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机收玉米新品种丰产性及稳产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了准确筛选丰产性和稳产性突出的机收玉米品种,采用变异系数法、回归系数法、高稳系数法、AMMI模型和safety程序等多种方法分析了2017年机收区域试验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从几个参数中筛选出产量、位次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安全第一指数等4个指标可以作为评价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参考指标,‘豫单728’、‘新单88’ 和豫单871’等3个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较好,可在适宜区域扩大推广。  相似文献   

2.
杂交玉米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姜紫勤  龙声卫  石明  王勋 《种子》2001,(4):61-62
本文以1995-1996年云南省玉米区试材料为依据,应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高稳系数法对玉米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兴黄单892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优于其它组合,与生产实际相吻合,适宜滇、黔、桂相同生态条件区域种植。  相似文献   

3.
豫中南地区是河南省玉米主产区,该区玉米生长季节自然灾害和病虫害发生严重,为了筛选适宜该区生态条件的优良玉米新品种,于2012-2013年选择近年来国家和河南省审定的22个玉米新品种进行了产量和抗性鉴定研究。结果表明:漯玉336、登海605、伟科702、郑单958、浚单29、金赛211等6个品种丰产性、稳产性、抗逆性较好,适合豫中南地区推广。  相似文献   

4.
为了评价小麦新品种在不同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定性,应用Francis-Kannenberg模型分析法、线性回归Eberhart-Russell模型分析法、适应性参数法和高稳系数法对长江中下游地区新育成的13个小麦品种的丰产稳产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较对照品种扬麦20增产2%以上的小麦品种有8个,占61.5%,但丰产稳产的小麦品种较少,只有微红225和扬辐麦2049,仅占15.4%。用高稳系数法评价小麦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是可行的,将高稳系数法与3种稳定性参数法相结合则更能准确反映小麦新品种的丰产稳产性。  相似文献   

5.
以郑单958为对照材料,采用多点评价的方法,研究夏玉米品种浚单658在河南省夏玉米产区的综合适应性。结果表明,浚单658具有抗倒性好、抗病性好、丰产性好、稳产性好等特点,适合在河南省夏播区推广种植,适宜种植密度为5000株/667m2。本研究为夏玉米品种在生产中适应性的研究提供新路径,为河南省夏播玉米品种的引种、推广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浚单22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浚单22是河南浚县农科所育成的高产、稳产、优质、多抗、广适的玉米品种,2004年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豫审玉2004012;2005年通过河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编号为冀审玉2005003。2006年“浚单22玉米杂交种的试验与示范”被列为河南省农业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玉米要想高产,良种良法是关键,现将浚单22夏玉米高产栽培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7.
为建设黑龙江(兴十四)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筛选适宜当地种植玉米新品种能够大面积推广应用。试验于2010年开始连续三年对搜集到25个适宜当地种植的玉米新品种利用产量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等分析测定方法对待选品种产量进行筛选及产量评价,筛选得到丰产性佳,稳产性突出的新品种5个,分别为龙单38、克单14、丰单3号、嫩单13和嫩单14。经过连续三年试验,以上5个品种具备丰产、稳产、抗逆性突出等特点,适宜在该地区大面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8.
应用高稳系数法分析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高稳系数法(HSC法)分析了19个红小豆品种(系)的高产稳产性,同时对参试品种的平均产量、标准差、变异系数和高稳系数进行相关分析。结果表明:小丰2号是一个兼具高产性和稳产性的优良红小豆品种,中红7号次之,冀红9612是丰产性好于稳产性的品种;参试品种的产量高稳系数与单产呈极显著正相关,与变异系数呈极显著负相关。同时也证实HSC法比方差分析更能客观反映红小豆品种的高产稳产性,计算更为简便。  相似文献   

