网络YOLOv8s,模型权重减小46.22%,准确率、召回率和平均精度分别提升1.3、1.5、1.8个百分点。部署模型至边缘嵌入式设备上,经过TensorRT加速后,检测帧率达到43 帧/s。该方法可为板栗智能化收获过程中的栗果识别提供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89.
A Boivin lipopolysaccharide-protein complex (LPS-P), Westphal LPS (W-LPS), Boivin LPS (B-LPS), and a lipid A-associated protein (LAP) were extracted from Fusobacterium necrophorum bov 5 strain and chemically analyzed for protein, total nitrogen, hydrolyzed hexosamine, and nucleic acid content. Dose and time effects on the in vitro cytotoxicity of these preparations for mouse peritoneal macrophages were determined. Macrophage monolayers were exposed to 2.0 ml of 10, 100, 250, 500, or 1000 μg/ml solutions of the individual preparations for 1, 2, 4, or 6 hr at 37°C, and relative toxicities were determined; B-LPS> LPS-P> LAP, W-LPS. The effects of heat, NaOH, and trypsin and pronase on the native antigens were determined. Heat treatment had no effect on the cytotoxicity of B-LPS, but increased the toxicity of LPS-P and LAP for macrophages. Alkaline treatment decreased the cytotoxicity of B-LPS and increased the toxicity of LPS-P and LAP for macrophages. Enzyme treatment had no effect on LPS-P toxicity. The relationship of lipid A and protein content to toxicity for macrophages is discussed. Lipid A appears to be important in the cytotoxicity of B-LPS, and the protein components of LPS-P and LAP may contribute to their toxic activity. The ability of these bacterial cellular antigens to destroy phagocytic cells may facilitate the establishment of necrotic abscesses in susceptible hosts.  相似文献   
90.
采用鞘内注射降钙素基因相关肽(CGRP)受体拮抗剂人CGRP片段8-37(hCGRP8-37),探讨了佐剂性关节炎大鼠初级感觉系统中CGRP增多的意义。结果:佐剂前注射hCGRP8-37的动物,在注射佐剂后1~20d,患肢及健肢皮温均高于对照组(P<0.05);患肢足容积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并且在形成变态反应性佐剂性关节炎时(佐剂后13~20d),健肢足容积也明显增加(P<0.05);但双后肢的痛阈变化与对照组相比没有明显差异(P>0.05)。上述结果表明,佐剂前鞘内注射hCGRP8-37,使急性关节炎和多发性关节炎均有所加重。佐剂后12d注射hC-GRP8-37的动物,双后肢的肿胀积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8~50d,P<0.05或0.01),痛级别也明显高于对照组(佐剂后14~50d,P<0.01),但痛阈的变化不明显(P>0.05)。因此佐剂后12d鞘内注射CGRP的拮抗剂也可加重关节炎的炎症反应。这进一步证明了脊髓CGRP可能具有抗炎和抑制免疫反应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