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51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37篇
林业   13篇
农学   47篇
基础科学   61篇
  44篇
综合类   261篇
农作物   44篇
水产渔业   3篇
畜牧兽医   18篇
园艺   4篇
植物保护   7篇
  2024年   5篇
  2023年   20篇
  2022年   14篇
  2021年   14篇
  2020年   20篇
  2019年   15篇
  2018年   17篇
  2017年   10篇
  2016年   23篇
  2015年   19篇
  2014年   26篇
  2013年   21篇
  2012年   31篇
  2011年   27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29篇
  2008年   16篇
  2007年   19篇
  2006年   11篇
  2005年   16篇
  2004年   19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10篇
  2001年   14篇
  2000年   15篇
  1999年   16篇
  1998年   12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4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8年   1篇
  198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51.
用高稳系数法对小麦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的评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2个小麦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并与常用方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高稳系数法优于常用方法。高稳系数与高产稳产适应性参数间的相关性达显著水平,因而它能综合反映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评价结果表明8539,鄂恩一号,8910高产稳产适应性好,在生产上利用价值高。  相似文献   
52.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小麦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本文应用陕西省农科院温振民等提出的高稳系数法,分析了1996~1997年度山东省高肥区域试验11个参试小麦品种(系)的高产性与稳产性,将所得结果与常用的统计分析法计算的几种稳定性参数进行了比较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参试品种的标准差(S)、变异系数(CV)、回归系数(b)只与产量的稳定性有关,而与产量的高低无关;只有高稳系数(HSC)才能综合地表示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是分析小麦新品种(系)高产稳产性的准确、简便的方法。  相似文献   
53.
基于浑善达克沙地人工牧草灌溉试验场观测的气象、叶片的蒸腾速率、叶面积指数、有效根系层深度、土壤含水率、土壤蒸发等数据,利用双作物系数法模拟计算了2004、2005年老芒麦的日作物需水量,经与实测的作物蒸腾和土壤蒸发数据对比分析,检验了需水量模拟值与实测值间的一致性,在此基础之上,讨论了老芒麦需水量与产量、光合作用与蒸腾速率、光合作用与根系层土壤含水率的关系,结果表明:对老芒麦来说,从抑制无效蒸腾角度实现节水最直接的方法应该是有效根系层的土壤水分保持在田间持水率的51%~74%。  相似文献   
54.
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两种计算方法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以土壤-水分-大气-作物系统模拟模型——SWAP模型和FAO-56分册推荐的最新双作物系数法为基础,计算浑善达克沙地天然植被蒸散量。结果表明:SWAP模型和最新双作物系数法模拟的蒸散量结果相近,均可用于模拟蒸散量。SWAP模型能模拟土壤剖面的水分动态。  相似文献   
55.
玉米新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综合评判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吴伟华  柳家友  贾延钊 《玉米科学》2004,12(Z1):046-047
对于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评判,方法种种,但各有利弊.采用高稳系数(HSC)法、变异系数(CV)法、回归系数(b)法综合分析玉米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结果表明,新品种的高产稳产适应性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  相似文献   
56.
河北省不同生态区夏玉米丰产、稳产性品种筛选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针对河北省各地区生态条件差异大,适应不同生态条件的丰产、稳产玉米品种较少的突出问题,以当前推广的紧凑型、半紧凑型和松散型玉米为材料,采用高稳系数法对近几年河北省主要推广的夏播玉米品种在不同生态区的丰产、稳产性能进行研究和探讨。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最适宜推广的品种如下:山前平原区为郑单958、雅玉12和浚单22,高稳系数(HSC)分别为0.85、0.87、0.86;冀东平原区为豫玉23、唐玉15和浚单20,HSC分别为1.02、0.97、0.96;黑龙港地区为蠡玉16、矮秆225,HSC分别为0.95、0.83。本研究为筛选适宜河北省不同生态区种植的丰产、稳产玉米新品种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57.
不同微生物肥料对西藏桃品质及土壤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研究微生物肥对桃品质以及土壤肥力的影响,在西藏拉萨市国家农业示范园区进行了不同微生物肥料对桃果实品质及土壤品质的影响试验比较。试验结果表明:四种处理下果实的可溶性糖均显著高于CK (1.02%)。相对于CK,T1 将果实的Vc含量提高了32.5%。四种微生物菌肥均大幅度提高了桃树中有机碳、速效钾、速效磷的含量,同时降低了土壤pH,考虑到改善土壤肥力、促进桃树养分吸收、提高果实品质等多方面因素,降低节约成本,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最大化,因此选用“广州市微元生物功能菌”作为后续微生物菌肥与有机肥配施。  相似文献   
58.
基于功效系数法的白银市土地利用效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土地利用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反映,利用功效系数法对白银市2003—2012年土地利用综合效益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003—2012年间,白银市土地利用效益整体呈上升趋势;2003—2012年间白银市土地利用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均呈上升状态,相对提升幅度各不相同;白银市土地利用综合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变化基本一致,说明其综合效益的提升主要得益于经济效益的提升。因此,完善城市土地管理体制,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注重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同步协调发展,是提高白银市土地利用效益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59.
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评价及障碍因素诊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从投入强度、重复利用、综合效益和持续状态四个方面选取27个指标构建耕地集约利用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和变异系数法分析1986-2008年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程度,并通过障碍度模型对影响耕地集约利用的障碍因素进行诊断。结果表明:(1)研究期间黑龙江省耕地利用集约度总体上呈上升趋势,但1994-1998年表现为波动下降;(2)投入强度是影响黑龙江省耕地集约利用的最大障碍因素,综合效益和持续状态是次要障碍因素,重复利用对耕地利用集约度的影响最小。  相似文献   
60.
为了确定综合评价过程中的指标权重系数是否合理,考虑评价结果的合理性和科学性.通过运用博弈论思想将主观的层次分析法(analytic hierarchy process,AHP)和客观的变异系数法(variation coefficient method, CVM)确定的权重系数集成得到最终的权重结果,并以“驱动力-状态-响应”(DSR)模型为基础,建立了一套大型灌区运行状况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将得到的主观权重、客观权重和综合权重分别运用到灌区运行状况的综合评价中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基于博弈论确定的综合权重对灌区进行评价的结果既能体现决策者的主观要求,又能符合灌区实际运行状况.该方法过程简洁,结果科学、客观,具有较好的通用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