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5篇
  免费   3篇
林业   97篇
农学   1篇
综合类   35篇
水产渔业   1篇
畜牧兽医   92篇
园艺   2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4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8篇
  2014年   9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5篇
  2011年   17篇
  2010年   15篇
  2009年   10篇
  2008年   12篇
  2007年   11篇
  2006年   9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3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3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4篇
  1989年   2篇
  1987年   1篇
  198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0 毫秒
71.
金丝猴(rhinopithecus roxellance)是中国特有的珍贵动物,食性复杂,胆小怯懦。现将金丝猴在北方寒冷地区的哈尔滨,冬季的饲养管理及疾病防治情况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72.
本试验旨在分析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结构以及随年龄变化的趋势。将提取的幼年、成年、老年川金丝猴粪样总DNA进行聚合酶链反应-变性梯度凝胶电泳(PCRDGGE),对结果进行UPGMA聚类分析、主成分分析、生物多样性比较。用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肠道菌群中真细菌、乳酸杆菌属(Lactobacillus spp.)、肠杆菌科(Enterobacteriaceae)、双歧杆菌属(Bifidobacterium spp.)的数量。结果显示:无论是UPGMA聚类分析,还是主成分分析以及生物多样性比较均表明,不同年龄段川金丝猴肠道菌群多样性存在明显差异;指纹图谱中成年与幼年川金丝猴的优势条带较多,老年川金丝猴的优势条带则较少。各年龄段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真细菌的数量都为同一数量级(1011);幼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Enterobacteriaceae的数量显著少于成年和老年川金丝猴(P0.05);成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Lactobacillus spp.的数量极显著多于幼年和老年川金丝猴(P0.01);老年川金丝猴肠道菌群中Bifidobacterium spp.的数量极显著少于成年和幼年(P0.01)。由此得出,川金丝猴肠道菌群随年龄增长,多样性呈幼年到成年增加、成年到老年降低的趋势,老年时期优势菌群显著减少;此外,川金丝猴肠道各菌群的数量在不同年龄段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研究梵净山东北部同域分布的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格局,了解二者与环境的相互关系,加深认识二者的种间关系及其生存适应特点。【方法】2017—2020年,在梵净山东北部的不同海拔与植被类型中布设了66台红外相机,监测研究黔金丝猴和藏酋猴的时空分布。【结果】藏酋猴在研究区域内普遍分布,黔金丝猴则主要分布于远离旅游索道的高海拔区域,且完全重叠于藏酋猴分布范围内。在栖息地选择方面,藏酋猴呈现普遍选择,黔金丝猴呈现专一选择。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1 600~1 900 m海拔范围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植被类型选择上,藏酋猴的分布未见显著差异(P=0.27),黔金丝猴呈极显著差异(P<0.01),在中山常绿落叶阔叶林的相对丰富度最高。在共现位点中,发现黔金丝猴与藏酋猴15天内相遇的位点有45个,占总监测位点数的68.18%,占黔金丝猴分布总位点数的91.84%,栖息地空间重叠度极高。它们在同一位点的的相遇时间不存在显著差异(P=0.48),平均5~6天一次,且不存在季节性变化(P=0.35)。黔金丝猴...  相似文献   
74.
如果在深山密林中可以选择邂逅的动物,我想很多人可能会脱口而出——川金丝猴。不是因为对川金丝猴有多深的了解,更多的是缘于它的美丽。  相似文献   
75.
为探讨神农架川金丝猴投食群的性行为及近亲繁殖回避机制,2008年4~11月,采用行为取样法和全事件记录法对神农架自然保护区人工投食猴群的性行为进行研究.结果发现,邀配行为次数在性别间差异显著,雌性多于雄性.雌性邀配成功率在年龄间差异显著,成功率顺序由高到低为:成年、青年和少年.交配过程中有其它个体的干扰,干扰形式有4种类型,不同干扰类型的成功率差异显著.雌性存在多次邀配行为,此行为可提高邀配的成功率.性行为的成功率相对较低,表明川金丝猴的交配目的不仅限于繁殖.  相似文献   
76.