9.
为进一步了解玉米新品种濮单 12 的品种价值和生产利用前景,以濮单 12 参加 2017 年和 2019 年河南金粮玉米品种试验联合体区域试验和 2020 年生产试验结果为依据,通过产量对比、变异系数、高稳系数和回归系数分别对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表明:濮单 12 的丰产性和稳产性均优于对照,是一个丰产性和稳产性都比较理想的玉米品种。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河南省近几年来育成的几个竖叶型玉米杂交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郑单17、济单7、浚单18、安玉5竖叶型玉米品种,比本生态区目前种植的主导品种郑单14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可以在本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乙矮合剂对密植夏玉米叶片衰老及后期早衰的调控机制, 建立华北夏玉米区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 以中单909和浚单20为材料, 设置乙矮合剂(ECK)和密度梯度处理, 研究密度梯度对夏玉米花粒期不同部位叶片衰老特性的影响与ECK的调控效应。结果表明, 随密度增加, 两品种花粒期单株叶面积减小且降幅增大; 各叶位叶片的叶绿素相对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呈下降趋势; 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呈降低趋势; 丙二醛(MDA)含量则呈增高趋势; 上述指标在叶位和品种间存在差异。ECK处理显著提高各密度不同部位叶片SOD、CAT、POD活性和叶绿素相对含量及可溶性蛋白含量, 显著降低MDA含量; 单株绿叶面积降幅减小, 叶片衰老进程延缓, 衰老程度减轻。ECK处理后, 较高密度群体下(7.5~10.5万株 hm-2), 中单909和浚单20较各自对照分别增产5.59%~6.63%和6.73%~8.10%。因此, 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结合喷施乙矮合剂可作为华北夏玉米区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2.
选用15个大粒花生品种和6个中粒花生品种,于2009至2010年在京郊4个花生产区对其农艺性状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大粒花生品种的产量高于中粒花生品种,大粒花生濮科花9519产量最高(3697.5kg/hm2),产量在3600kg/hm2以上的品种有8个。中粒花生品种河北1号(冀花4号)的产量最高,为3421.5kg/hm2。大粒花生品种中的濮科花9519、花育25号、豫花9327、河北2号和中粒花生中的河北1号(冀花4号)、花育26、花育20号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稳产性,适宜在北京地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追肥时期与肥料种类对夏玉米产量及水肥利用率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旨在探明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夏玉米合理追肥时期和追肥种类。采用裂裂区设计,研究了追肥时期(拔节期和喇叭口期)和追肥种类(尿素 磷酸二铵,仅追尿素)对不同夏玉米品种产量及水肥利用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主区、裂区和再裂区的产量方差分析均达极显著水平,穗粒数和百粒重是影响夏玉米产量的主要因素。4 个夏玉米品种平均产量、氮肥表观利用率均为‘先玉335’>‘强盛51’>‘临玉3 号’>‘浚单20’,籽粒水分利用效率为‘强盛51’>‘先玉335’>‘临玉3 号’>‘浚单20’。对于高产夏玉米品种‘先玉335’和‘强盛51’,拔节期追施尿素和磷酸二铵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均高于单追尿素;大喇叭口期追施尿素产量及水肥利用率则高于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因此,晋南小麦玉米一年两熟制下,拔节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和磷酸二铵配施,大喇叭口期一次性追肥应选用尿素单施,可获得夏玉米高产高效。  相似文献   

14.
东华北不同生态区玉米品种产量及相关性状差异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10个中晚熟玉米品种为试验材料,在东华北的5个生态区进行种植试验,对产量、穗部性状、农艺性状、抗倒性、抗病性等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生态区对玉米产量潜力存在很大影响(F=13.53),品种间也存在较大差异(F=22.93);产量构成因素的相关系数为穗数>穗粒数>百粒重,穗部性状受不同生态区的影响程度为秃尖长>穗粒重>穗长>穗行数,秃尖长是不同生态条件下变化最为活跃的穗部性状,与产量呈极显著的负相关;不同生态区抗倒性变化较小,倒伏率变异系数的变幅仅为1.24%~2.43%;在玉米病害方面,山西是病害易发区,不同病害在各生态区的发病存在很大差异。总体上,参试的10个玉米品种在内蒙古和山西更有利于生产潜力的发挥,抗倒性弱的品种适合在内蒙古种植,抗病性弱的品种不宜在山西种植。根据不同生态区的温度、日照和降水量特点,合理调配播种时间、开花时节是提高玉米生态适应性的关键。  相似文献   

