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6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4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91.
92.
银耳是我国传统的药食兼用菇菌、绿色食品。也是广大菇农经济收入的1个主要项目.由于银耳生物学特性与其他菇类不同。是由2种菌丝(香灰菌丝和银耳菌丝)混合结构的。而这2种菌丝对温度要求不同。且生长周期较短。在管理上稍有一个环节疏忽失误或受恶劣天气侵袭.都会造成不出耳或欠产。因此菇农就有“银耳栽培无常胜将军”的说法.意思是生产失败在所难免.而且原因复杂。  相似文献   
93.
芦笛 《食用菌》2020,(3):78-80
银耳之研究》宣传册初版于1928年,至1948年已出第21版。据其第21版可知,该册子系四川商店(上海)的李勋甫撰写,附有沪上中医陈存仁所撰《银耳之功用》一文。册中内容,并未传播相关的近代科学知识,而是主要叙述了川产银耳的传统生产过程、营养价值和食用方式,其中混杂着营销四川商店所售银耳等货品的意图,折射出通俗自然知识传播与商业因素之间的活跃互动。  相似文献   
94.
对福建省食用菌种质资源保藏管理中心保藏的18个银耳菌株的农艺性状进行了测定,通过对测定数据的方差分析,初步筛选出各项农艺性状都比较优良的菌株6个,可用于生产栽培;选出单个性状特别优良的菌株3个,可用作育种备选菌株。实验完成了对现有银耳种质资源的农艺性状的整理和分级归类,为银耳的遗传育种研究以及种质资源数据库的完善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95.
研究银耳菌株Tr0040液体深层发酵工艺条件。以单因子试验为基础,确定了在液体发酵培养基关键因子葡萄糖、蛋白胨、MgS04.7H20、VBl浓度对芽孢产量影响的最适区,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法对其进行优化得到最佳配方:1L培养基中葡萄糖33.91g:蛋白胨8.29g,MgS04.7H202-812,VB114.43m2,KH,PO,0.5g。  相似文献   
96.
[目的]研究6种木屑培养基对银耳(Tremella fuciformis Berk)生长发育、产量及品质的影响,为银耳菌种培养基的优化以及银耳的优质高产提供资料。[方法]6个适生银耳树种作为培养基[①青冈木[Cyclobalanopsis glauca(Thunb.)Oerst.]木屑73%;②柿树(Dio-spyros kaki L.f.)木屑73%;③盐肤木(Rhus chinensis Mill.)木屑73%;④刨花楠(Machilus pauhoi Kanehira)木屑73%;⑤乌桕[Sapium seb-iferum(L.)Roxb.]木屑73%;⑥拟赤杨[Alniphyllum forutnei(Hemsl.)Makino]木屑73%。以上各配方均加入25%麦皮,2%石膏粉;含水量63%]进行多批次银耳菌种生长试验。[结果]在6种树种培养基上银耳均能较好地生长,但不同树种培养基对银耳的各种生长指标的影响具有较大的差异,其中刨花楠最好,拟赤杨最差。在青冈木上银耳菌丝生长慢,长势旺盛,有较好的草绿色,生物学效率较高,干品转化率达11.5%,品质也较好;柿树、盐肤木、乌桕各方面表现一般。[结论]作为银耳培养基原料林的6种参试树种,它们都适合银耳菌种生长,就适合程度而言,刨花楠是最好的银耳培养基原料,其次为青冈,接着依次为乌桕、盐肤木、柿树、拟赤杨。  相似文献   
97.
将干枸杞经浸泡打汁,干银耳泡发打碎后,与牛奶混合,采用保加利亚乳杆菌和嗜热链球菌混合发酵剂进行乳酸发酵。通过L9(33)正交试验,并且结合产品的综合评分,得出枸杞银耳酸奶的最佳配方:枸杞汁2%,银耳粒2%,绵白糖8%,脱脂奶粉2%,在42~43℃下发酵4~6h,酸奶色泽粉红均一、质地细腻柔滑、口味酸甜适中,且兼有枸杞特殊香味和银耳爽滑口感的具有保健功效的搅拌型枸杞银耳酸奶,是一种具有较好的经济价值和市场开发潜力的功能性食品。  相似文献   
98.
椴木银耳本色米黄、空松成串、晶莹油润、易炖化自溶、天然生长无污染.品质优于用其他袋料栽培的银耳。目前.在“中国银耳之乡”四川省巴中市通江县.正宗的椴木银耳备受商家青睐.市场收购价已由2009年之前的每公斤50元.上涨至每公斤460~520元。品质优价格高物有所值不愁销在通江县民胜镇周子坪村五组的益民农业科技专业合作社.栽培椴木银耳已经有五六年的时间了。该合作社技术员王茂介绍。自2009年以来.椴木银耳的市场价以每年每公斤50多元的涨幅攀升.栽培椴木银耳给合作社及社员带来了不菲的效益。  相似文献   
99.
伊建东  黄茂富 《食用菌》2009,31(4):65-66
银耳不仅是餐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是祖国传统医药宝库中的良药之一。在银耳栽培过程中,困扰广大菇农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银耳的病虫害,且常是多种因素共同所致。因此,分析银耳病虫害发生的各种因素对于生产中指导病虫害的防治具有重大意义。  相似文献   
100.
当今“买放心菜,吃安全菇”已成为国内外消费新潮。因此,随着都市民众安全意识增强,对银耳产品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近年来,古田菇农在银耳安全栽培技术上不断创新,先后出现营养罐栽培和罩袋栽培。最近古田县绿康食品有限公司又研究成功一种“银耳安全容腔绿色栽培新工艺”,获得国家两次发明专利。这一技术创新,将为银耳绿色栽培,提供完整的生产技术。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