为探索人工补加食物对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作用,于2006年1月至2007年8月采用焦点动物取样法和行为取样法对湖北神农架大龙潭金丝猴群体结构和繁殖情况进行研究。猴群于2007年6月22日开始出现社会单元主雄替代现象,持续至8月10日替代完成。替代前群体共有45只个体,构成3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群体数量为43只,减少 2只成年雄性,构成4个一雄多雌单元和1个全雄单元,替代后未发生新生小猴消失现象。2006和2007年共新生小猴11只,全部存活。结果揭示人工补加食物降低了投食群个体饥饿死亡的可能性,提高了新生婴猴存活率,人工投食是促进川金丝猴种群发展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77.
苗秀莲  刘传栋  程波  苗秀珍 《安徽农业科学》2009,37(31):15268-15270
为探讨笼养条件下川金丝猴的活动规律,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行为编码、Oracle数据库、SQL语言处理分析的方法研究了笼养川金丝猴的行为。结果表明,笼养川金丝猴的活动时间分配中,休息行为比例最大(54.15%);取食(21.08%)、运动(12.00%)、梳理(5.37%)仅占38.45%。川金丝猴的日活动时间分配具有明显的季节性变化,表现为:取食行为在春季和冬季较多;休息行为在夏季最多,且从夏季到冬季出现明显的减少趋势;运动和梳理行为在秋季最多;冬季出现取食时间增加、休息与理毛时间减少的特点。各性别一年龄组的时间分配存在显著差异,表现为青少年猴和婴幼猴的运动和游戏行为所占时间百分比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成年雌性组的梳理行为明显高于其他年龄组,而成年雄性组的休息行为所占的时间百分比最高。笼养川金丝猴的活动规律与野外基本一致,但明显受笼养环境的影响。  相似文献   
78.
基于国产GF-1影像的川金丝猴生境评价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利用国产高分一号(GF-1)卫星遥感影像,综合神农架川金丝猴已有科考数据和相关研究成果,以地理信息系统为主要分析手段,选取植被类型、海拔、坡度、坡向、水源和人类干扰等作为评价因子,快速进行神农架川金丝猴秋季生境适宜性评价,首次将GF-1卫星影像应用于野生动物生境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不考虑人类活动影响时,川金丝猴潜在的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56.876和305.156 km2,分别占保护区面积的7.77%和41.69%;由于居民区和公路等的影响,神农架自然保护区川金丝猴实际适宜生存面积变小,实际最适宜生境和适宜生境面积分别为46.935和214.617 km2,分别占保护区总面积的6.41%和29.32%。将基于GF-1卫星遥感影像得到的川金丝猴生境适宜性评价结果,与基于Landsat8遥感影像得到的生境评价结果对比,二者评价结果符合度达91.7%,表明在野生动物生境研究领域国产GF-1卫星影像可以有效地替代国外Landsat影像,利用GF-1卫星影像进行野生动物生境评价是可行的。GF-1卫星突破了在野生动物研究领域普遍依赖国外数据的局面。GF-1卫星影像具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低成本和数据来源可靠等特点,无疑是我国野生动物生境遥感应用研究中可供选择的新的数据源。由于GF-1是我国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的第一颗卫星,开展GF-1数据的应用验证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学意义。目前,利用GF-1开展此类研究国内外尚未见类似报道,本研究对于在林业实际业务中开展国产高分卫星遥感数据应用同样具有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9.
金丝猴在动物分类学上属于灵长目猴科疣猴亚科仰鼻猴属,是我国特有的疣猴类动物之一。它们分布于四川、甘肃、陕西和湖北4省,主要生活在海拔1400~3200米之间的落叶阔叶林、针阔混交林及亚高山针叶林中,数量总计约2.5万只。湖北神农架是川金丝猴地理分布的最东段,共有1200多只个体。  相似文献   
80.
[目的]探究几种生态因子(温度、人为干扰、笼舍大小等)对笼养川金丝猴行为的影响。[方法]采用瞬时扫描技术、焦点动物取样法于2005年9月至2006年7月对济南市动物园的13只川金丝猴进行研究。[结果]结果表明:温度、人为干扰、笼舍大小等因素都对金丝猴的行为及时间分配产生显著影响。温度变化对金丝猴的取食、休息、运动、睡眠、拥抱等行为有显著影响。当游客人数较多时,对金丝猴的休息、运动、梳理等行为均有显著影响。小笼舍内,金丝猴94.47%的时间用于取食、休息与睡眠,其他行为非常少,但出现了特殊的转圈行为。[结论]该研究为笼养川金丝猴的迁地保护提供了第一手资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