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08篇
  免费   15篇
  国内免费   41篇
林业   9篇
农学   13篇
基础科学   2篇
  14篇
综合类   160篇
农作物   10篇
水产渔业   27篇
畜牧兽医   107篇
园艺   13篇
植物保护   9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12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8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12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24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30篇
  2012年   29篇
  2011年   21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23篇
  2008年   30篇
  2007年   17篇
  2006年   14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4年   2篇
  1992年   2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7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36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81.
SLC24A5基因影响脊椎动物色素沉积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黑色素广泛分布于细菌、真菌、植物和动物体内并扮演了重要的作用。人类浅色皮肤的色素沉积是由于黑色素细胞内黑色素小体数量、大小和密度的减少造成的,而黑色素小体变化也导致斑马鱼由灰色突变为金色,这个金色突变位点编码一个推定的阳离子交换体SLC24A5基因,该基因位于黑色素小体或其前体的细胞膜上。人类和斑马鱼在这个基因的序列及功能上有很高的同源性。该基因的多态性主要出现在非洲和东亚人身上。而等位基因固定在欧洲人的身上,这与局部杂和性大量减少和较浅的皮肤色素沉积有关,表明SLC24A5基因在人类色素沉积方面起关键作用。作者总结了SLC24A5基因与黑色素的研究进展,并简要介绍了乌骨绵羊的发现及其分子特征。  相似文献   
82.
微量元素铜是动物生长所必须的重要微量元素之一,在机体造血、新陈代谢、生长繁殖、维持生产性能、增强机体抵抗力方面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铜缺乏可引发多种动物疾病。日粮中添加高铜(125~250毫克/千克)可明显提高猪的生产性能,但铜代谢后90%由粪便排出,导致环境污染,有些国家已限用高铜,我国也出台了《饲料添加剂安全使用规范》规定  相似文献   
83.
为了研制一种新型中药祛斑霜,结合参考文献制定研制方案,采用紫外线照射复制小鼠色板模型,通过检测小鼠用药前后血液SOD活性的变化来确定祛斑效果。结果表明中药祛斑霜能使小鼠体内SOD活性升高,黑色素沉积减少,祛斑效果显著。得出中药祛斑霜对于治疗色斑有显著的临床效果,可改善血液质量、有效缓解色斑。  相似文献   
84.
乌骨鸡是闻名中外的药用家禽,具有特殊的药用、营养及观赏价值。现代医学认为乌鸡的药用价值和食用价值存在于体内黑色素中,其黑色素具有预防癌症、抗衰老和提高免疫力等功效。由于乌骨鸡的黑羽、黑肤、黑胫等黑色素性状在育种及食品工业中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85.
《中国兽医学报》2019,(8):1581-1585
泰和乌骨鸡是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的家禽,其最大的特点是机体内有过度沉积的黑色素,但其生理学机制并未完全阐明。L-酪氨酸是合成黑色素的底物,也是亲银细胞合成儿茶酚胺的底物。然而L-酪氨酸与亲银细胞的相关性并不清楚。本试验通过在泰和乌骨鸡饲粮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饲喂4周后,使用光镜技术和Masson-Fontana氏亲银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十二指肠亲银细胞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在泰和乌骨鸡饲粮中添加0.0%~0.8%的L-酪氨酸可促进亲银细胞数量的增加。结果提示,增加的亲银细胞可合成和分泌5-羟色胺和儿茶酚胺,这些物质可作为黑色素合成的前体物质,进而促进黑色素生成增加。  相似文献   
86.
真菌性变色木材的ESR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史伯章  王婉华 《林业科学》1992,28(4):330-335
本文对霉菌和蓝变菌侵染木材所引起的变色作了ESR研究。结果表明变色木材的色素来自真菌的色素基团,具有很强的和稳定的E8R信号,并会淹没木材的其他自由基信号,g值为2.0040±0.0002,属于洛仑兹线型和均匀增宽线型。这种色素与自由基含量之间有相关性,并同蛋白质相缔合。这种色素具有生物黑色素的所有特征。因此木材受霉菌和蓝变菌侵染而变黑是由真菌分泌的黑色素所产生。  相似文献   
87.
黑色素是反映乌骨鸡肉质的重要标志,也是影响市场价格的重要因素,但乌骨鸡黑色素生成的机理仍未完全阐明.该试验在饲料中添加不同浓度的L-酪氨酸,通过甲苯胺蓝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和分析胸腺肥大细胞的数量变化,探究外源性L-酪氨酸和乌骨鸡胸腺肥大细胞之间的相关性.胸腺石蜡切片苏木精-伊红(HE)染色结果表明,在泰和乌骨鸡胸腺中有...  相似文献   
88.
玉米籽粒中花色苷和黑色素含量的QTL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花色苷和黑色素是黑玉米籽粒中重要而有益的化学成分,深入开展其QTL定位研究,对于色素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转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本文利用一个黑玉米自交系SDM为共同父本,分别与白玉米自交系木6和黄玉米自交系Mo17杂交,构建2个相关F2:3群体(分别缩写为WD和YD),对玉米籽粒中花色苷含量(ACK)和黑色素含量(MCK)进行QTL分析。结果表明,黑玉米SDM籽粒中的花色苷和黑色素含量均极显著高于木6和Mo17,2种色素含量间呈极显著正相关。2个群体中共检测到17个色素相关的QTL,其中与花色苷含量相关的QTL在2个群体中各4个,分布在第4、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上,与黑色素含量相关的QTL在WD和YD群体中分别为4个和5个,分布在第1、第2、第6、第7和第10染色体上。2个群体检测到QTL的数量、分布和对表型的贡献率均高度一致,而且解释花色苷含量和黑色素含量变异大的QTL在2个群体中均有成簇分布的现象,主要表现在bin 6.04处的标记区间umc1796~mmc2006内和bin 10.04处的标记区间umc2043~bnlg1028内,分别解释表型变异的12.7%~21.3%和8.6%~21.3%。它们可能是一因多效的同一QTL或者是在该区段内紧密连锁的不同QTL。上位性分析表明,2个群体中检测到的上位性QTL的数量、位置和对表型的贡献率差别均较大,WD群体的上位性效应明显大于YD群体,说明上位性效应对遗传背景更加敏感,需要进一步深入研究贡献率大的上位性QTL及其利用。  相似文献   
89.
刘贺 《种子世界》2012,(6):14-15
黑色作物颜色较深,具有种植范围广、营养丰富,结构均衡等优点,具有调节人体生理功能的功效,在我国无论是种类还是种植规模在世界上都是处于前列.以黑小麦、黑玉米、黑甘薯、黑花生等黑色作物为原料加工的黑色食品日益受到人们的青睐,黑色食品以其特有的高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成为当今食品与医药行业研究的热门课题.  相似文献   
90.
黑玉米籽粒色泽随生育进程由黄色变成紫色,成熟后变为黑色.目前我国种植的黑玉米主要有黑甜玉米、黑糯玉米以及从韩国引进的紫金香等系列品种.黑玉米最大特点是营养丰富、果皮薄、香味浓、品质优异、适口性好、风味独特,是其它玉米所不及的,对黑玉米进行深入的研究有助于更好的发掘和利用这些种质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