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961篇
  免费   95篇
  国内免费   89篇
林业   305篇
农学   166篇
基础科学   14篇
  129篇
综合类   804篇
农作物   50篇
水产渔业   956篇
畜牧兽医   596篇
园艺   30篇
植物保护   95篇
  2024年   17篇
  2023年   57篇
  2022年   53篇
  2021年   89篇
  2020年   81篇
  2019年   83篇
  2018年   29篇
  2017年   58篇
  2016年   65篇
  2015年   67篇
  2014年   124篇
  2013年   114篇
  2012年   160篇
  2011年   159篇
  2010年   130篇
  2009年   151篇
  2008年   128篇
  2007年   131篇
  2006年   109篇
  2005年   120篇
  2004年   149篇
  2003年   127篇
  2002年   100篇
  2001年   87篇
  2000年   85篇
  1999年   64篇
  1998年   81篇
  1997年   69篇
  1996年   62篇
  1995年   67篇
  1994年   75篇
  1993年   47篇
  1992年   51篇
  1991年   43篇
  1990年   50篇
  1989年   20篇
  1988年   12篇
  1987年   7篇
  1986年   6篇
  1985年   3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4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1980年   2篇
  1978年   1篇
  1976年   1篇
  1975年   1篇
  197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1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97 毫秒
41.
1 影响种猪繁殖性能的霉菌毒素。1.1 玉米赤霉烯酮。玉米赤霉烯酮是由曲霉菌产生的植物源雌激素,常见于被污染的玉米。种猪对玉米赤霉烯酮特别敏感,早在1928年,McNutt等就发现喂饲发霉玉米的猪发生雌激素综合症。当玉米中玉米赤霉烯酮的含量超过1mg/kg时,有时既使达到0.1mg/kg时,对于猪也有雌激素过量分泌症发生,造成青年公猪雌性化,要影响生殖能力则需要50~100mg/kg。  相似文献   
42.
饲料中霉菌及霉菌毒素的检测方法主要有生物学检测法、薄层色谱法(TL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免疫学检测方法、气相色谱法、微生物检则方法等。本文对各检测方法优缺点进行了综述,简要描述了目前饲料中玉米赤霉烯酮检测方法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43.
2009年7月民和县川口镇一养猪户40头小猪,公母分开饲养,饲喂配合饲料,出现异常现象,12小母猪提前发情,乳房乳头潮红肿胀,阴唇肿大,色鲜红,外翻,个别猪的红肿阴唇擦破,  相似文献   
44.
【目的】对加州鲈弹状病毒弱毒三水株(MSRV-SS-7)及其母源株(MSRV-SS)进行全基因组克隆和测序分析。【方法】采用分段扩增方法对MSRV-SS-7及MSRV-SS基因组核心序列进行PCR扩增,第1轮根据鳜鱼弹状病毒(SCRV)基因序列(NC_008514.1)设计10对引物进行扩增并测序;在第1轮扩增产物测序、拼接基础上,设计8对引物进行第2轮扩增,拼接后获得基因组核心序列。同时用cDNA末端快速扩增法(RACE)获得3′和5′末端序列。采用Vector NTI 8.0对基因组核心序列和末端序列进行拼接,获得基因组全序列,使用Clone Manager 8.0对MSRV-SS-7和MSRV-SS进行序列比对分析;同时使用DNAMAN将基因组G基因序列转换为氨基酸序列,并通过MEGA 5.0与其他鱼类弹状病毒的G蛋白氨基酸序列进行进化树分析。【结果】MSRV-SS-7及其母源株MSRV-SS基因组全长均为11 548 bp,包含N、P、M、G、L等5个结构基因,基因组结构为3′Leader-N-P-M-G-L-Trailer 5′;MSRV-SS-7与MSRV-SS全基因组中共有10处核苷酸不同。G蛋白进化分析表明,MSRV-SS-7及母源株MSRV-SS与SCRV亲缘关系最近,且与鲈鱼弹状病毒属(Perhabdovirus)聚为一支。【结论】克隆分析了MSRV-SS-7的全基因组序列,可以用于后续活疫苗的开发。  相似文献   
45.
李金华  王庆伟 《山东饲料》2014,(24):139+257
随着生物科技的发展,生物发酵产品更多的走进人们生活中。在发酵糖醇产品中,赤藓糖醇的热量值是最低、分子量也最小,这种功能性多元醇分子的物理化学性质良好,并且对人体有保健作用。目前赤藓糖醇的工业生产方式为微生物发酵法,为了提高这种功能性多元醇的产量,需要对菌种进行选育优化。笔者将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走访结果,基于赤藓糖醇的特性,详细论述赤藓糖醇菌种的选育工艺和发酵工艺。  相似文献   
46.
玉米赤霉烯酮(Zearalenone)中毒又称F-2中毒,是赤霉病谷物中镰刀菌产生的毒素而引起的霉菌毒素中毒病。1病因病机猪采食患赤霉病的麦类或玉米等谷物饲料所致,玉米赤霉烯酮毒素可存在于霉菌孢子或叶状体内,也可以被分泌到霉菌所赖于生长的基质中,  相似文献   
47.
余武安 《吉林农业》2011,(4):129-130
研究发现湖北大冻史中存在33年左右的长周期,在长周期内,冻害多在以1与7为尾号的年份离散发生。太阳黑子低值年与拉马德雷冷位相期及其拉尼娜活动强烈年发生冻害的可能性相当高。月亮赤纬角最大值时对大冻发生具有诱发性影响,并在致冻条件存在时会引发二波次如1956年那样的大冻。有鉴于此,未来一两年冬春将发生初春冰雪冻灾的可能性很高,有关部门应积极预防。  相似文献   
48.
49.
霉菌毒素是霉菌以饲料为营养源的生长繁殖过程中所产生的有毒次级代谢产物.在谷物的生长、饲料加工、贮存、运输及饲喂过程中,霉菌都可在其中生长并产生霉菌毒素.  相似文献   
50.
牛羊增肉剂,学名玉米赤霉醇,是从玉米中提取出来的促进牛、羊增生的药物,能够提高牛、羊对饮料的吸收率,促进其体内蛋白质的合成,从而提高其增重速度。我国黄牛的生产性能随着社会发展而改变。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黄牛为我国的经济繁荣和发展都做出过巨大的贡献。在历史上,我国黄牛曾经历过以肉用为主的阶段和以役用为主的阶段。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