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095篇
  免费   431篇
  国内免费   276篇
林业   700篇
农学   448篇
基础科学   46篇
  514篇
综合类   4087篇
农作物   319篇
水产渔业   73篇
畜牧兽医   1083篇
园艺   886篇
植物保护   646篇
  2024年   112篇
  2023年   282篇
  2022年   330篇
  2021年   301篇
  2020年   277篇
  2019年   320篇
  2018年   161篇
  2017年   225篇
  2016年   286篇
  2015年   259篇
  2014年   393篇
  2013年   345篇
  2012年   485篇
  2011年   494篇
  2010年   465篇
  2009年   434篇
  2008年   499篇
  2007年   374篇
  2006年   356篇
  2005年   315篇
  2004年   347篇
  2003年   203篇
  2002年   173篇
  2001年   193篇
  2000年   152篇
  1999年   155篇
  1998年   105篇
  1997年   106篇
  1996年   113篇
  1995年   82篇
  1994年   86篇
  1993年   70篇
  1992年   74篇
  1991年   75篇
  1990年   60篇
  1989年   52篇
  1988年   20篇
  1987年   10篇
  1986年   7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3年   1篇
  1982年   1篇
  1981年   1篇
  195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8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951.
952.
类胡萝卜素可以增强动物免疫力、提高产品质量,在动物养殖中应用越来越广泛。微生物是天然类胡萝卜素的主要来源。文章对微生物源天然类胡萝卜素的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同时提出了未来的发展方向,为产率高、经济可行的微生物法制备类胡萝卜素提供基础。  相似文献   
953.
954.
955.
高羊茅种子内生真菌的消毒方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在高羊茅Festuca arundinacea组织培养中最常用的外植体是成熟种子,而种子中共生的半知菌亚门内生真菌Neotyphodium coenophialum使消毒较为困难,污染率高.为了研究温水处理对富含内生真菌的高羊茅种子发芽率、污染率和出愈率的影响,以不同温度(40,50,60℃)、不同时间(10,20,30min)的温水浸泡和次氯酸钠配合使用处理高羊茅种子,并进行发芽率试验和愈伤组织培养.经统计学分析发现,适用于富含内生真菌的高羊茅种子的最佳消毒组合为50℃温水浸泡10min,再经70%酒精处理5min,然后用次氯酸钠处理15min.消毒方法在保证较高种子发芽率的前提下,可降低种子污染率,提高出愈率.该消毒技术对于解决高羊茅因内生真菌造成的严重污染、出愈率低等现象有重要作用,并为高羊茅再生体系构建奠定重要的试验基础.  相似文献   
956.
瘤胃真菌对纤维降解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反刍动物消化生理的最大特点是瘤胃微生物能进行复杂的消化代谢。长期以来对瘤胃微生物区系研究主要集中于瘤胃细菌、纤毛虫的数量、分布及其生命活动等方面,对瘤胃真菌研究较少。自Orpin发现厌氧真菌与细菌共存于瘤胃后,瘤胃真菌的纤维降解  相似文献   
957.
几种常见植物多糖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糖是由超过10个单糖分子聚合而成的化合物。目前已研究的多糖种类繁多,按来源可分为细菌多糖(如脂多糖)、真菌多糖(如酵母多糖和香菇多糖)及高等植物多糖(如黄芪多糖、枸杞多糖和钩藤多糖),还有半合成多糖,即将天然多糖进行化学修饰,使其活性更强(如硫酸化多糖)。近年来,各国  相似文献   
958.
不同草种对土著AM真菌的生长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果园生草栽培为背景,果园土壤中土著AM真菌为研究对象,考察了柱花草、百喜草和藿香蓟对与之根系共生的AM真菌的生长与群落结构的影响。结果表明,柱花草根系的侵染率(62.2%)显著高于百喜草(36.5%)和藿香蓟(37.3%),丛枝率有相似的趋势;3种草地上部的生物量和含磷量没有差异,但是柱花草根系含磷量显著高于百喜草和藿香蓟;柱花草根际土壤中AM真菌的菌种丰度和菌丝密度均小于百喜草和藿香蓟,但是孢子密度大于藿香蓟而小于百喜草;藿香蓟根际土著AM真菌群落的多样性指数略高于柱花草和百喜草;PCR-DGGE分析结果与之吻合。试验表明,在果园土壤中,不同草种根际的土著AM真菌群落结构并不相同,在选择草种进行生草栽培的过程中应该考虑这些不同。  相似文献   
959.
在陕西关中地区,近十年来在鸡病门诊中发现了一种可使蛋鸡喉、气管发炎增生并逐渐形成干酪状物阻塞喉口、气管窒息死亡的疾病。育成鸡及产蛋鸡均有发病,产蛋鸡病例居多。病的流行为散发,一般为慢性经过。病的初中期饮食正常,产蛋正常,只是呼吸异常。病的后期呼吸困难,出现伸颈呼吸或尖叫声,最后窒息死亡。发病率约为5%~10%。从有临床症状到窒息死亡的时间约为4周~5周之长。抗原核类药物及抗病毒药物均无效。镜检呼吸道中干酪状物发现大量分支状有隔的丝状真菌。用抗真菌类药物治疗10余万只患鸡,获得良好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960.
试验研究了11种氨基酸在玉米粉琼脂培养基上对捕食线虫性真菌——少孢节丛孢(Arthrobotrys oligospora)产生捕食器及对线虫第3期幼虫捕食睛况的影响。结果表明:氨基酸可以诱导少孢节丛孢菌产生捕食器,且不同种类氨基酸对其产生捕食器的影响表现不同,各个浓度之间差异明显,其中以浓度为0.05g/L的L-苯丙氨酸(L—Phe)、L-蛋氨酸(L—Met)、DL-缬氨酸(DL—Val)的诱导效果较好;L-苏氨酸(L—Thr)、L-异亮氨酸(L—Leu)、L-亮氨酸(L—Leu)、L-色氨酸(L—Trp)和L-缬氨酸(L—Val)属于中等;L-赖氨酸(L—Lys)、L-谷氨酸(L—Gin)和L-组氨酸(L—His)表现较差。于菌丝生长初期、中期、后期分别加入氨基酸时,不同时期捕食器的产生差异也较为显著,生长初期和生长中期加入氨基酸的试验组捕食器产生良好;前者又明显好于后者。上述现象提示,少孢节丛孢茵在没有线虫诱导的情况下,加入一定浓度的某些种类氨基酸,同样可以刺激其产生大量捕食器。而且捕食情况表明这些捕食器与线虫诱导刺激产生的捕食器一样,完全可以捕食线虫幼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