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52篇
  免费   13篇
  国内免费   7篇
林业   145篇
农学   30篇
  15篇
综合类   128篇
农作物   20篇
畜牧兽医   1篇
园艺   31篇
植物保护   2篇
  2024年   4篇
  2023年   9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21篇
  2020年   17篇
  2019年   22篇
  2018年   9篇
  2017年   14篇
  2016年   16篇
  2015年   16篇
  2014年   21篇
  2013年   27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9篇
  2010年   18篇
  2009年   17篇
  2008年   13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9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5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4篇
  1996年   2篇
  1995年   4篇
  1994年   2篇
  1993年   4篇
  1992年   4篇
  1991年   11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6篇
  1987年   5篇
  1986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37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361.
以南宁市金花茶公园人工种植的12种山茶属植物为研究对象,测定叶和小枝的功能性状,并进行变异系数、差异性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柠檬黄金花茶的9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小于其余植物,最为稳定;越南抱茎茶的6个功能性状变异系数大于其余植物,性状可塑性高;黄抱茎金花茶功能性状变异程度与其他10种金花茶接近。主成分分析表明,可以利用“总叶面积、总叶片鲜重、总叶片干重、茎鲜重”性状组合进行山茶属植物分类。聚类分析显示,12种植物可分为两大类:黄抱茎金花茶1种为一类,其余11种植物为一类;显脉金花茶与越南抱茎茶聚为一类,其余9种金花茶植物为一类;崇左金花茶和柠檬黄金花茶为一类,余下的7种金花茶中,小花金花茶、凹脉金花茶、毛籽金花茶最易聚为一类。越南特有种黄抱茎金花茶与中国特有种、中越都有分布的共有种在功能性状上存在较大差异,主要体现在表型性状上,在叶干物质含量、茎干物质含量、茎组织密度、出叶强度、比叶面积性状上不存在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62.
[目的]探明开花量大、树冠叶量浓密和抗病性强的贵州金花茶优良植株,为贵州金花茶良种选育提供基础依据和技术支撑.[方法]以贵州罗甸县现有贵州金花茶为研究对象,在初步观测基础上选择25株候选植株,选取代表金花茶优良性状的冠幅/地径(X1)、冠厚/地径(X2)、单位面积着花量(X3)、单花重量(X4)、花色(X5)、花径(X...  相似文献   
363.
离蕊金花茶引种繁殖初报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离蕊金花芯是金花芯组中的北缘种之一,是唯一分布于贵州的濒临灭绝的种;引种繁殖结果表明,在黄习土上扦插,用ABT(1)150g/m^3处理10h生根率可达87.5%,用苗砧法嫁接成活率高达95%,种子繁殖时,场圃发芽率在78.0%-90.0%之间,1的生苗平均高18.6cm,平均地径0.406cm,3年生苗平均高52.9cm,平均地径0.927cm。  相似文献   
364.
离蕊金花茶调查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通过对新发现的离蕊金花茶的调查表明,该种是金花茶组中的北缘种之一,数量稀少,形态特征易与其它种区别,喜湿,喜肥沃的立地环境,原生地每年抽春春梢和秋梢各1次,花期10~11月,持续40~50天,分布区气候类型为南亚热带气候,植被为南亚热带山地季雨林。  相似文献   
365.
利用全基因组重测序数据组装得到了夏石金花茶等4种金花茶的叶绿体全基因组序列,并进行了注释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4种金花茶植物叶绿体基因组序列高度相似,约为156 657~157 046 bp,均预测注释134个基因,包含89个蛋白编码基因、8个rRNA和37个tRNA;金花茶植物的叶绿体基因组在结构和进化上具有保守性,它们具有相似的密码子偏好性且均未发生大面积的倒位和基因重排;通过叶绿体基因组的比较分析和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发掘了rps16和ycf1等高变异片段,这些片段可作为金花茶植物的分子标记;基于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数据构建的系统进化树具有较高的支持度,说明金花茶叶绿体基因组序列的公布对其系统发育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66.
防城金花茶体细胞胚状体发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本文研究了防城金花茶组织培养中胚状体的形成及各种影响因素。防城金花茶子叶在附加BA、KT、ZT、2,4-D和NAA的培养基上产生了体细胞胚,添加水解酪蛋白和酵母浸出汁能促进体细胞胚的发生。在低浓度激素或无激素的MS培养基上胚状体可进一步发育形成完整的小植株。  相似文献   
367.
王秀平 《广西园艺》2009,20(3):47-48
金花茶组(Camellia seet.ehrysantha Chang)植物,是世界珍贵、稀有的观赏植物和种质资源,目前已有4种列为我国一级和二级保护植物。世界产金花茶组植物22种,其中我国20种,特有18种,仅产广西,其分布区在北纬21°30′~23°40′,东经106°40′~108°35′,北界基本上与广西北热带半常绿季雨林、湿润雨林地带北界吻合。邻国越南产4种,特有2种。  相似文献   
368.
在福州市永泰县4个金花茶引种基地内调查金花茶炭疽病危害情况,并选择危害最为严重的葛岭镇龙村村基地开展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40%多菌灵悬浮剂、10%双效灵悬浮剂等3种药剂2.50 mL/L、1.25 mL/L、0.83 mL/L等3种不同浓度的防治试验,以期筛选出高效防治药物和最经济的药物浓度。试验结果表明:4个引种基地的金花茶均受炭疽病危害,受害率13.3%~21.7%;使用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和40%多菌灵悬浮剂2.50 mL/L浓度的防治效果最好,可达90%以上,1.25mL/L浓度的防治效果也达80%以上。综合考虑防治效果和成本核算,选择70%甲基托布津悬浮剂1.25 mL/L浓度的防治方式为佳,防治成本仅需0.01元/株。  相似文献   
369.
为探究富宁金花茶扦插、嫁接无性快繁技术,实现对其优良种质资源和宝贵基因资源的永久保存,以香花油茶、普通油茶、茶花‘黑牡丹’、‘毛紫-3’等砧木开展富宁金花茶的小苗嫁接繁殖,同时进行香花油茶大桩嫁接快繁试验。结果表明,富宁金花茶扦插为皮部生根,750 mg/L生长调节剂IBA处理的扦插综合效果最好,插穗扦插成活率、抽梢率、新梢长、新梢粗、叶片数、鲜重、干重均为最大,分别达94.59%、60.00%、3.42 cm、2.18 mm、4.80张、1.83 g、0.63 g,插穗的生根率、一级生根数量、平均根长、最长不定根、根鲜重、干重也最大,分别达93.81%、7.60条、3.18 cm、7.02 cm、0.25 g、0.075 g;其次是1500 mg/L IBA,扦插效果也较好。香花油茶是开展富宁金花茶小苗嫁接繁殖亲和力较好的砧木品种,嫁接成活率、抽梢率、新梢长、新梢粗、叶片数均最大,分别为达94.18%、90.52%、11.85 cm、4.01 mm和7.42片,‘毛紫-3’也是较好的砧木品种。在春季开展香花油茶大砧嫁接富宁金花茶繁殖效果最好,冬季嫁接繁殖效果较差。开展香花油茶大桩与大...  相似文献   
370.
为给毛瓣金花茶苗木繁育和应用提供服务和科学依据,对毛瓣金花茶温室大棚扦插苗的叶鲜重、苗高、地径等9个性状指标及其关系进行了测定研究,结果表明:毛瓣金花茶扦插苗高指标的特征向量值达96.09%,能体现苗木质量水平,是苗木质量评价的主要指标;特征向量值次之是叶鲜重和茎鲜重,苗高是毛瓣金花茶扦插苗木评价主要质量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