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15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6篇
林业   15篇
农学   23篇
基础科学   6篇
  7篇
综合类   179篇
农作物   7篇
畜牧兽医   14篇
园艺   166篇
植物保护   4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9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5篇
  2016年   7篇
  2015年   11篇
  2014年   15篇
  2013年   17篇
  2012年   30篇
  2011年   32篇
  2010年   28篇
  2009年   14篇
  2008年   24篇
  2007年   20篇
  2006年   10篇
  2005年   14篇
  2004年   14篇
  2003年   11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12篇
  2000年   14篇
  1999年   14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11篇
  1996年   9篇
  1995年   12篇
  1994年   19篇
  1993年   9篇
  1992年   10篇
  1991年   5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5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11.
银耳菌丝原生质体分离和再生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菌株Tr01为材料,研究了不同菌龄、溶壁酶浓度、酶解温度、稳渗剂对银耳工力丝在的原生质体产量及不同稳渗剂对原生质再生的影响。结果表明,原生质体分离的最佳条件为:菌丝菌龄9天,酶液浓度2%,稳渗剂0.4mol/L硫酸镁,在34℃下酶解4h,原生质体以0.4mol/L甘露醇作稳渗剂再生率较高,为1.13%。  相似文献   
112.
1.菌蚊 危害银耳的主要是小菌蚊,小菌蚊集结穴口,咬食银耳芽孢和幼耳,使芽孢变黑,幼耳霉烂;并在穴口产卵,变成白色蛹虫,蛹虫钻进穴口咬食菌丝,造成不出耳。菌蚊多为环境垃圾。因菌渣胡乱堆放引起。它繁殖快,危害严重。  相似文献   
113.
114.
银耳菌种分离的两种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115.
1问题的提出 收稿日期:2000-04-25  银耳 (Tremella fuciormis),银耳银耳属,据统计全世界约 60种,我国产已知 22种。银耳是传统的滋补珍品,据我国中医药文献记载,银耳味甘性平,入肺、胃、肾三经,主治肺热咳嗽、胃炎、大便秘结、月经不调、癌症、肿瘤等病症,对身体衰弱和病后体虚者起滋养强壮的功效。   通江县银耳产地自然环境特殊,栽培历史悠久,营养价值高,具有特殊疗效,深受国内外客商称誉。远销欧美、东南亚、香港、台湾、澳门。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银耳消费已经走入寻常百姓家,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 1995年通…  相似文献   
116.
蔬菜具有易腐性,能够保存的时间有限,为进一步延长其保存和供应期限、提高风味品质、增加经济效益,需进行加工。蔬菜干制是一种极为古老而经济的大众化的加工方法,如金针菜、玉兰片、木耳、香菇、辣椒干、萝卜丝等,都是许多地区的名特产,各具风味,闻名中外。下面就介绍几种干菜的制作工艺:  相似文献   
117.
通过实地调研和查阅相关文献资料,运用SWOT模型分析了通江银耳产业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科技创新、加大资金投入、着力品牌建设、引进和培育龙头企业等对策,以期为通江县制定银耳产业政策提供理论依据和智力支持,为通江银耳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18.
《浙江食用菌》2010,(6):33-33
近段时间来,古田银耳价格一路攀升,从2010年初的每千克38元涨到现在的60元多元。虽然银耳价格上去了,但菇农们却高兴不起来。  相似文献   
119.
草菇栽培专题讲座专家丁湖广高级农艺师,系福建省古田县老科技工作者协会副会长兼食用菌分会会长,曾任福建省食用菌协会副秘书长、中国食用菌协会理事。编著出版食用菌专著25部450万字,2008年为金盾出版社编著出版专家释题解难农业生产技术丛书《草生菌高效栽培技术问答》,是《科普惠农种菇致富丛书》(19册150万字)的主编;发表论文近百篇。曾获福建省“哈曼尼科普”奖金,被评为全国农村科普先进工作者。  相似文献   
120.
程野 《农村新技术》2011,(12):36-37
一、木耳(1)采收方法正在生长的幼耳,颜色深褐(有的品种颜色较浅),耳片内卷,有弹性。成熟后的木耳颜色转淡,耳片舒展变软,肉质变厚,富有弹性。耳根由大变小,耳柄收缩,耳片腹面产生粉末状孢子。对于袋栽的木耳,这时应及时采收并干制;对于段木栽培的木耳,这时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