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25篇
  免费   14篇
  国内免费   13篇
林业   36篇
农学   37篇
基础科学   1篇
  27篇
综合类   193篇
农作物   9篇
水产渔业   2篇
畜牧兽医   108篇
园艺   24篇
植物保护   15篇
  2023年   5篇
  2022年   9篇
  2021年   6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6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9篇
  2016年   10篇
  2015年   13篇
  2014年   33篇
  2013年   20篇
  2012年   27篇
  2011年   36篇
  2010年   21篇
  2009年   28篇
  2008年   32篇
  2007年   28篇
  2006年   31篇
  2005年   24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6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7篇
  1999年   6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6篇
  1996年   8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5篇
  1993年   5篇
  1992年   6篇
  1991年   8篇
  1990年   5篇
  1989年   6篇
  1988年   1篇
  1986年   1篇
  1957年   1篇
  1956年   1篇
  1955年   1篇
  1953年   6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2 毫秒
341.
遗传杂交技术是开展遗传研究的基本工具,也是研究基因功能的必要手段之一。虽然对豆科模式植物蒺藜苜蓿(Medicago truncatula)的研究愈来愈多,但其遗传杂交技术因难度较高而只被研究蒺藜苜蓿比较悠久的科研团体掌握。为了便于更多实验室能够掌握该项技术,本文在已报道的蒺藜苜蓿杂交方法的基础上提出了一种新的杂交技术。研究内容包括蒺藜苜蓿的花果发育周期、花解剖结构、不同发育时期花的花药发育、遗传杂交程序、母本花的选择标准以及杂交鉴定等。本研究所提出的蒺藜苜蓿杂交方法与已有其它杂交方法相比,具有操作难度低、杂交后无需特殊护理措施、杂交成功率高等特点。  相似文献   
342.
施秉云台山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贵州省施秉县白云岩喀斯特地区豆科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施秉县豆科植物含3亚科24属40种,用途包括药用、食用、蜜源、油料、园林等方面。开发施秉县喀斯特地区特有的种质资源,需开展相应的本地调查、采取野生资源保护等措施。  相似文献   
343.
豆科植物抗逆性强,植物生长中与根瘤菌共生形成的根瘤,能将空气中的氮固定成氨,为宿主植物提供大量氮肥,可改良土壤和培肥地力,能创造较高生态和经济效益,实现对有限资源的高效利用和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344.
秦舒浩  曹莉  张俊莲  师尚礼  王蒂 《作物学报》2014,40(8):1452-1458
合理轮作天蓝苜蓿 (Medicago lupulina L.)、陇东苜蓿(Medicago sativa L.)和箭筈豌豆(Vicia sativa L.)3种豆科植物对马铃薯连作田土壤速效氮、速效磷及速效钾含量有不同程度的促进作用。对于马铃薯2年以上连作田,轮作3种豆科植物均能起到提高土壤氮素有效性的作用,速效氮含量最高提高476%,且可显著提高3年以上连作田速效磷含量,增幅最高可达207%。对于3~4年连作田,轮作天蓝苜蓿可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其他连作年限及轮作箭筈豌豆和陇东苜蓿均没有提高土壤速效钾含量。轮作豆科植物后,不同连作年限马铃薯连作田土壤EC值均显著下降,与对照相比,土壤的EC值最大降低69.7%,说明实施马铃薯-豆科植物轮作对防止马铃薯连作田土壤盐渍化有显著效果。轮作豆科植物使连作田土壤脲酶、碱性磷酸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均显著提高。从第2年连作开始,轮作豆科植物对后茬马铃薯产量产生明显影响,第3~4年连作期间,轮作天蓝苜蓿和箭筈豌豆对后茬马铃薯增产效果较明显。  相似文献   
345.
罗栋  王彦荣  刘志鹏 《草地学报》2015,23(5):927-935
裂荚是豆科植物在进化过程中产生的一种繁殖特性,但裂荚会导致种子在收获前大量脱落,给种子生产造成严重的损失。为了提高种子产量,豆科植物的抗裂荚性状成为人们重要的育种目标之一。文章主要从形态学、生理学和分子生物学3个角度对豆科植物裂荚进行综述,并对目前存在的问题及今后的研究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346.
生物与非生物因素对共生固氮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豆科植物根系分泌物、结瘤因子、根瘤菌与其他具有竞争性的土壤微生物等生物因子,以及土壤水分、酸碱性和矿质营养等非生物因子均是影响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体系结构和功能的重要因素,其中生物因素的影响更为复杂和深远,在共生体的构建中起主导作用,深入地研究这些因素对根瘤菌-豆科植物侵染结瘤能力和固氮效率的影响,对促进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从生物与非生物因素两方面着手,主要介绍了宿主植物、根瘤菌及环境因子对根瘤菌-豆科植物共生固氮的影响,并浅析了目前国内外在该方面研究中存在的一些主要问题及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347.
4种处理方法对三点金种子萌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采用NaOH浸泡、H2SO4浸泡、物理摩擦(细砂纸摩擦)及清水浸泡4种方法对不同成熟状态的三点金Desmodium triflorum种子进行处理,结果表明:NaOH溶液浸泡处理三点金种子最佳质量分数和时间组合是0.5%NaOH浸泡10 min,发芽率达58%;H2SO4溶液浸泡处理三点金种子最佳质量分数和时间组合是0.5%H2SO4浸泡3 min和5%H2SO4浸泡1 min,发芽率均达到48%;细砂纸摩擦5 min的三点金种子平均发芽率最高,达到58%;清水浸泡48 h对照发芽率仅达38%。结果还表明:完熟期的种子发芽率为55%,高于枯熟期(47%)和黄熟期(42%)的种子发芽率。  相似文献   
348.
异黄酮是一类主要在豆科植物中合成的次级代谢产物,鉴于异黄酮类化合物在维持人类和植物健康的过程中发挥的重要作用,人们不约而同地把研究的重点集中于异黄酮的药理分析及其合成途径中来。异黄酮合成的前体为丙苯氨酸,通过苯丙氨酸途径合成最后以葡糖基化和丙二酰糖基化的衍生物形式贮存于液泡中,为方便在未来的研究,介绍了植物异黄酮及其相关衍生物合成途径的最新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49.
3种豆科植物对棉田盲蝽蟓的诱集效果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比较绿豆、饭豇豆和豇豆对棉田盲蝽蟓诱集效果的差异,在田间转基因棉田周围种植3种豆科植物的诱集带,并对棉田和诱集带盲蝽蟓的种群动态进行了调查。结果表明,绿豆对绿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饭豇豆对中黑盲蝽有明显的诱集作用,而豇豆的诱集效果不明显。  相似文献   
350.
大豆是目前第一个公布了有完整的基因组序列种的豆科植物,这成就提高了其作为生物燃料原料潜力。一个由18个机构组成的研究小组,其中包括美国能源部联合基因组研究所,农业部农业研究服务,普度大学和北卡罗莱纳大学,于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