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9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农学   8篇
综合类   11篇
园艺   1篇
  2010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2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农作物种子在田间种植后,当种子质量、气候、病虫害、栽培等因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等受到影响的时候,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掌握的科技知识较少,科技意识不强,农民群众对种子的依赖性特别强,无论生产中出现什么问题,农民群众不是从科学角度找原因,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种子,他们先找种子经营者,引起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的纠纷.  相似文献   
2.
农作物种子在田间种植后,当种子质量、气候、病虫害、栽培等因素,导致田间出苗、植株生长、作物产量等受到影响的时候,现阶段我国广大农民掌握的科技知识较少,科技意识不强,农民群众对种子的依赖性特别强,无论生产中出现什么问题,农民群众不是从科学角度找原因,他们首先想到的是种子,他们先找种子经营者,引起种子使用者与经营者的纠纷。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河南省近几年来育成的几个竖叶型玉米杂交种进行种植试验,结果表明郑单17、济单7、浚单18、安玉5竖叶型玉米品种,比本生态区目前种植的主导品种郑单14增产达到显著水平,可以在本生态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4.
郑单17是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选育的竖叶型玉米新品种。2001年4月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豫审玉2001006)。2002年授权新安县种子公司独家生产、销售。通过近年来的试验示范鉴定表明,郑单17具有优质、高产、抗病、抗倒、适应性广等特点。一、产量表现19  相似文献   
5.
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的配合力分析与利用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 9个南斯拉夫玉米自交系为母本 ,7个分属于不同杂种优势类群的骨干系为父本 ,组配成 6 3个测交组合 ,研究了南斯拉夫自交系 7个性状的配合力 .结果表明 ,980 9各性状的GCA均为显著正值 ,组配出的 980 9×S2 2 杂交组合较对照增产41 6 % ,是最有直接利用价值的自交系 .980 5 ,980 6自交系单株产量的GCA为极显著正值 ,但未组配出超对照的杂交组合 .其余 6个自交系无直接利用价值 .各自交系可用于改良其相应非优势类群自交系  相似文献   
6.
玉米株型与穗粒性状同步改良的数量遗传基础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株型和穗粒性状的加性基因效应,GCA、SCA遗传及杂种优势相关分析结果表明:株型与穗粒性状加性基因效应的相关多不显著,部分GCA,SCA及遗传相关显著,说明在自交系选育过程中,株型和穗粒性状可同时改进,但减小叶夹角,增大叶向值的紧凑株型育种对穗长、行粒数不利;叶夹角、叶向值的中亲杂种优势均为负值,但其对产量和穗粒性状的杂种优势无显著直接影响,要组配出紧凑株型杂交种,必须首先选育和和紧凑型亲本自交  相似文献   
7.
连续自交对爆×普玉米选系膨爆特性的选择效果   总被引:21,自引:2,他引:21  
对11个爆×普玉米组合连续进行6代自交选择,测定分析了17个入选系51个单穗的膨爆特性。结果表明自交选择对膨爆特性改良的效果不佳;不同爆×普组合间及同一组合不同选系间、同一选系不同单穗间的膨爆特性均存在显著差异;爆×普选系测交后代产量优势明显,膨爆特性存在显著差异。同时还对爆×普后代选育方法问题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8.
贾建修 《种子科技》2005,23(5):299-300
中原98-68是郑州浏虎种子有限公司以温2540为母本、泗阳188为父本杂交后用系谱法选育而成的小麦新品种,2004年通过国家审定,审定编号为国审麦2004006号.  相似文献   
9.
在回顾主要农作物杂优利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对三大谷物杂交种的产量优势进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固有差异,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三大谷物间杂种产量的优势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目前我国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仍然应该是在常现有性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对育种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10.
本文在回顾农作物杂优利用研究历史的基础上,着重对三大谷物杂种的产量优势行了比较,指出它们之间存在着明显的固有差异,并从遗传学角度分析和讨论了三大谷物间杂种产量优势差异产生的原因,指出目前自我国小麦再高产育种的有效途径,仍然应该是在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基础上,对育种方法的改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