15.
为了准确筛选和引进高产稳产性突出的杂交玉米新品种,探讨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应用的必要性和参考价值,笔者采用变异系数法、适定性参数法、回归系数法及高稳系数法,对2017—2018年云南农科玉米联合体区域试验(中海拔组)保山试点各参试品种的高产性和稳产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不同方法的分析结果有一定差异,综合分析得到‘昭黄10号’、‘保玉16号’高产稳产性突出,其次‘靖都1号’和‘楚单1404’高产稳产性也好,4个品种适宜在保山市中海拔区域扩大种植和推广。4种分析方法均有其优缺点,联合利用不同方法进行综合评定,可使新品种的高产稳产性得到客观真实的反映。品种高产稳产性分析在同一生态区域内应用是有必要的,对提高选种引种的准确性和有效性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在玉米品种区域试验中的应用   总被引:4,自引:3,他引:1  
为了鉴定高产稳产玉米新品种以及为玉米高产栽培提供理论依据,通过基于R语言的GGE双标图法分析了10个玉米新组合在四川省甘孜州高海拔地区生态条件下的丰产、稳产性和适应性,同时分析了5个试验点对参试组合的辨别力和代表性。结果表明:‘康玉试0903’和CH327 2个组合高产且稳产;而SZ694较高产,但稳产性稍差,在海螺沟试验点有特殊适应性。综合各试验点的区分力和代表性,丹巴、九龙和海螺沟较好:九龙和海螺沟的区分能力强,丹巴试验点的代表性最佳。  相似文献   

17.
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选用高产、多抗、紧凑型优良玉米品种浚单20作为供试材料,对黄淮海夏玉米的种植密度、产量构成、叶面积指数变化及群体光合势进行分析,研究了黄淮海地区夏玉米超高产栽培技术。结果表明:浚单20在高密度条件下维持了较高的整齐度,叶面积高值持续期达60d以上,整个玉米生育期内PAR_Avg≥300mmol/s/m2的有效光照时数达780h以上。通过高产栽培措施的综合应用,2005年和2007年均实现了超15000kg/hm2的夏玉米高产目标。  相似文献   

18.
卢霖  董志强  董学瑞  焦浏  李光彦  高娇 《作物学报》2015,41(12):1870-1879
为探讨乙矮合剂调控夏玉米氮素同化和防止后期早衰的生理机制,为建立华北夏玉米区密植高产稳产化学调控技术提供理论依据,2013—2014年在中国农业科学院新乡试验站,以中单909和浚单20为材料,设置乙矮合剂(ECK)和密度梯度处理,研究密度梯度对花后玉米穗位叶氮同化特征和早衰的影响,以及ECK的化学调控效应。结果表明,灌浆期(花后0~40 d),穗位叶硝酸还原酶(NR)活性和谷氨酰胺合成酶(GS)活性随密度增加而显著下降;灌浆后期(花后30~40 d),谷草转氨酶(GOT)和谷丙转氨酶(GPT)活性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穗位叶叶绿素相对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游离氨基酸含量在灌浆中后期(花后20~40 d)随种植密度增加而显著降低;两品种产量在7.5万株hm–2密度达最大值,7.5~10.5万株hm–2密度群体产量下降,高密群体易发生早衰。ECK处理显著提高了各密度群体灌浆中后期(花后20~40 d)穗位叶NR活性、GS活性、游离氨基酸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和叶绿素含量;显著提高了高密群体(7.5~10.5万株hm–2)GOT活性和GPT活性;较高密群体下(7.5~10.5万株hm–2),中单909和浚单20较各自对照的增产幅度分别为5.59%~6.63%和6.73%~8.10%。ECK处理提高了高密群体夏玉米穗位叶片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及其产物含量,保证密植群体氮代谢正常进行,有效防止早衰及提高产量。综上所述,采用合理的种植密度并结合喷施乙矮合剂可作为华北夏玉米区高产栽培的重要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9.
采用Eberhart模式和方法分析了1988-1989年山西省中部地区旱地组区试中6个小麦,品种的丰产性和稳产性。结果表明,地点效应是影响小麦丰产性和稳产性的主要因素。各参试品种的丰产性存在相当大的差异,高产品种也是适应性强的稳产品种。丰产性和稳产性没有相关性。晋麦34号(84-16r)是个丰产性好、适应广的稳产品种,可以在较大的范围内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